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个人从降生那天起,便会不断犯错,可以说,错误与真理相伴,错误与人生同行。成长中的学生更是这样,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平和、客观、公正的心态去正视、理解、宽容、接纳我们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因为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认识还不深刻、知识还不完善、阅历还不丰富、判断还不全面……这些先天性的“不足”就决定了学生犯错是不可避免的,犯错往往是他们走向成熟、追求成熟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2.
罗文平 《学子》2013,(6):95
有的教师害怕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更害怕自己出错,认为被学生指出来会让自己没面子,甚至被学生指出来了还装成没听见,将错误藏着、捂着。我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这些真实的错误,反倒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最珍贵的教学资源。我们的先人就曾说过"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何况是现在资讯高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学生的知识面甚至比我们更广。因此,我认为对于课堂上偶尔的犯错,教师大可坦然地面对,因为在开放的课堂,只有用开  相似文献   

3.
在遗传系谱图试题中,经常要应用“哈迪一温伯格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定律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实际运用时经常会犯错。下面以下两题为例,解释学生在计算时所犯的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除了每天上课备课,学生作业的批改也是一项重任.面对高年级的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单词的抄写,有时练习册上也会有很多涉及语法类的题目,均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学生犯错.有时订正过了,仍然会一错再错,这时教师埋怨,学生懊悔.其实,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关键要学会“研究”自己的错误.因为每一个错误的产生,都隐藏着自己在知识、能力、方法方面的问题.作为学生,要紧紧抓住自己的错误不放,认真找出症结所在.作为老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结合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总结一些方法,帮助学生避免错误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除了每天上课备课,学生作业的批改也是一项重任.面对高年级的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单词的抄写,有时练习册上也会有很多涉及语法类的题目,均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学生犯错.有时订正过了,仍然会一错再错,这时教师埋怨,学生懊悔.其实,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关键要学会"研究"自己的错误.因为每一个错误的产生,都隐藏着自己在知识、能力、方法方面的问题.作为学生,要紧紧抓住自己的错误不放,认真找出症结所在.作为老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结合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总结一些方法,帮助学生避免错误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6.
生命中,往往存在许许多多的误区,常常导致我们犯错。日子久了,我们也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敢正视错误是可悲的,因为错误常常是人们走向真理的向导。正如歌德所言“: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其实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越过“错误”渐渐走向成熟的吗?  相似文献   

7.
1模糊也是—种教育技巧 教师遇到学生提出的奇怪问题,不可枉加指责,因为追求未知是学生的本能和权利;也不必对此类问题详加解释,只是告诉学生有些问题长大自然会懂。凡事不必都要让学生弄个一清二楚,有些问题不是想解决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强求,不但不见成效,有时还会弄得一塌糊涂。譬如,学生问什么叫“意境”,教师的解释就不一定能让小学生领悟,就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准确表达出来也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8.
其实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在错误中进步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错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作为新时期的老师,我们不能只看到错误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样就会无形中窄化学生成长的路径,让学生怕犯错、不敢犯错,最终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他们会隐藏自己的观点,而老师也不能从他们的反馈中掌握真正的学情.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因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错误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切入口.在学生个体意识越发明显的当下,树立正确的错误观是每个数学老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做题时,经常会犯一些常规性的错误,有些时候学生并不是不会,而是一些客观原因造成学生犯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注意学生经常犯错的地方,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找出学生错题的根本原因,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及时改正自身错误,提升成绩,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师每天都与学生的错误打交道,因为学生每天都会因学习上遇到不易理解的问题而犯错误。如果因此而感到苦恼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学生毕竟知识面较狭窄,错误是肯定会产生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及时地抓住学生的犯错之处,巧用错误,变错误为一个新的教学资源,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方面的技能。一、显示错误,防患未然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犯点错误是必然的,正是在这种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过程中获得了进步。除了课  相似文献   

11.
在向量学习中有两个问题经常含糊不清,不仅同学困惑不解,有时老师也解释不透,而参考资料中的说法又矛盾重重. 问题1 a·(b·c)=(a·b)·c吗?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式子是错误的,但解释错误的原因却各不相同. 说法1 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交换律.  相似文献   

12.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让自己感到"头痛"的孩子.然而,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地为这些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可以试着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你会发现,在你的帮助下.这些孩子会慢慢地变得"可爱"起来.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帮他改正错误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帮他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呢?其实,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并不是为孩子的错误开脱,更不是有意寻找老师或家长的所谓"不是".因为,只有帮孩子找到了犯错的理由,才能帮助他真正认识犯错的根源,进而使之逐步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向上、向善的愿望,都期待他人的肯定和关注。孩子尤其如此,包括后进生。同时我也认为,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总会犯错。就像花木,总需要园丁修修剪剪,才能长得更加茁壮。所以作为教师,要允许孩子犯错。不要孩子一犯错就雷霆万钧;同时,不要期望教育“一步到位”,有时孩子同一个错误会反复出现,这就需要教师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耐心。  相似文献   

14.
<正>引言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我们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错误,人之常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更是一种常态,不允许学生犯错,会导致学生对小错误极力地回避,一个"怕"字当头,而逃避现实,不敢去实践。这样会扼  相似文献   

15.
<正>在平日对初中生的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有些学生在某一方面反复犯错:经常不按时交作业、经常迟到、经常逃课、经常打架……这些学生犯错后经过老师的批评教育后可能会有所改正,但时间不久就会重犯,于是再教育,再改正,再重犯……甚至有些学生昨天才接受教育,今天又旧错重犯。个别孩子不但没进步,反而在反复犯错的过程中变本加厉,导致教师失去信心,学生更是破罐子破摔……那么,如何教育这些反复犯错的学生呢?在几年教育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四川教育》2008,(4):47-47
社会心理学家有这样的观点:“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是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了教育的”敌人”,以致于“不犯错”便是“成功”,“不犯错”成了教者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从教生涯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犯错的事情发生,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应视不同的情况,结合不同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有时老师为了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把一件很小的不值一提的事情吵得沸沸扬扬,闹的满城风雨,有时的确使大多数学生受到教育,然而对于犯错的学生来说,可是晴天霹雳,当头一棒,特别对于心里承受力较差的学生及首次犯错的学生来讲,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英语,有的由于受汉语的影响,有的由于记不牢语言规则,会反复犯错,针对这个问题,我把这些错误跟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加以比喻,使之形象化、生动化。  相似文献   

19.
吴国清 《辅导员》2013,(14):25-26
有些同学在书面英语表达时,往往受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经常犯一些表达错误,下面是一些容易犯错的句子,归纳如下:一、及物动词"不及物化"英语中的有些及物动词在汉语表达中通常会有一个介词出现,这时同学们往往会"画蛇添足",加上一个介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学生的错误,传统的做法是直接把正确的答案教给学生,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训练的密度和强度。但评价不久便会发现,错误又死灰复燃,有时甚至屡次犯下同样的错误,许多同学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究其原因是由于这种评讲没有切入学生解题时犯错的真实情景,因而缺乏针对性,教学的低效性自然就显现出来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恰当地处理错误,使错误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