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珍爱生命,不仅仅是指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部值得我们去关爱。从与自然界生命的交流中让我们与孩子一起体会生活的喜怒哀乐,感受成长的酸甜苦辣,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平平)  相似文献   

2.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呼声越来越高,旨 在让幼儿真正去亲近自己的生活’真正感受自己生命成长的有 力脉动。我国幼儿教育目的是关注幼儿的生命成长,让幼儿充 分展现生命的力量,让幼儿充分感受生命的意义和愉悦,让幼 儿成为他自己。关注幼儿生活世界的教育,就是为了完整的、 真实的人的教育,是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教育。笔者通过小班 科学探究活动《鼻涕虫》案例和大家探讨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活 动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有生命,有血有肉的人。单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教师在做好德育工作的同时,还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行为举止,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的成长历程更加美丽、丰富、有趣。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在学生中产生威信,让学生在班主任长期的言行影响下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呈现积极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4.
教育教人成为有德性的人,成就有德性的人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做才能让人成为有德性的人,仅仅靠学校标准化的道德规则是无法让人的德性自由成长的.生命叙事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性、真实性、超我性与交往性等特质,通过生命叙事可以让人在叙事过程中,或者在倾听的过程中,内省自己,唤醒自己的道德共鸣.生命叙事可以说是人的德性成长的重要途径.在生命叙事的教育中应关注倾听与尊重、理解与对话、情感与情境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意鸣惊人     
当我们在慵懒地品茗时光时,生命悄然流逝: 而对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他们的韶华何曾有老去的慨叹?  相似文献   

6.
语文中见生命,守候中见阳光。《语文新课程》已经解放了人的思想,彰显了人的个性,语文教师更有责任利用语文课堂去扶助一个个正在成长的生命。字词句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流淌了生命的血液。只有用生命的意识去影响学生,看待教育对象,才会在语文教学中完善学生人格,让每位学生迸发出无限的丰富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奇妙美好的碎片,无论什么时候回想起来,这些碎片就像有光发出来,照亮过去、今天、将来的路。那些生命中的神迹洒落在我们成长的途中,让我们知道——原来我们如此幸福。  相似文献   

8.
生命叙事:关注人的德性生长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教人成为有德性的人,成就有德性的人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做才能让人成为有德性的人,仅仅靠学校标准化的道德规则是无法让人的德性自由成长的。生命叙事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性、真实性、超我性与交往性等特质,通过生命叙事可以让人在叙事过程中,或者在倾听的过程中,内省自己,唤醒自己的道德共鸣。生命叙事可以说是人的德性成长的重要途径。在生命叙事的教育中应关注倾听与尊重、理解与对话、情感与情境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小孩     
年龄是个令人烦恼的话题。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二十几岁的人已经是高龄的人,“永恒”这个字眼在我们眼里有确切的含义。可是当我们渐渐成长,我们发现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我们开始担心自己很快就会像爷爷奶奶那样衰老。这时我们才明白,生命根本就没有永恒。于是我们尝试用各种方法去挽回我们“逝去的青春”——通过整容,或是让自己沉湎到电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始,我校开展了"生命化教育"的专题研究。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生命化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生命化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人的"自主性"是人生命成长的核心要素。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校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重要驿站,让每个学生在多彩的课堂上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成长,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追求。因此,学校把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感动是心灵的润滑剂,感动是最美的生命之花,感动是你成长的阶梯。在你的周围,感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敞开心扉去弹奏内心深处感人肺腑的心曲,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去叙说让自己感动的人或事,或一处景,一句话,一首歌……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让心灵自由地呼吸。相信你的脑海里,一定有一个又一个让你感动的情节。赶快拿起笔,把让你感动的地方写下来吧!  相似文献   

12.
姚渊 《少年世界》2011,(3):47-48
童年的记忆中对民间游戏总有一丝抹不去的情愫,它源远流长,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给人们带来的是无限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游戏却越来越远离幼儿园的生活。如何让这一文化艺术瑰宝适应现在的需要重新焕发生命力?如何让幼儿的生命浸润老游戏,在快乐的天地中体验更多的新乐趣?这些都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不一定非得要在1月1日才有机会最大限度地利用你的每一天和你的生命,其实每一天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让我们去学习、成长、发展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从过去的悔恨和伤痛中痊愈,变得更加睿智。每一天,我们都有机会根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既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应综合利用生命资源,以思想品德课堂为主渠道,将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在教学中,我们要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撞击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用生命灿烂生命,赋生命教育以丰富内涵,让学生自由、快乐、文明、健康,有尊严、有责任、有爱心、有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一个把学习当作生命活动方式,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情感,模塑品格,丰富个性的人则会成长为有道德,顺应社会发展的良材。初中生活虽然短暂,却注定了是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们把握生命的节奏,让他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成长中有很多诱惑.有的诱惑甚至能让我们放弃单纯.选择世故.庆幸生命中一个叫父亲的人.他能把最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善良注入我们成长的血液中。多年以后我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活法,叫做风骨。  相似文献   

17.
题目一:人类生活在自己的家园之中: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温馨的,也有忧伤的;有让人欣慰的,也有让人无奈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关注自己的家园,追寻并固守自己的家园,建设完善自己的家园,因为它与你的成长、你的发展、你的生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建 《江苏教育》2015,(3):57-58
学校的辉煌与生命在于它拥有让人称道的文化,能用自己的文化主题去丰富学校的内涵,让师生在这所学校和谐地、诗意地生活与成长。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提炼学校精神,建构学校的文化内涵;实施人本管理,引领师生的文化行为;优化成长环境,营造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关注生命成长,提升学校教师的生命活力;发掘学生潜能,奠基学生未来的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9.
初艳红 《辽宁教育》2014,(12):16-17
毋庸置疑,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的成长,为了让生命品质更美好。如何从生命成长的角度观照语文教育改革,让语文教学自觉肩承引领生命成长之责?我们选择在作文教学研究中,创建富有生命张力的语文空间,通过师生参与的有效实践,延伸其长度,拓展其宽度,提升其高度,以唤醒儿童生命意识,丰富生命内涵,提升生命质量,带给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20.
成长,能让一个人挣脱丑陋的茧。可惜的是,我们并不是植物,一生下来就开始成长,永不停歇,直到死亡。我们可以在很年轻时停止成长,把生命剩下的所有时间用来美化那层丑陋的茧。树木最好地诠释了"成长"的内涵,一是把"成长"视为生命的最本质的特征,自我否认、自我怀疑、自我更新能使"成长"过程进行到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