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黄科技信息》2004,(3):16-17
提起黄河水资源保护.人们平常的印象往往是风餐露宿取样监测的辛苦场面,而今,随着国内首家数字化流域水资源保护监控系统建成并投人使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监控工作向现代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治黄科技信息》2010,(3):20-21
面对方兴未艾、遍布流域的新兴工业园区,黄河水资源保护的任务显得比以往更为迫切。记者5月20日从黄河流域工业园区水资源保护座谈会上获悉,黄委将与流域有关省(区)携手,依照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针对位于黄河流域的各类工业园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水资源保护工作,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治黄科技信息》2005,(6):18-18
黄河网报道近日,《2004年黄河水资源公报》已编制完成,并在黄河网上正式对外发布。《黄河水资源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水情概况、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及重要水事等。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引黄入津工程开始提闸放水,天津市民无不拍手称快。这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我国水资源面临短缺的严峻形势。污染和过度开采使水资源锐减,就连这次引水的黄河,自身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的双重压力。去年,黄河累计断流42天,所以“引黄入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到2030年,更要养活约16亿人口,如不珍惜水资源,那时就真只能“望梅止渴”了。如今,却还有人只顾自己痛快,大量浪费水资源;也有人只顾一时的经济效益,不惜污染水…  相似文献   

5.
黄河湿地保护法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湿地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肩负着提供水源、保证粮食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使命,我国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现阶段黄河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与污染并存,对传统的湿地碎片化治理提出新挑战.针对黄河流域湿地保护管理面临的基本概念混乱、统一的规范体系缺失、合作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未来我国应该确立科学的基本概念,积极推进黄河湿地立法,构建一体化的执法机制,促进黄河湿地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近年来,黄河水量持续偏枯,可供水量减少,供需矛盾增加。笔者从论述黄河水资源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黄河水资源紧缺的成因,提出了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建议,以期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1黄河断流的成因及其产生的危害 黄河属于资源性缺水河流。它以占全国河川径流量2.2%,水资源总量的2.5%,承载着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5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任务。黄河水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支撑了中国9%的GDP,是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部崛起战略的基础和保障。母亲河千百年来形成的流域自然环境为黄河子孙提供了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良好条件,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却越来越失去了理性,致使母亲河的健康每况愈下,频繁断流。进入九十年代几乎年年断流,1997年黄河竟出现断流226天,断流河段长达704km的严重现象,断流时间和河段出现逐年延长的趋势。黄河断流虽然有自然原因:1、天然径流量减少,1990年以来黄河源区径流系数明显减小,减小幅度接近1/4。2、降水量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
《治黄科技信息》2000,(4):14-15
1999年11月1日~2000年6月30日,是黄河实施水量调度后的第一个完整的调度年。调度期内,在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下游沿黄地区又遭遇特大干旱,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不利形势下,基本满足了沿黄各省区计划分配水量的供给,最大可能地兼顾了水利枢纽的发电效益,兼顾了国家重点在建工程和下游防洪工程施工用水要求,同时实现了黄河下游不断流。这也是自1991年以来,在此时段内黄河首次未断流。  相似文献   

9.
《治黄科技信息》2003,(2):18-19
今年以来,黄河用水紧张的形势引起了中央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深入报道黄河水资源问题,按照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关于:“要认真研究黄河防断流问题”的要求,日前,新华社组成了调研小分队,并与黄委联合,准备在黄河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对黄河缺水问题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10.
治黄档案是治黄信息的源泉,是一座知识的宝库。人民治黄档案工作五十年来,从无到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黄河档案馆为中心、以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各单位档案和管理机构为主体的档案和档案管理网络,在“为治黄工作服务”的原则指导下,为治黄工作和社会提供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服务,成为人民治黄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滩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下游的广大滩区,是由于黄河数次的泛滥以及过水,逐渐淤积造就的.很多年以来,滩区一直重复着被淹一退水一再淹没的过程,致使滩区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根据黄河中下游洪水水位变化规律和特征、黄河下游来水来沙特点,以及滩区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黄河下游滩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安全保障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新世纪、新的形势下,下游滩区发展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2.
《治黄科技信息》2005,(1):18-19
黄河水利委员会12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迄今黄河已成功实现连续5年不断流。自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调度以来,在黄河来水持续偏枯的情况下,通过统一调度和科学配置,取得了自1999年9月以来黄河在来水持续偏枯情况下连续5年不断流的斐然成绩,  相似文献   

13.
1涵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引黄涵闸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水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水文测验设施设备不统一,引水计量不规范,测流数据误差大,检查、监督不到位等,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和浪费,给维持黄河不断流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陈杰 《科技文萃》2001,(2):55-56
有这样一个人,放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林业局林政股长的位置不干,却到黄河边上给鸟儿当起了保护人,在他的努力下,栖息在黄河湿地的各类水禽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园。这个人叫马书钊,今年59岁,现为孟津县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观测站站长和专职管护员。 马书钊给鸟儿当保护人,缘于1995年1月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他正在黄河沿岸铁谢段巡查有无破坏林木情况,突然听见不远的黄河边传来阵阵枪声,他迅速赶到岸边,见铁谢夹心滩上,偷猎者正在猎杀成群的灰雁,惨死的灰雁已填满偷猎者10多艘小船的船舱。马书钊为眼前发生的惨状深深地震撼了:这样下去,黄河滩涂还会有水禽吗?  相似文献   

15.
黄河档案馆收集保管了关于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大量照片,这些照片,既有民国时期的,又有人民治黄60年来昕拍摄的。它是近代治黄的缩影,是几代治黄人战斗和生活的写照,时代越久,越显得珍贵。由于年代久远,利用次数频繁,或因当时洗印技术水平低,有的起了化学变化,使得部分照片和底片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急需进行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16.
《治黄科技信息》2009,(5):14-15
近日,黄委结合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实际,修订印发了《黄河水权转让管理实施办法》,以更加翔实、细致、严谨的条款,规范黄河流域水权转让行为,解决黄河两岸缺水地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瓶颈”,促进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流域水资源存在的紧缺状况和供需矛盾基础上,根据黄河需水对象分析和河流生态系统水安全配置的要求,计算了黄河下游河南、山东河段及河口地区生态用水的低限保证指标,并提出了实现生态水配置优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龙涧河作为流经三门峡市区注入黄河的一条重要河流,其水质污染日益严重。通过对青龙涧涧北污水排放现状的监测与分析,提出为改善三门峡市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应综合治理,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治黄科技信息》2007,(4):18-19
6月30日,2006~2007年度黄河水量调度工作圆满结束,本年度水调工作不仅保证了各省(区)抗旱用水,而且再次成功实现年内无预警,调度精度创下统一调度以来最高水平,完成了首次引黄济淀应急生态调水,支流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治黄科技信息》2010,(2):13-15
治黄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义务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黄河的水旱灾害又十分频繁严重,黄河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新中国建立以来,治黄已取得巨大成就:数千公里大堤加高培厚;60年来年年安澜;开发黄河水资源,支持了两岸广大地区的发展;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