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亦忠 《科协论坛》2008,(10):15-16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全国各省、市、地区也都相继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意见,我们苏州市还制定了作为“四大行动”计划之一的《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但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在哪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主要抓手是什么?当前公众科学素质的软肋又在哪里?如何才能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更有成效?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科学普及、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已成为人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词汇。在科学普及活动中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在科普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从哪些方面促进公众认识现代科学事业?科学普及的内容应由哪些部分组成?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3.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础性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重大。科学素质不仅体现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体现人才所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体现人们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物理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提出了科学素质培养初浅尝试。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的根本和基础,面向21世纪的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未雨稠缪,重视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以此带动综合素质的提高,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关于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任务,不仅要使所有国民具有基本的科学素质,而且要构建全民共同发展的学习型社会,为每一个公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创造条件。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实状况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祭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7.
汪华明 《学会》2010,(7):61-64
未成年人是科学普及的四大重点科普人群之一。少年儿童是未成年人的主体,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对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意义特别重大。但因长期以来,我国少年儿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因此,努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在解读国际组织有关文献、总结国际组织关于公民科学素质有关论述的基础上,研究国际组织对公众科学素质的理解。结论是:国际组织对公众科学素质的理解具有结构化的、行动的、连续的和广艾的特点,并且可以用这些特点来解释国际组织时当前科学教育缺陷的判断和他们的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阮尚全 《内江科技》2010,31(10):75-75
化学试验是培养高师化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师学生在努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同时,必须加强德育品质修养,培养科学的实验精神,提高教育专业技能,发展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孙宇  张园  付昌义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260-266
结合科学传播理论,从科学素质的三层含义着眼,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部分江苏省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科学素质状况。发现当前即便在理工科高校,也是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较多,而对科学素质培养却很不够。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管窥对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落实并不理想,提出在科学传播视域下如何更好地增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