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娜 《大理文化》2001,(1):45-46
闲谈起来,大家都不相信我有两个奶奶.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放学回到家,刚进门,爸爸就拉拉我,悄声说:"快,快进去叫奶奶." "奶奶?"我呆呆地站立着,一肚子疑惑地问:"我奶奶,不是昨天才由叔叔接回老家去了吗?" "不--"爸爸有些着急,但仍然悄声道:"是另一位奶奶."  相似文献   

2.
散文四题     
第一次去上学   那天傍晚,八岁的我,正在古老的四合院里玩"放飞机"活动,从田野收工回家的母亲,忙去村口挑回二桶水后,把我叫到她跟前,温和地说:"不能再贪玩了,明早,阿妈送你去上学."……  相似文献   

3.
今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我想买一个电饭煲,于是想起妈妈在高三的时候就已经为我物色好了. 他回复我:"你有一个好妈妈." 你知道我当时思维跳到哪里去了吗? 我跳到了今晚因为脚背受伤而无法饭后去锻炼,于是又跳到了小时候和妈妈不是每晚但是经常的散步. 我们家住在老城区里,门口有两条路,一条去往人民公园,一条去往更老的生活区.  相似文献   

4.
格苗     
阮镇 《大理文化》2009,(2):11-13
格苗问评升:"评升兄弟,你们几时到乔后去驮盐?"评升说:"明天就上路了.怎么?想全瓜大哥了?"格苗低头不语.评升又说:"才去了十天半月,就这么牵肠挂肚的,唉,当赶马人的老婆,就得活守寡."格苗说:"不许你胡说,什么守寡不守寡,不吉利."评升说:"好好好,不说就不说.……  相似文献   

5.
学不会聪明     
我不聪明,但要命的是据说我有一张看上去挺聪明的脸,这样别人就在相处中把我当做聪明人防治."防"倒无妨,我不伤人,"治"起来我就很惨,因为我只是貌似聪明人,在生活之战中,我进不能攻,退不能守,而别人总以战胜我为乐事,因为我是聪明人,谁去跟傻瓜较劲.我常常叹息.妻说:"叹息有什么用,你要学会聪明."  相似文献   

6.
朋友,请教您个小问题:你的家乡是一个小小"地球村"吗?你可能会犹豫.但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家乡好似一个‘地球村'."在这里云集了世界各地的友人,在这"东方日内瓦"的红土地上留下了无数来自异国他乡的各界人士的匆忙的足迹.这"地球村"就是大理--我的家乡.  相似文献   

7.
进城的大树     
高正达 《大理文化》2021,(10):18-26
一 "爹,我妈不见了,电话也打不通." 王友根在滨河森林公园散步,望着一棵棵移植进城的大树,像伤病员一样缠着绷带、杵着拐杖,动了恻隐之心,想写篇散文.正在思考主题和角度,突然接到大儿子大宝带着哭腔的电话,王友根也一下子懵了.  相似文献   

8.
初春,一群人在洱海边遥望苍山喝茶,有朋友邀约说哪天一起去爬一次苍山吧,苍山的杜鹃应该就要开花了.坐我身边的朋友说:"爬苍山应该到你们那儿去,倘若把苍山比作美女,西坡才是她的脸,而东坡只是她美丽的背影."  相似文献   

9.
春风猛烈     
一 认识唐沁之前,我还沉浸在有生以来最大的悲伤中. 96年高考失败后,97年的高考就成了我必须拿下的一役.没日没夜地苦,做梦都在背书刷题,熬得人比黄花瘦,照照镜子,都会心疼镜中人.原以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照我省统测的成绩来看,最差也是本科保底,冲一冲,重点大学也有七八分的胜算.可谁曾想,最后拿到手的还是一张轻飘飘的专科录取通知书.我不禁悲从中来,恨自己无能,而更大的悲痛则是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妈.我妈一个人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最大的希望就是我能用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作为一记耳光狠狠回击我爸一下,以此证明她的苦尽甘来和我爸的卑鄙无耻.我两岁时,他们离婚.从我懂事起,我爸就活在我妈的各种黑化中:道貌岸然,心狠手辣,披着羊皮的狼!要不是我,你早被他送给别人了!我妈说这些话的语气,好像他们从来就没有爱过.知道我和你爸为什么离婚吗?只要我不听话,我妈就会闪着泪光痛心疾首地指着我说,就是因为你!这招杀手锏果然厉害,每次都能够让我瞬间做回听话的孩子.是的,我害怕我妈那些散发着陈腐味道的抱怨,它们包裹着一个病孩子不堪的过去和即将到来的糟糕.那是我的丑陋,是我的赤身裸体和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10.
最后一课     
尽管实习结束了,可是我的心情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的心依然活跃在我那群可爱的学生中间,尤其是我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课. 离开实习学校的那天早晨,我依旧到操场上守操.这是作为一位见习班主任所要实习的内容之一.就在这时班主任走了过来,微笑地对我说:"杨老师,我们班的同学想邀请你在今天给他们上最后一堂班会课."真的吗?"我当时很激动也很兴奋."好!"我没多想就爽快地应了.可是这也许是我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节课了.最后一课?多么令人心酸的话语.虽然在三尺讲台上,我也只不过站了那么几节,但是我却对这神圣的职业怀着深深的敬意与眷恋.  相似文献   

11.
记住阿东     
那是他出事前的一个月--近乎整整的一个月,一位酷似商人的<×书画报>的编辑千里迢迢来到大理组稿.我被通知前往晤见.然而,对于书画,我只是喜爱和爱好而已,是个不入道的外行人.我把我的担心如实地告诉给了编辑大人.他似乎并不以为然,只是一再地声称"只要出面组组稿……就有辛苦费".我禁不住也不以为然起来.他谈论版面的事,并拿出样报让我看,平心而论,这张报纸很美也很大气,加上是彩印的,就格外地抢眼.他一再地催我,并再三说,会有好处费的!"……有回扣的."他压低声音很神秘地凑近我说,那神情颇像传授祖传秘方似的.我直率地告诉他:我不适合.不过,我说,我可以推荐给你一个人,他也许会适合于这张报纸.  相似文献   

12.
夜静静的、月光淡淡的、回忆是深深的. "今晚的月亮一定很圆吧!"我躺在铺满了痛苦的病床上问妈妈."嗯."在微垂的脸颊下,我看见妈妈的眼中闪着点点泪光."现在,哥哥一定在家大口大口地啃着月饼."我似乎觉得自己的脸上露出了可人的微笑,妈妈的脸上也绽出一丝笑意,她轻轻将划成小块的月饼送到我的手中,接着又为我倒满了一杯可乐.  相似文献   

13.
有句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然而,我却亲眼目睹过"老鼠过街,人人不打"的情景. 那是今年一个盛夏的下午,我与儿子正顺着一条马路行走,那马路路面挺宽阔,大约有20米左右的样子.正走着,忽然听到身后有人说:"嘿嘿!看看,那老鼠走得多自在多潇洒!"我们父子俩随着话音回过头去,一幅任你怎么开动脑筋也想象不出来的情景落入眼帘--只见一只油光水滑的耗子正在悠闲地以极慢的速度由马路的这一边"踱"向那一边.  相似文献   

14.
古城漫步     
初到大理市的外地人,常听本地人说"到大理."或"从大理来."就觉得很奇怪,其实他们说的"大理",指的是大理市区内的大理古城,而现今州、市政府所在地叫"下关".我的朋友老何曾在大理住过一些时日,此次结伴游玩,一定邀约我到大理古城走走.乘车从大理市的下关往北15公里,就来到了一道古城门下,门楼雕梁画栋,上面高悬着一块匾额:"文献名邦".  相似文献   

15.
游赏大理     
品读无为寺 登大理苍山,无为寺是必须去的.女儿这样一说,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来大理前,我查阅了一下大理历史,特别是那句"看尽了风花雪月,看不尽苍山无为".有道是:"有为无为,有岸无岸,身居龙渊,心达彼岸."单从字面上看,就会让我们对大理人的智慧心生敬仰.作为打卡大理相对小众的景点,那宁静淡远的禅韵,像清风一样穿越迷茫的岁月,又像流水一样浸润着思想.  相似文献   

16.
父亲与月亮     
小时候看到月食,心里就特别恐慌,恐惧几乎占据了整个心灵.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都会慈祥地对我说:"那是天狗吃月亮."接着,他便拿出那只心爱的猎枪朝天鸣放,意在赶走那十恶不赦的天狗,不让它把月亮吃掉.那时的我当然是接受了父亲的说法,因为在我心目中,父亲所说所做的永远都是对的.  相似文献   

17.
一夜长梦     
"听!好像有人来."男的说. "怎么会?"女的愣了一下. "可不敢大意,怕是有人偷树."  相似文献   

18.
读书三题     
读书人 家乡人称我为"读书人",我以为他们在叫法上有错误,就试图纠正说,现在哪个没读过书呢,凡读过书的就叫"读书人",不能吧?他们说,哈,读书人就爱咬文嚼字.他们一笑,反而把"读书人"这三个字盯紧了.母亲是个天才,她说,说你是个读书人,就是说你是读过书的,读过书的懂道理,所谓知书达理咧.这我就懂了.书里面有理,知书便是知了理,也实在是家乡人的天才见识."开卷有益"的古训大约是益在理上吧?  相似文献   

19.
在老家的乡下,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见蛇不打三分罪."不知这话最先是谁说出来的,但我敢肯定,说这话的人跟我一样,怕蛇.或许,它正是我那受够了毒蛇猛兽惊扰的祖先发出的毒咒.  相似文献   

20.
"云南有座鸡足山, 离天三尺三. 百零八寺云里建, 佛光普照金灿灿." 这是历代以来,民间流传的朝山进香歌谣.还有一首民谣说: "宾川有座鸡足山, 走马观花去进香, 正月初一上山去, 三月十五才下山. 从这些民间歌谣里,可以看出鸡足山中的佛教建筑物的数量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