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饮料瓶潜水艇原理演示器  a .制作材料 :①无色透明可口可乐饮料瓶一只 ( 1.2 5L) ;②长条形有色气球一个 ;③适当大小橡皮塞一只 ;④玻璃管 ;⑤乳胶管 ;⑥医用血压计上的可充、放气橡皮球一只。b .制作方法 :①撕去瓶外商标 ,用 2 0W尖头电烙铁在瓶身烫穿若干小孔 ,再往瓶内投放大于小孔的小石块适量。②给橡皮塞打孔 ,装上玻璃管 ,玻璃管口伸入气球嘴后系紧 ,然后把扎有气球的那一端放入瓶中 ,塞上橡皮塞。③玻璃管空着的那端接上适当长度的乳胶管 ,再接上医用血压计的橡皮球 (见图 1)。图 1 饮料瓶潜水艇原理演示器c .演示方…  相似文献   

2.
1 器材透明锥形玻璃瓶(或广口瓶、塑料瓶)一个,彩色小气球两个,橡皮塞一个,细玻璃管三根.2 制作方法先在选好的橡皮塞上打好三个通孔(孔径略小于细玻璃管),然后将三根玻璃管穿入,并在其中两根玻璃管的一端系紧气球.不系气球玻璃管两端开口,系气球的两根玻璃管,一根b管,其一端开口,另一根a管,其一端用橡皮膜(或塑料纸)封闭,如图1所示.3 实验与观察在锥形玻璃瓶中装满水,把装好玻璃管的塞子紧塞在瓶口(彩色小球浸在水中),当锥形瓶开口端向上  相似文献   

3.
吹气断铁丝     
我所教的班里,有几个同学酷爱课外实验,我便指导他们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其中一个叫“吹气断铁丝”。 1、材料 一只橡胶热水袋和一只橡皮塞子,一截玻璃管或其他细管,一根橡皮管,一段约 10cm的细钢筋,一个小方凳,一块厚木板(书本大小),一段细铁丝。 2、步骤 ①在橡皮塞中插入一截玻璃管,玻璃管上再接一根橡皮管,然后把橡皮塞紧紧塞入热水袋的口中。 ②把细钢筋的一端砸扁并磨成小铲状,另一端钉入木板的中部。  相似文献   

4.
统编高中物理第一册“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介绍了两个演示实验。第一个演示,可以找一根坏了的日光灯管,保留一端不动,将另一端细心敲开(注意毒气),然后把管的内壁洗净,就成了一根透明的粗玻璃管。把一个一分的人民币和一片鸡毛放进管内,再把单通管玻璃阀的一端插进橡皮塞内,另一端套上橡皮管与抽气机相连,再把橡皮塞塞进管内,四周用凡士林封闭完好,这样就可以进行演示了。  相似文献   

5.
一.功能二氧化硫系列实验演示器主要用来演示二氧化硫系列实验,包括二氧化硫制取和化学性质实验.二.制作一个集气瓶口塞上一个合适的橡皮塞,橡皮塞的正中央插一根大玻璃管,围绕着大玻璃管,橡皮塞上插若干根小玻璃管.大玻璃管上端塞上一个合适的小橡皮塞,下端拉成尖嘴状.将滤纸剪成一定形状(如图所示),按箭头方向卷起来;将成卷部分塞进小玻璃管下端,堵塞了小玻璃管.其中一张滤纸根据需要可用墨汁涂黑.这样,得到一个小小的对气体的封闭系统,即二氧化硫系列实验演示器.如图所示.玻璃管可编上号码.三.原理在二氧化硫系列…  相似文献   

6.
液体表面张力实验,旨在揭示表面张力具有使液体表面收缩到最小趋势的特性。按现行中师和中学物理教材介绍的实验方法,实验时活动金属边有时会卡住不动,实验效果不理想。对此,我对这个实验做了一点改进。a.制作:①把一根长30cm(直径2mm)的金属丝弯成一个带手柄的弧形框,手柄用焊锡焊牢确保弧形框圆滑,在弧形框的一端弯一个小圆圈,圆圈的大小能让一根棉线穿过即可。②把一根长约25cm的棉线拴在弧形框的一端,棉线的另一端从弧形框上的小圆圈中穿出。如图1所示。b.演示:拉紧棉线的一端,把弧形框放入肥皂水中,再拿出来,弧形框上布满一层…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试验修订本)第7页“做一做”小实验中的显示微小形变装置:取一个大玻璃瓶,装满水,只显示用手挤压玻璃瓶,容积减小情况,易使学生形成瓶受挤压时容积一定减小的定论。这里介绍一种简便的演示方法,说明瓶受挤压时容积减小的情形,也有受挤压时容积增大的情形。a.制作。取一个扁形玻璃瓶(酒瓶或药瓶),配一个插有细长毛细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先在瓶内装满滴有红墨水的水溶液,然后用插有毛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装置如图1所示。b.演示。①双手四指与拇指挤压玻璃瓶的宽面,会发现细玻璃管内红色液柱上升。用…  相似文献   

8.
匀速直线运动是初二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现介绍一个简易的演示实验,供同行教学参考. 用一根直径10毫米左右的透明塑料管或玻璃管,长在1米从上,用加热的方法将管的一端封闭,在管内装满着色的水(菜油更好),再用橡皮塞塞住管口,注意  相似文献   

9.
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铜)由于演示实验效果较好,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但碳还原二氧化碳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却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增开碳还原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则有利于学生对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以下两个实验,可根据实验条件,任选其一)。实验一a.实验装置。取1根直径约1.5cm,长约40cm的硬质玻璃管,两端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一端连接贮氧装置(导气管带有活塞),另一端连接尖嘴玻璃管,在硬质玻璃管的中部放置干燥的木炭粉,约占25cm,在另一端塞满细铜丝,约5cm宽。(见图1)b.…  相似文献   

10.
教学《热空气》这一课时,为了增强演示实验的直观性,我设计制作了热空气上升演示器这件教具,演示效果比较好。在一米多高的玻璃管中小纸轮在热空气的推动下,不仅飞速旋转而且在旋转中徐徐上升。当升到管的顶端时就在顶端仍旋转不止,非常有趣。 制作材料: ①废日光灯管一个;②装麦乳精的圆铁盒一个;③细铜丝(漆包线)一根;④细钢丝小弹簧一个;⑤一寸半长铁钉两根;⑥薄铁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 (必修 )第一册学生实验验证玻意耳定律 ,教材中方法不符合实验的可操作性、直观性原则 ,不能简明地突出此实验目的。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图 11、刻度尺  2、水银柱3、空气柱1 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演示  如图 1所示 ,是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 ,用金属夹子固定在带有毫米刻度尺上。管内有一段被水银柱封闭的空气柱 ,管子内径均匀时可用长度来表示此空气柱体积。管内气体压强在玻璃管取不同倾斜角时有不同数值。玻璃管取不同倾斜角度时 ,被封闭的空气柱体积和压强也随着改变。计算每一对压强和体积乘积 ,可验证玻意耳—马…  相似文献   

12.
1仪器装置仪器装置如图1所示。图11.玻璃纤维电热套;2.功率调节钮;3.烧瓶;4.浮子;5.截去一头的滴管;6.T形玻璃管;7、8.水量调节阀(止水夹);9.冷凝器;10.牛角弯管2仪器制作a.浮子的制作。用刀片削一个塑料泡沫小球,外面再包上一层气球皮,从滴瓶中取一支胶头滴管截去上一端的胶头滴管倒插入前一支,然后用万能胶胶好。b.冷凝器的制作。取一根大试管截去底部,或用塑料管,另取2个双孔橡皮塞,把一根小薄壁玻璃穿过橡皮塞放入大管中,另一小孔连上直角玻璃管。3仪器特点本装置是用500mL烧瓶装适量水,通过电热器或煤火加热至沸产生蒸气,再通过热交换…  相似文献   

13.
陈文龙 《物理教师》2001,(12):11-11
新编高一物理教材中 ,反冲运动的演示实验要求必做 .本文介绍悬浮式反冲运动装置 ,不仅能连续平稳地旋转 ,还能改变转向 ;不仅可见度高 ,还具有趣味性 .制作也很容易 .1 制作及组装( 1)两个磁环 ( 3)铜管转轴( 2 ) ( 4 ) ( 5 )三通喷管图 1如图 1所示 ,1根粗铁丝下部侧折 ,固定在底座的一端 ;上部横折为臂 ,臂前部弯成圆环 ,上端横臂与底座相距约 4 0cm .将两个滴管尖嘴端放酒精灯上烧至弯曲 ,锉去另一端的唇边 .用胶管将两喷管与三通管套连 [(图 1中 ( 2 ) ( 4 ) ( 5 ) ],三通的竖管穿插入橡皮塞 .截取一段拉杆天线作铜管转轴 [图 1中 (…  相似文献   

14.
1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是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课本上(华东版)采用的演示实验是:先在一根一端封闭的较长的玻璃管内注入一半水,再缓慢地倒入酒精.用塞子塞住开口端,上下颠倒几次再竖起来,让学生观察玻璃管中的液面低下去的办法.实验中,我们用 50 cm长的玻璃管演示,结果发现液面下降还不到 0. 5 cm,后排学生根本看不清.为此,我们在做到实验器材因陋就简,操作简便易行,又能增加可见度的前提下,采用了“放大”法,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实验时,取小广口…  相似文献   

15.
小学自然第八册《毛细现象》一课 ,用几根内孔粗细不同的玻璃管 ,将它们的一端浸入水中 ,观察毛细现象。由于农村小学器材缺少 ,一般只有两种内孔粗细差距不大的玻璃管 ,因此我改用两块玻璃片做实验 ,实验效果很好。具体做法如下 :1 制作材料  两块约 2 0cm长的长刀形透明玻璃片 ,一个曲别针 ,一对橡皮筋。2 操作方法  将两块玻璃片合拢用一对橡皮筋套住 ,并用曲别针将一侧的两块玻璃片隔开 ,然后将它的一端浸在水中。便可以看见水沿着孔隙逐渐上升。而且看到靠近曲别针一侧孔隙大 ,水上升很低 ;靠近并拢一侧孔隙小 ,水上升得高。3…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70页“自制温度计”内容的设计安排,笔者认为有不妥之处,值得商榷。1对“自制温度计”的商榷“自制温度计”的制作过程是:在小瓶里装一些带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空气跑出来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自制温度计”内容的安排,其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认识温度高低是可用仪器显示的,二是帮助学生弄清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一、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 ,做好该演示实验是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关键 .现行高一物理 (必修 )教材中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 ,是用铁夹控制小车的运动和停止 ,该装置看起来简单 ,但不易成功 ,其主要原因是 :①当夹子松开时 ,不能同时释放两小车 .②小车运动容易偏离原来的方向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 ,可作如下改进 .1.实验装置图 (如图 1)  ①两块J2 14 5型演示斜面板 (双轨道的长斜面 ) :长 12 0cm、宽10cm ,底板装有四个调节螺栓 ,用来调节斜面板 .②定滑轮两个 :固定在斜面板的一端 .③海绵两…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二物理第十章第六节“驻波”的演示实验如图 1所示 ,在盛水容器中插入一根粗玻璃管 ,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 ,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 ,当管内空气柱达到一定长度时 ,可以听到空气柱发出较强的声音 .但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因音叉需在管口上边固定使玻璃管的提起高度受到限制 .若音叉也随着上移 ,易产生多普勒效应 ,致使实验效果不理想 .笔者认为 ,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效果比较好 .如图 2所示 ,粗玻璃管的一端用橡皮塞塞紧 ,橡皮塞中塞一金属管 ,粗玻璃管与音叉用支架固定套牢 ,先向左侧储水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 ,提高左侧储水容器 ,使粗玻璃管中水面接近管口 ,慢慢降低左侧储水容器 ,待玻璃管的水面降低到某处 (记位A) ,如果能听到很响的共鸣声音 ,说明这时管内空气柱的频率和音叉的固有频率相同 ,使空气柱产生共振现象 ,这是第一次共鸣 .此时从音叉发出并进入玻璃管中的声波和经水面反射回来的反射波相互叠加 ,在空气柱内产生驻波 ,水面处是波节 ,玻璃管开口处为波腹 ,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为l0=λ4,原理如图 3所示 ,若玻璃管足够长 ,把水面继续降低 ,可听到第二次共鸣声 ,此时水面处为波节 ,管口处为波腹...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这里介绍一则用水灭声的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演示用水浇灭声音.在大烧瓶内装水10~15 mL,在穿过橡皮塞的橡皮条下端悬吊一玩具小铃,将套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给烧瓶加热,烧至玻璃管上端橡皮管口排出水蒸气时(尽量赶出瓶内空气).关闭夹子,摇晃烧瓶,就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第二册p.33气体的热膨胀演示实验,直观、明显,但缺陷是水柱不易控制。对此,笔者作了如下改进。 [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将一内径3~4毫米的玻璃管弯成U形,用橡皮塞和200毫升的平底烧瓶紧密相连。 [演示步骤] 课前在一个烧杯中放适量带红色的水,U型玻璃管一端能侵入水中约10毫米,用手握住烧瓶,将玻璃管离开水面,对烧瓶里空气加热约1分钟,从烧瓶中排出一部分空气,再将烧瓶放回图示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