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廷龙1904年出生于苏州混堂巷旧宅,幼时由祖父教读《四书》、《五经》。1931年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32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国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自此与书结缘,读书、护书、知书,收书、编书和印书,以书为友。顾先生曾任《辞海》编委和分科主编、国务院古籍出版规划小组顾问。顾廷龙先生与图书馆有缘。他毕生投身于图书馆事业,先后担任燕京大学图书馆采访部主任、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总干事、董事。解放后,  相似文献   

2.
高强 《兰台世界》2005,(9):126-126
中文“历史”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何时成为常用名词?葛懋春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一书认为,“历史”一词出于清末;梁宗强编著的《中国历史之最》一书认为,1903年“史学”课更名为“历史”课,这是我国最早出现“历史”一词,并且可能是从日本传入。  相似文献   

3.
关于"文书档案一体化"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行“书档案一体化”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和现实上的可行性,在具体实践中,不仅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工作方法,统一技术层面的支持,而且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整个一体化管理活动的中心,才能真正提高书,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运转效率,为社会各界开展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自从书籍出现以来,读书的园地里真是百花纷呈、千姿百态。然而正如有人喜欢牡丹,有人钟爱兰惠,有人倾心菊花一样,各人的读书选择因人而异,而且光菊花也还有 “西厢待月”、“贵妃醉酒”、“绿云”、“帅旗”等二千多个品种,这就更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了。因此,有经验的读书人都知道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寻找自己喜爱的书来读,读自己需要的书。或由博返约,从众多的名花丛中挑出若干盆搬进自己小小的园地;或以某个品种为主,搜罗剔抉,形成一个自己的名花系列。这就是读自己的书。 读自己的书,就是从自己的喜爱去读书。每个人由于…  相似文献   

5.
纵观二十多年来上海的出版业,一直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寻求壮大和发展之路,以“精品战略”为前提,力求多出好书,多出精品,唱响主旋律,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  相似文献   

6.
徐雁教授特别爱逛书店,特别是旧书店,每到一处,总要抓住机会去逛逛。今年10月份徐老师到台湾出差访学一周,照例买回许多旧书以及关于旧书的新书。《神保町书蟲——爱书狂的东京古书街朝圣之旅》就是其中一本。这是本仅215页的32开小书。作者为日本的池谷伊佐夫,译者桑田草,台北三言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相似文献   

7.
中国童书出版的内容严重错位,编辑不是为孩子而出书,是在为经济效益出书,根本不管孩子们想看什么书。这种片面追求市场反应的现象其实正是目前中国童书出版的真实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牌记“又称“书牌子“,是我国古籍印刷中记录刻书者姓名、堂号、刊刻年代的一种标志,一般刻在目录、凡例之后,也有的刻在书之卷末或者刻在书后边,是版权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黄装"略议     
最初笔者是从由肖振棠、丁瑜著的《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一书中,看到关于"黄装"的简单介绍,书中蝴蝶装第二种做法中是这样写到的:"将修补好的古籍书叶折好后,按册顿齐,加入护叶,折口向内,放在桌面上,用夹板压住书的一半,露出折口,夹板上压石头等重物,左手掀起书叶,右手在折口的背面,以平均的距离,点上三、四点稍稠的浆糊.这样一册书的书叶就连一起了.  相似文献   

10.
魏书生在中国教育界可谓是传奇式的人物。1978年开始教书,1981年全国扬名,历经二十余年,经久不衰,从有关省市成立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会这一现象来看,可以说影响是巨大的。原因何在,这将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你将会从他的书中找到答案。 “魏书生教育文库”(一套八本)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魏书生近二十年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过程,完整地介绍了魏书生教育教学改革有关理论,再现了魏书生成功的经验、做法及体会。 这套书的出版,给学习研究者带来许多方便。在这方面我是深有感触的。实验中学每年都有许多来访者,在…  相似文献   

11.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只是后来才知道,书也可以是看的。曾有过一篇文章写台湾有个大雁出版社,出了一套散文,书发如婴儿的皮肤一般,内页的纸也如什么什么,那番描写,让人神往。是职业好奇心作怪吧,忍不住请三联的一位朋友帮忙,向出版界前辈范用先生借得一册采,装帧一如文章所述,还带着一个布做的书袋,拿在手厂,方党这书,是专门拿在手上把玩的,只能看,并不是为读的。看着这样的“部优”产品,心内不禁为之称奇,却也为它的市场担心。为书所动,是这些年来少有的,但那R是台湾的事,毕竟不好沟通,也就搁下了。前些时候,得到东方…  相似文献   

12.
"不懂书"尴尬多 书店营业员由于不熟悉书,闹过不少笑话,如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翻译小说)说成是炼钢的书,把<伯牙琴>(哲学著作)说成是音乐书;把<琉璃厂小志>(综合类)当作工厂史;<重放的鲜花>(文艺类)当作花卉养植书.  相似文献   

13.
叶安然 《图书馆杂志》2005,24(11):91-92
高大的旧书库里昏暗阴森,书墙木梯边,一位穿着背心短裤的青年斜身蹲在书堆中,一手持书,一手向摊在地上的薄本摘录,表情陶然,灰尘扑鼻的环境和令人手腿酸麻的姿势他仿佛浑然不觉。这就是王亦秋漫画“虎闱蹲在书库地上摘资料”中的情景,熟识虎闱先生的人都说此画传神,正是他钻在旧书堆里的模样。二十多年前,虎闱先生还是旧书库里一名爱书如痴的工作人员,二十多年后,他成为同行称道的旧书业老法师,而那副传神的漫画,出现在他的新著《旧书鬼闲话》正文首页,展卷如见其人。  相似文献   

14.
秦宗财 《出版科学》2007,15(5):80-82
"扬州二马"集收藏、校勘、刻印于一身,一生中收藏刻印了大量图书.其刻书特色主要体现在:追求功德美名的刻书目的观,服务学术的文化价值观,收藏、刊刻、鉴赏三位一体的刻书资源观,奉儒术为正统的刻书选题观,追求精品的刻书质量观.  相似文献   

15.
袁亮 《出版科学》2001,(1):57-62
在“革”中,周恩米反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鼓吹的极左思潮,大力提倡广开言路一他多次提出,不能搞思想垄新,不能搞思想封锁,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因人废,不能任意封存、烧毁图书=他反复要求恢复和发展新闻出版事业,要多出好书.多出青少年读物,尽快解决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无书可读的问题:他亲自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出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批准恢复了一批新闻出版单位,并关心和批准出版发行了一批重要书籍。  相似文献   

16.
<正> 我走近“文献检索”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且依时间先后,分为书、工具书、文献检索三个阶段加以叙述。事多琐碎,聊为鸿爪之志耳。一 书 书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象。一个早年的偶然机遇,使我对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和它打了几十年交道。  相似文献   

17.
在延续了百年的传统新闻写作理论中,大家都知道有关“新闻五要素”(简称“5个W”)的理论对新闻记所产生的专业影响力。近来,读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写作创新智慧》一书,则对书中首次提出的“新闻5个SO”产生浓厚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永州女书档案文献>作为湖南省江永县女书文化的历史记录,已于2002年被首批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江永女书类似甲骨文,纤细秀美的菱形字体,似篆非篆,秀丽而飘逸.女书用当地土语发音,坚持传女不传男,为历代女性专用.行文由上而下、自右而左,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一书到底.女书记载着当地妇女们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等日常事务.江永女书作为一种举世罕见的性别文字体系和独特的古老文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妇女文字,是一种濒临失传的珍贵档案文献遗产.  相似文献   

19.
"书隐楼"坐落在老城乡天灯弄77号,现占地1515平方米,建筑面积1939平方米,该住宅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上海市区保存的为数不多的清乾隆民宅,1987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书隐楼"的产权几经变易,约上世纪30年代归上海沙船商郭万丰号的后代购得,郭氏后人中有郭俊伦者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对古建筑饶有兴趣,他住在"书隐楼"时,该楼主厅悬有一块清内阁中书、历任礼部、兵部、户部尚书,<四库全书>副总纂沈初题书的"书隐楼"匾,并认为书隐楼的最初主人即沈初,此说后被广为认同和传播.  相似文献   

20.
执行以“件”为单位整理归档,由于有操作简单、查找方便、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档案的销毁鉴定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大档案工作的认可。目前,一些档案馆还把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范围由书档案延伸到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科技档案等等。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有许多的好处,然而在编目的过程当中,人们注重的是对“正件”题名的揭示,“附件”内容却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档案利用的质量下降,档案的现行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削弱,本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触,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