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談意見之前,先說明以下兩點:第一,本文並不準備對‘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一冊中的各個問題和各個方面提出意見,只準備在古代史分期問題上提出一些意見和同志們商討。第二,古代史分期問題是一個極為復雜而至今又無定論的問題,因此,我們並不企圖在這篇文章中接觸到分期問題的一切方面,也不準備過多地具體地論述對某一史料應如何正確地運用與解釋,我們只準備在理論上指出范文瀾同志的有些觀點和結論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世界古代史課程所讲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几千年前以至百万年前,距离現在已經非常遥远,它們和当代的事不容易作直接的类此和对此。那么,世界古代史的課程怎样才能为无产阶級的政治服务呢?这是讲授世界古代史的历史教学工作者所必須考虑的问题。我們知道,历史科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規律,吸取历史的經驗来解决当前的問題。从这个意义出发,我认为世界古代史为无产阶級政治服务的基本途径就是:阐明社会发展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經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的相互关系,阶級斗爭的历史作用。这几年  相似文献   

3.
同志們: 在这几天的小組討論中,同志們对民办学校問題展开了較广泛的討論,大家对群众办学的估計以及对民办学校的巩固間題,意見較多,因此我想就这方面的問題提出一些意見供同志們参考。  相似文献   

4.
“带着問題学”,这是林彪元帅根据毛主席历来的指示,在三年以前向我們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方法。我軍广大干部和战士采取这种方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我軍广大干部和战士在三年来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带着問題学的方法,是打开毛泽东思想宝庫的一把金钥匙。带着問題学的方法,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方法,是使哲学从哲学家的課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的有效办法,是把毛泽东思想变成广大官兵手中武器的正确途径。带着問題学,“問題”是什么呢?就是革命斗爭的实践向我們提出的各种問題,就是阶級斗爭、生产斗爭、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的各种問題,就是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各种問  相似文献   

5.
处于当前大跃进的时代,对历史学科教材的安排,必須貫彻“厚今薄古”的原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設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才能发揮历史科学应有的战斗作用。“薄古”,并不能理解为“廢古”,事实上对于古代史的研究还是必要的,問題在于把古代史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上,应当以怎样的态度来适当处  相似文献   

6.
同志們!今天我談兩个問题:第一个是,苏联普通业余教育的学制問題,第二个是提高教师水平問題。在苏联,普通業余教育曾經起过很大作用,現在还继續起着它的作用。在苏維埃政权最初的年代里,主要是开办扫盲学校和半文盲学校,而现在則主要是举办完全中学和不完全中学。我先談一談苏联的扫盲学校和半文盲学校的情况: 在今天,苏联的扫盲学校和半文盲学校已为数不多了。这是因为,在苏联扫盲的任务早已完成,而且早在一九二五年就实行了普及义务教育,現在,成年文盲的数目已經很少了。然而,在过去,即当苏联的扫盲問題几乎像在今天的中國一样尖銳的时候,扫盲学校的情况究竟怎样呢?对这样一个問題,同志們也許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同志們: 在我今天的發言裏所要談到的都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些問題,不過我認為必须把這些問題更加强調和明確一下。根據我在上海工作中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和問題,提出我的看法和意見,這在某種程度上對諸位的工作可能有所幫助。一我們都知道教育在改造社會和在鞏固社會的基礎方面,起着極大的作用,所以學校工作對於整個社會的進步也就有着極重大的意義。如果忽視學校工作,那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實上也不會有人公開這樣表示和抱這樣的態度。正如大家所知,學校是為國家培養各種建設幹部的,而這些幹部在社會主義建  相似文献   

8.
目前,古典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問題——如何正确理解古典文学作品的人民性、爱国主义和現实主义。这一問題相当复杂,需要大家好好研究。赵北柯同志在这方面提出了他的看法和经验。希望教师同志們也来参加研究,写出文章,寄給我們。  相似文献   

9.
關於中國古代史分期問題,早已存在着不同的意見。本文擬述說一些粗浅的看法,提供討論時的參考。我對於范文瀾同志在‘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一編’(以下簡稱修訂本)中所作出的基本結論,即西周是中國‘封建制度開始時代’,提出不同的意見。這些意見只是作為問題而提出,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希望同志們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10.
我是二部制班的班主任。由于学生有半天不到学校,在开学以后把他們組織成几个家庭学习小組是十分重要的一件工作。在着手进行組織时,先进行家庭訪問,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并对家長反复說明組織家庭学习小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訪問中既要广泛征求他們的意見,同时还要发动家長中的积极分子給予支持和协助。而后分段召开家長会議,統一家長們对这个問題的認識,并解决一些具体問題。  相似文献   

11.
現在同志們正在討論教育方针。决定教育方針要从实际出發。且把我所了解的关于学生学習負担和質量方面的情况談出来,供同志們考虑。关于学生的負担問題,大家在認識上是不够一致的。有的人認为学生的負担重,有的人認为学生的負担不重。至于衡量重与不重的标准,在这一点上却沒有很好地研究,一般同志只是以学生完成作業所花費的时間長短来考虑問題。我們曾經召开过一次教师会議,  相似文献   

12.
在我個人的接觸中,不少青年表示願意知道什麽是研究工作,如何準備做研究,甚至有人提出如何找正確的研究方向等問題。有些信心不高,也有些沒有足夠的估量。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同志們及時地、正確地給以指導。由於我的知識的局限性和從事科學研究的經驗不豐富,所以不能全面地答復這些問題,現在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見解,供大家在考慮問題時做參考。當然,青年們應首先尊重學校導師的意見,特別是和自己專業有關的、有成就的專家的意見,因爲唯有從具體問題上提出具體意見,才是正確的科學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市教育局在“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指示”中指出:“认真批改,是提高作文教学貭量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措施之所以有效,据教师同志們談:①可以肯定儿童写作上的优点,使儿童自觉掌握运用語言表达思想的方法,提高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②可以纠正儿童写作上的錯誤,使儿童以后在写作中避免这些错誤的再現。同志們在批改方面感到有两个問題值得研究,一是批改的要求问題,一是批改的时間問題。这里,根据同志們的意見与經驗,提出初步意見如下,供同志們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1月22日到26日,北京哲学界举行了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座谈会,着重討論了(一)有关中国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問題,(二)有关中国哲学遺产的繼承問题,(三)关于历史观和倫理学說中唯物主义因素問題。在討論中涉及如何对待唯心主义的問題,展开了热烈的辯論。在“百家爭鳴”方針的指导下,这个座談会对于推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起了一定的好影响。本期發表的以下五篇文章是我校哲学系参加討論的同志們所写论文、發言和准备發言稿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几何教学中的证定理、解例題,同学們学起来常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感;在做作業的时候,他們也常常不知从何处下手,或者是乱摸乱撞,化去几个鐘头的时間,才能做好一个題。問題在什么地方呢?是不是老师强調証題或解題的方法不够,或对發展学生邏輯思維这一工作不努力呢?不是的。主要的是老师所教的解析問題的方法不够具体,不易为同学們所領会和掌握,尽管教者很注意講解怎样去找未知  相似文献   

16.
关于自然数的平方和問題,在吉西略夫高級中学課本代数中,已有証明,惟不易为学生所接受。“数学通报”1955年10月号发表了刘友同志译自苏联“数学教学”的自然数的平方和一文,对于本問題,用圖形來說明,确是一个良好的方法;但美中不足的是图形的直观性尚嫌不够。茲就本問題,提出另一个用圖形說明的方法,請同志們指教。在未談本問題前,先就下述命題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們曾不斷接到許多來信,對中學历史教學程序提出改進意見,兹簡單公開答覆如下。一九五三年七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發的‘中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中对历史課的教學程序是這样規定的,即初中先教世界古代史,後教中国古代史,高中先教世界近代史,後教中國近代史(按:目前在初中是先教中國古代史,後教世界古代史)。這樣的教學程序主要的优點是:(1)直线前進,减少內容的重复,可以增加知識的分量,特別是近代史知識的分量;(2)中外历史穿插配合,可以在学習世界史的基礎上学習中国史。但是,經過二年來向這个方向試行的結果,發現了一些新問題,各方面對这一教學程序也提出了一些意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55年2月号人民教育上發表了張凌光同志写的“实行全面發展教育中若干問題的商榷”文章以来,引起了教育界对这个問題的重祝和热烈的争论。同年6月号人民教育上發表了丁丁同志写的“不要把中学教育引上岐途”,8月号人民教育發表了侯俊岩、丁丁、韓达三同志在座談会上的發言和陈恬同志写的“我对‘实行全面發展教育中若干問題的商榷’一文的意見”。争論的問題主要有兩个方面:一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究竟存在着哪些矛盾。一是全面發展教育中若干問題的爭論,例如:有无重点?普通中学教育是否都必須在普通知識的基础上有或深或淺的專門化?可否有用的功課多学、無用的功課少学或不学?少数功课得五分、多数功課得三分是否算全面發展?中学教育是否要实行分科教学等等問題。现在我想就这些問題發表一些不成熟的意見,请同志們批評指教。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1963年3月号赵廷为同志写的《对“以識字教学为重点”的商榷》,針对李放同志《“漫談識字教学”几个問題的商榷》一文,就小学低年級語文教学中很多根本性的問題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对“以識字教学为重点”表示异議。赵廷为同志的文章涉及問題較多,現在我就其中若干問題发表一点儿意見,以就教于赵廷为同志和讀者們。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哲学遺产的繼承問题,是几年来在理論和实踐方面都感到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問題,在百家爭鳴的空气中,把这个問题提出来展开广泛的討論,具有極大的科学意义与政治意义。馮友蘭先生在“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兩个問題”(人民日报1956年10月23日)“中国哲学遺产的繼承問題”(光明日报1957年1月8日)兩篇文章中以及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所作的“中国哲学史中思想的繼承性問题”演講里(1956年11月16日),提出了对这个問題的看法并企圖运用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解决这个問題;同时指出:由于教条主义的束縛,过去在哲学史研究中犯了簡單化、片面性的錯誤。馮先生对問題的提出是及时的、有意义的,所指出的偏向也是事实。不过馮先生提出了問題而没有解决問題,并且在問題的提法上以及解决問題的方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