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窘境:即使我们下了很大功夫,进行了大量、耐心地个别辅导,但有些学生在历次数学测验、考试中仍没有及格的记录,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远远落后于班级平均水平.在初中,年级越高差别越明显,每次中等难度的数学考试,都有不少学生考得90分以上,同时也有30%-40%左右的学生不及格,其中有10%-20%左右的学生数学成绩在30分以下;有些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即使他们学习很刻苦、勤奋,但数学成绩鲜有及格,他们的缺陷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对学生一生的数学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数学成绩的好坏也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学困生"如何提高数学成绩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夯实数学基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改变"学困生"以往的错误的学习方法和不良的学习习惯;第三,教师要针对"学困生"来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笔者希望通过以上这些策略的实施对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教师普遍发现一种现象,部分初一学生在小学数学成绩一般都七八十分,而升入初中后成绩不及格,甚至二三十分,这些学生成为了学困生。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学困生的比例,我校数学教研组以"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为研究课题,促进学困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是教学中的客观存在,是学科教学中面临的一个特殊群体,而要想整体提高学科的教学水平,必须转化学困生。初中数学教学中,同样会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意识,自信心低下,学习目标不明,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有的甚至放弃学习、自暴自弃,这即是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正是由于他们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智力发展,阻碍了他们学习的进步。因此,注重学困生的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数学学困生指的是因身心的某些障碍而未能充分发挥自己数学方面的潜能的学生.他们的数学成绩与潜能发挥之间存在着差距而导致学业的暂时“落伍”,不能适应常态学习,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等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转变学困生,教师应有“人人会学习、人人会学好、人人会成才”的信念和情感,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相似文献   

6.
本学期我在高一数学教学中遇到这样一类问题:许多初中数学学科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却并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有的甚至由此丧失学习的信心。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没有真正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相似文献   

7.
喻成刚 《考试周刊》2010,(17):79-79
时光似箭,一转眼的功夫,一个学年即将结束了,在这短暂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高一年级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许多初中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数学反而成为他们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这不仅仅在数学学科成绩上给了他们很大的打击.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物理、化学等其他的学科.从而大大地抑制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还没有真正地从初中生的角色转变为高中生,  相似文献   

8.
调查刚刚上高一的学生,很多学生谈到他们的失落:初中每次不下八九十分,高一时却总是六七十分,有时连及格也难以保证,因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的情况呢?我倍感疑惑,学生不适应高中的数学的教学要求,学生不适应高中的数学的教法,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是普遍性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学学习较好的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某种原因,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蒙煜 《中学理科》2007,(4):10-11
高一数学学习是高中阶段的关键时期,不少初中时,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高中后成绩会大幅度下降,甚至不及格.而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学习高一数学更是困难重重.怎样才能使他们走出困境,学好数学,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各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1.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现在学困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害怕数学,不想学习数学,更不想写数学作业,尤其对城乡结合部的学困生来说,写数学作业感觉到很“恐怖”,因而,这部分学生大多采取的是抄袭作业,而不肯懂脑筋独立完成作业.这样恶性循环下来,学生的数学成绩愈来愈差,学生自身也愈来愈没有自信,更有逃避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布置数学作业,数学作业的量应该多少?难度应该多大?迫切要求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信,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也为提升学困生的数学作业水平、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一定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升入初中学习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蝗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即学困生,如何使学困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积极做好学困生的引导工作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促进学困生协调发展,着重从尊重和赏识学困生、改变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实施分层教学、降低难度以及利用小组互助学习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每位教师都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具体学情.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改进教学.让学困生学好数学,使之进步.成为有用之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当前相当一部分高一新生,其中也有初中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高中数学学习后遇到了"困难期",甚至是严重的成绩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因此,如何处理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的初中生中,有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怕学数学,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原因。而信心是成功的关键,差生惟有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有可能学好数学.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分别采用了以下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吴普 《陕西教育》2010,(6):19-19
在我10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深深感受到学生的数学成绩一旦落下来再要赶上来很难.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要想赶上来更难.如果一味地埋怨学生不思进取,那是不负责的行为。以下是我在教学中营造氛围.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些作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没有动力,又何谈教学成绩呢?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将是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高中数学难度大、抽象性强,学生学习起来极为吃力.部分成绩偏差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未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以至于他们升入高中阶段后,在面对更难的数学知识时会觉得无从下手.时间久了,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越来越差,从而放弃学数学,沦为学困生.也有部分学困生本身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受到行为习惯、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爱学习,成绩一直徘徊在后位.从整体来看,学困生并不笨,他们当中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学习很努力甚至可以说很刻苦,记下教师说的每一句话,模仿教师讲的每一种方法,解答大量的习题,可数学成绩却总是差强人意.久而久之,教师摇头叹息:“这孩子,数学思维不行!”这句话掩盖了我们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