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的出版业是一个“矛盾”的行业,它既承担着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使命,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各种利益的巨大诱惑,使文化传播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某些冲突。《文化关怀中的现代出版》(董中锋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就是作者将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际相结合而思考和探索的结果。它既理性分析和判断了出版行业的格局、走向,又比较集中反映了出版人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上的追求。纵观全书的构架,整部著作体现了出版实践和丰富理论知识的相互渗透。其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思想及浑厚的文化精神内涵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和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之间,既融通一致,又有冲突矛盾。因此,探讨、分析其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影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图书出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属于文化,又承载、升华、创造、传播文化。它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图书出版与母系统的文化一样,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其传播过程也必须遵照美的规律。因此,两者大都经历了古代的和谐、近代的崇高、现代的辩证和谐三个阶段,其审美趣味也都经历了由单纯向复杂、由一元向多元的发展过程。图书出版的审美文化与现实态、整体态的审美文化构成了紧密的系统关系,形成了同构对应、良性循环、耦合发展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定的经济形态决定着一定的社会政治和文经济形态发展变化了,要求社会政治、文化与之相适应地发展变化。当今,中国经济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从实践中看,旧有的、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小农文化在主流上对现代经济生活已失去支撑,并且这种建立在极不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的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已无法相融。它既不能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更不能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点。因此我们认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应是一种既具中国特色,又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外来…  相似文献   

5.
狭义的文化是指由生存方式决定的价值观念系统和心理-行为模式。近现代苏州文化是一种市民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统一。它在新时期才发展显著变化。目前,苏州文化建设应把握我国文化转型期的有利时机,面向现代化、世纪和未来,以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有地域特色的、具有新品位的苏州文化相统一。其核心内容应是汲取传统文化、外国文化精华,建立起既有传统人格魅力,又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6.
2022年11月19日,以“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翻译出版”为主题的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以专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既重返近代翻译出版“西学东渐”的历史现场,探讨翻译出版史的“源”与“流”。又持续从文学翻译、童书出版、学术翻译、传播与发行活动等角度,对新时代背景下翻译出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景式、多方位的扫描,梳理了翻译和出版之间的逻辑理路和当代关系,并结合知识结构转型和思想文化变迁等角度,探讨对外翻译出版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出版是以大学的孕育发展为依托的,它所形成的传播知识、促进教育、学习和研究的学术文化传统是其特立于其他类型出版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自近代开始创建大学并发展大学出版事业,长期以来为发展大学教育事业和促进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目前大学出版却存在对学术文化传统的某些偏离现象,造成学术出版特色淡化和质量下降等现实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和精神特质,努力摈弃浮躁之气而回归大学出版的学术文化传统,从而形成大学出版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大学出版的本质目的和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8.
出版界的许多问题需要从文化的角度加以解决。《文化关怀中的现代出版》以文化为全书的脉络,探讨出版的诸多方面,思理有据,多有创获,特别是对出版物文化品位的强调,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是中国出版机构中的杰出典范,它为中国的出版事业开创了一个优良的传统,其“守正出新”的举措,也为当前和未来的出版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华书局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把具有商业属性的出版活动同时变成一种开启民智的文化活动,把出版业当作为国家积累知识、向民众传播知识的一种途径。研究中华书局的出版文化和学术追求,将会给中国出版界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现代出版是现代文学的摇篮,现代出版作为一种物质形式不仅孕育了现代文学,反过来,又借助现代文学而获得了自身更大更快的发展.它不仅仅是现代文学的生存手段,还对文学的发生、发展具有结构性的反作用.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出版文化影响下的文学"转型"主要出现了两次.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营造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它从意识形态的深层影响企业的发展,并形成企业的风格;企业精神文化通过功能发挥作用;它的发展方向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传播功能,在农村文化活动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无疑是农村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载体。建立优质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以先进的农村文化产品催生多样的农村文化新形式,是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与地域特色,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社会意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必经之路。当前,"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出版产品和文化活动基地,在农村公共出版服务体中起到了导向与引领作用,对于在农村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从而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企业伦理文化的走向是,在借鉴西方和东亚的两种不同模式的基础上,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伦理文化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应该是西方模式的简单照搬,也不可能是东亚模式的直接承续,而必定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并将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三者结合,三位一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市场竞争,现代企业制度,经济运行符合经济合理性和效益最大化原则,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富有现代意识、致力于现代化的政府,是后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它既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解决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效率性,更充分地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展示出来,是公平与效率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具体阐述了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及对其进行了定位,提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既不单纯是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也不单纯是工业社会的人本精神,更不可能是所谓的后现代精神,它应当是既充分吸纳东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文化精神的精华,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既符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际,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又充分体现人类终极的价值目标,这种文化就是包括理性,科学,文化三大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上海宝贝》及其他所谓“新新人类”作品的产生、生产、面世与风靡,是当代中国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震荡与阵痛过程的必然显现,是时下中国社会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思想、意识、观念交错纠结、碰撞组合境况的一幅文学式素写,它的诞生与其说是文化、社会,甚至是政治、意识形态事件,勿宁说是商业事件—文化工业事件。它只配得到它应该得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出版传播在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握农村读者的特殊性,充分实现和优化出版传播的先进文化建设功能;广泛开拓农村图书营销传播渠道,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8.
王光辉 《甘肃教育》2009,(11):64-64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传播,乃是出版行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甘肃教育出版社自1985年成立至今,一直以服务甘肃教育事业,为甘肃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出版保障作为义不客辞的使命,并在此基础上谋求专业化和特色化的经营道路。二十多年来,甘肃教育出版社为此付出了心血和智慧,出版了一大批有学术含量和文化价值的教育图书,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教会出版机构在中国翻译出版业中处于一统天下的垄断地位。作为这一时期西方教会出版机构的典型代表,墨海书馆发起了大量的翻译出版活动,如翻译出版西学书籍、创办报纸杂志等。虽然其动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宗教、传播教义,客观上却促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现代出版业和报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20.
行政文化是指行政人员应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及价值观念,它对行政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呼唤现代行政文化与之相适应,以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由于我国行政环境发展变化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决定了我国现代行政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只有不断继承和发挥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精华,只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行政管理实践中善于吸收现代行政观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才能真正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