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想休息的时候,室外的嘈杂声让你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当你想静下来学习的时候,窗外的喧嚣声让你心烦意乱,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当你想聚精会神做一件事的时候,即使是听到非常优美的乐曲,此时你也会觉得刺耳并甚感厌恶。更不说那低飞的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让你心惊肉跳,机动车制动时发出的尖锐的干摩擦声让你毛骨悚然。这些都是噪声,它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休息和学习。图1几种噪声的声级图2振动的音义激起的声波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其危害程度与声音的强弱等级有关系。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的等…  相似文献   

2.
发声作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是物理学角度_上的噪声.相反,发声作很有规律振动则发出的声音,就称为乐音.生活中许多乐音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噪声给人们的休息、学习、工作带来了不少烦恼.但是有些噪声却由于独具特色以至于进入了乐队,比如一种叫沙球的乐器,乐队在演奏时,常常配上沙球打出的节奏,这种效果是一般乐器所没有的,给人一种别具一格、清新爽快的感觉.而乐音有时却令人反感,比如汽车的喇叭声,从物理角度来说是乐音,如果你家住在马路附近,当你看书学习、听录音或准备休息时,你一定不会对不时…  相似文献   

3.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所有的振动都能发声吗?答: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如鼓在发声时,我们会看到鼓皮在振动;风吹着树叶不停的摆动,会发出沙沙声等.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发声,如单摆的振动不能发声.  相似文献   

4.
学习了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声现象》以后,知道了当前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就是噪声污染.当物体发出的声音在70分贝以上时,我们听起来会觉得吵耳朵;声音在叨分贝以上时,会严重影响人们听力和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声音高达150分贝时,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由此可见,噪声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但是,同学们是否知道,无声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比噪声更加利害呢?科学研究证明:无声环境会使人产生恐惧不安的感觉,引起食欲减退,特别是对外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心理上产生压…  相似文献   

5.
噪声漫谈     
一、什么是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心理角度来讲,凡是人们不愿意听的声音都是噪声.  相似文献   

6.
噪声漫谈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心理角度来讲,凡是人们不愿意听的声音都是噪声。  相似文献   

7.
声音和噪声     
1.声音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一切物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物体作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说物体的振动是产生声音的根源.产生声波的振动源称为声源.声源不一定都是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也会产生声音.例如笛子的响声就是由于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海水的波浪声是由于液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除了要有振动的物体外,还必须有传播声音的媒介物质,两者缺一不可.下面以鼓面振动为例说明声音是如何通过媒介物质传播出去的.击鼓时,鼓面即会来回运动,鼓面两边的空气质点也随之振动,这时鼓面一侧的空气质点会因鼓面挤压而密集…  相似文献   

8.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计量噪声强弱常用_做单位.要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一‘一一一一一dB.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图1中甲和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波形可知,甲图是_的波形.理由是;乙图是的波形,理由是_. 4.人们生活、学习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中,声音的强弱为.dB一dE画圃图1 5.长期生活在一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控制噪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_、_和,.摩托车…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的空间,充满各类声音,有些声音弱如虫鸣,有些则强如炮轰,有些声音尖如汽笛,有些又沉如闷雷,有些声音悦耳动听,有些却吵闹难忍.噪声是声音的一种.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由声源做无规则和非周期性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境保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常中,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以下现象,当你坐在行驶的汽车中,迎面快速驶来的汽车在会车的过程中按响喇叭时,你听到的喇叭声是变调的,先是由沉闷变清脆,驶过后又变得较沉闷。在往保温瓶中注水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音调由沉闷逐渐变得尖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利用学过的有关声学的知识,可以解释上述现象。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又是靠介质传播的。人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发生振动的物体振动时形成的声波进入了人耳,引起耳膜的振动,使人耳产生声音的感觉。音调的高低取决于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所谓变调是指物体…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中诠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发出的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声波是能引起听觉的振动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之间……”。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福里斯等著、梁宝洪译的《普通物理学》第一卷中释:“频率大约在每秒20次到20000次之间的振动到达我们的听觉器官(耳朵)后,能引起声音的感觉”。显然,声音和声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声波传到耳中才能有声音的感觉、声波是客观存在的,声音则是一种感觉,但在一些普及性读物、物理  相似文献   

12.
知识梳理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很多生活中的事例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敲响的锣面,你用手去摸一摸,会有"发麻"的感觉;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时,能明显地看出尺子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播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播声音的媒介,我们称之为介质.声音产生后,可以以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为介质传播到接收处.  相似文献   

13.
徐瑞钦 《物理教师》2002,23(7):37-37
1 振动发声原理 :物体振动会发声 ,而通过镜面反射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实验方法 :我们在演示音叉振动发声时 ,只可听到声音 ,但在较远处根本看不到音叉的振动 .为此 ,我在音叉上粘上一小块平面镜 (可用VCD碟片代替 ) ,用激光小电筒发出一束很强的红光射到平面镜 ,再反射到黑板 (如图 1 ) .当音叉振动发声时 ,反射到黑板的红点也会随之上下明显晃动 ,且音叉的振幅越大 ,红点晃动幅度也越大 .图 1            图 2  2 光的折射原理 :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方法 :在演示“光的折射”现象时 ,我们一般用一束白色的平行光从空气射…  相似文献   

14.
回声的妙用     
刘吉顺 《初中生》2008,(9):91-92
当声音(声波)入射到物体的表面时,有一部分声音会被反射回去。如在空旷的大礼堂里,我们若大喊一声(原声),经墙壁反射后,就会听着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声音在回荡,若在深山峡谷里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这种现象就叫回声,也称为声音的反射。  相似文献   

15.
回声的妙用     
《初中生》2008,(Z8)
当声音(声波)入射到物体的表面时,有一部分声音会被反射回去。如在空旷的大礼堂里,我们若大喊一声(原声),经墙壁反射后,就会听着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声音在回荡,若在深山峡谷里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这种现象就叫回声,也称为声音的反射。  相似文献   

16.
夏天的夜晚,我们常常听到蚊子嗡嗡的声音,小朋友是不是以为这是蚊子在叫呢?其实蚊子才不傻呢,要来吸人的血了,还要叫着告诉人们,上它并没有叫,它也不会叫,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发音器官。 那么嗡嗡的声音是怎么同事呢?原来那是蚊子的翅膀发出的声肯。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口琴里有簧片,钢琴里有钢丝,胡琴有琴弦,这些东西振动就会产生优美的曲调。我们人说话,鸟鸣叫,也都是由声带振动引起的。虽然蚊子没有声带,但它们的翅膀飞起来也会振动,所以也能发出声音。 小朋友可能要问,蝴蝶和鸟的翅膀飞起来也振动,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的听觉有一定的范围,即物体每秒振动次数在20到2万次之间的声音人耳能够听见,在这个范围之外,人耳就听不见。  相似文献   

18.
李明瑞 《宁夏教育》2013,(10):65-66
物理学中的声音分为乐音和噪音。我们把发音物体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具有固定音高的声音称为乐音,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发出的声音就是乐音。乐音悦耳、优美动听。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学校也有声音,学校里的声音也有乐音和噪音之分。一所学校如果发出的是乐音,这所学校就处于积极向上的发展状态,它的发展就是生态、健康、良性的;反之,如果一所学校发出的是噪音,那么这所学校将是不和谐的。总的来说,学校里不能缺少三种乐音,即“读书的声音”“唱歌的声音”“教研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音在、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米/秒.2.蜜蜂在飞舞时会发出“嗡嗡”的声音.这声音是由发出的,而牛会发出“哞哞”的叫声,这声音是由发出的.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处减弱,在中减弱,在处减弱.4.声音的强弱等级用来划分.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声音靠介质传播,能够叫介质,一切、和都能作为介质.我们平常听到的讲话声是靠作介质的;河中的鱼听…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漫步在马路上,或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近处不动的物体时,总会感觉到它们(如路旁的树木或楼房)是远离我们而运动的;而遥看远处的物体时,却会感觉到它们(如远处的灯光,空中的月亮)是跟着我们走的,这是为什么呢?当人们看物体时,眼睛与物体之间有一条无形的连线,我们将这无形的连线称为视线。人们在运动时,由于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也就会不断地形成新的视线。新视线与原视线形成一个夹角,我们称这个夹角为视角。人的大脑就是根据这个视角变化的大小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的。如果你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