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王美慧 《林区教学》2014,(10):73-74
改革开放以来,以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为主的美国快餐在中国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以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为例,论述美国快餐文化的传播效果,以及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冲击,以期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播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饮食文化与中国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世界著名品牌中名列 前茅的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餐饮品牌居然成为美国文化的符号,到处宣传着经过美化的 美国国家形象,到处推销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解着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饮食有如此大的 作用,对我们有什么警示和启迪呢?显然,饮食文化研究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促进中国社会 的文明与进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支从跨立化交际的角度对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分析。小说中的中国母亲和美国化的女儿们的矛盾冲突正是两种变化的冲突。在探讨第一代中国秽民和她们的后代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以及她们如何解决矛盾以及最后互相理解中.我们看到中西文化由冲突碰撞到融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文化的三大特点及优势:文化开放、文化包容和文化进取,以及美国的文化模式,指出了平等观念和个人主义在美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指出中国人对美国的几个误解来阐述中美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篇章,并对西方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希腊文明是孕育近现代欧洲文明的基础,其文明进程中的思想成果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古希腊文化在宗教、神话、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等方面成就辉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绵长的历史文明与文化是世界最古老、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化遗产。中国文明、文化具有一定复杂性,在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受到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本文针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商业文明的形成,以及西方文化对我国这一阶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教育思想随着儒家学说的西传得到欧洲有识之士的价值认同,欧洲中世纪神学权威在儒学文明的冲击下发生了动摇。儒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选贤与能"的用人之方,"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观等,对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回顾孔子儒学在西方传播的历程和对欧洲启蒙运动及近代文明的影响,可以看到儒家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普世价值,可以增强国人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有助于加强优秀文化教育精神传承,丰富当代文化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则是中华几千年文明连绵不绝的载体。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不断地对外传播,逐渐构成了"汉字文化圈"。中国的汉字文化对周边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本文将从"汉字文化圈"、中国汉字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以及汉字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文化身份研究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的华裔美国人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他们在中美两个世界中对自我的认同经历了从固守中国到接受美国、到拥抱世界的过程。这种动态的思维对今天的文化发展与自我认同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颖  赵华锋 《家教世界》2013,(7X):230-23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社会丑陋现象,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导致的对人类社会进步带来的文化冲击等,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于价值观的判断和取舍。对广大高校学生来说,这种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多变的社会经济关系导致的文化多样性环境不仅影响着他们的道德品格和价值观念,也直接导致他们产生某些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质疑,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而且是我们中华民族之信仰与气节的根本。因此,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保持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品格,是现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首先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代历史上中华文明遭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在与西方工业国家竞争中的落后衰败、被动挨打。因此,"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在讲授近现代历史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历史事件、历史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具体来说,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楚如何看待中华文明到了近代开始落后于西方文明,近代史上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如何认识西学东渐潮流,以及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等四个方面的相关内容。这将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文化史上唯一经久不衰的文明发源地。在远古时代,中国文化就与埃及、巴比伦、印度文化并驾齐驱;在中古时代,中国文化就屹立于东方,与西方希腊罗马文化交相辉映;欧洲自中古以后,进入历史上所称的黑暗时代,而中国文化却在漫长的中世纪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到了近代,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竞争中不免落后,但中国文明形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结构,在文化层面上的意义并未消失。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传统文化都曾为、正为丰富人类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全球化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代表西方文化的麦当劳文化与代表本土文化的中国饮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发生着冲突,二者存在着二元共存,双向交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德俊 《海外英语》2013,(9X):284-286
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单位,由此衍生的婚姻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婚姻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并对其他国家现代婚姻家庭的构建产生了诸多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中国。因此,为更好地让美国的婚姻文化为本国现代和谐婚姻家庭的构建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对美国婚姻文化的基本特征有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观音文化是印度佛教中的观音信仰中国化的结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传承.中国观音文化具有慈善、慈悲特性,是大秉佛法,是和谐文化,具有普世价值.探索中国观音文化与生态文明的一致内涵,进行生态学思想理论创新,丰富生态文明思想文化体系,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具有自身的逻辑,它是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说,现代化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因,“分合”交替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形式,文化重建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而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目标.正确把握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逻辑,不断推动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对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管莉 《文教资料》2009,(24):78-80
人际关系中的圈子现象研究是近年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探讨使得我们对这一领域有了较深的认识.本文作者试图从社会文化学研究的角度,引进圈内和圈外这两个概念,探讨中国和美国在圈子文化方面的差异:中国文化是以圈内文化为主的文化,而美国文化则是以圈外文化为主的文化.作者主要以中国和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和美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现象,来分析中国和美国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文化差异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帆  杨斌  陈于全 《时代教育》2009,(9):14-14,16
本文分析了西方海洋农业文明和中国内陆农耕文明的起源,着重阐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诸如中国的儒、道、释互补的价值观念及传统思维方式对其商业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重点讨论了中国商业文化与西方商业文化的差异及自身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裔作家拥有双重文化身份,具有双重文化视野,他们在后殖民语境下塑造出了想象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同时根据切身观察体验塑造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美国文化形象。从形象学的角度研究这些可以发现美国华裔作家在后殖民语境下塑造中美文化产生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华裔作家还应做的努力,以便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促进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增进世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流传学是比较文学实践中的基本方法之一,为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不断发展完善。20世纪,中国学者提出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问题。在异质文明从冲突到对话的过程中,流传学也脱离了传统的法国学派的模式,体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在中国语境下其研究模式的应用也相对发生了变化,因此对当代的中国文学研究颇有意义。不过,这种尝试并不是仅仅为了证明西方理论的普适性或中国文学的可规范性,而是为了实现异质文化间的正常对话。对话是必要的,可行的;任何一种文学传统在世界文学之苑中都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