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音乐课程标准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激发谈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产生兴趣,关键在于培养。只有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本文以学生音乐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为论述中心,指出音乐兴趣的培养分为几个方面:①诱发兴趣;②激发兴趣;③培养兴趣;④提高兴趣。  相似文献   

5.
在素质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是新课改的重点。音乐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作为重要理念之一,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可以让他们更主动地学习,使他们自发地探索音乐,从而热爱、学习音乐,达到教学目的。本文探讨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正>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兴趣,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基本途径是音乐课。然而,由于受各种电视网络媒体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只爱唱流行歌曲,对音乐知识和课本上的歌曲不是很感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也就成了我们每个音乐教师所关心的核心话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与实施,新的音乐教育提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音乐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使课堂教学方式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让音乐课堂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10.
赵刚 《学周刊C版》2010,(4):57-58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产生强烈的共鸣。让学生多一些主动学习的机会,充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促使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妙。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要培养学习的音乐学习兴趣,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兴趣强度差异,按照引发兴趣、激发兴趣和稳定兴趣的步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水平.因此,只有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它而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却是随着年段的提高而下降。笔者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并不是不喜欢音乐,而是不喜欢"音乐课"。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感受艺术美的前提。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喜欢艺术,就应该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创设情感氛围,拨动美的心弦,让学生愉快地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写到:“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巨大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音乐教师所关心的重要话题。《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学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巨大动力.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学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指出: "音乐课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音乐欣赏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上多下工夫,这样才能更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巨大动力。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学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如果没有这种动力,音乐课就无法实现其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教育目的。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  相似文献   

20.
崔霞 《中学教学参考》2014,(24):128-128
<正>我是一名从事音乐教学多年的教师,感触颇深的是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最基本的不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基本技能,而是培养其音乐兴趣。首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处处体现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我把兴趣培养置于突出位置。有两个出发点:第一,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