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根据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扛旗,不当头”的外交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边倒”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个地缘外交战略和政策。这个政策的提出,是国际国内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政策,对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处理与苏联关系方面,使我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这一战略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中国的外交空间,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对立与分裂。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显著特点是和平外交以及在国家交往中突出“双赢和共赢”;根本任务是抓住、用好、延长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总体布局可概括为,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在新时期,中国外交仍然要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逐渐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时代特征的国际战略观.他对时代主题的自觉把握、中国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国际间冲突的合理解决、大国关系等问题都做出了十分精辟的论述,从而为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和平崛起外交战略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争后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战争动摇了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使中东地区充满不确定性,欧美关系面临严重危机,欧盟内部团结面临新考验。但多极化趋势不会逆转,美国单极独霸战略必将受到各种因素的牵制。我国在处理伊拉克问题上的做法体现了“有理、有利、有节”,坚持了国家利益原则、有所作为原则。我国在积极推进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同时,应该继续执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外交战略也随之而变。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再到"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中国这30年的外交战略的制定,与这一时期的国际格局的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期,美国的政治、经济已经与英法德俄等世界大国比肩,但囿于传统的国际秩序,美国的国际影响尚局限于美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借助灵活的外交战略,运筹帷幄,“一战成名”,主导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调整。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将其“国际理想”付诸实践,倡导国际和平,主张“民族自决”,影响了国际政治近百年的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初,美国对华外交从寻求基于相互合作和加强沟通的密切关系转向全面的遏制战略,这一战略转变在多方面与美国的自由国际主义外交相冲突,从而形成对华外交实践的悖论。这一悖论涉及自由国际主义学说的自由市场、安全合作、集体解决问题等诸多目标原则,反映了美国对华外交实践的矛盾性。美国自由国际主义对华外交战略是一个不断调适变化的过程,在不断演变的国际格局中寻求对华外交的最佳方案。美国的外交策略无论如何变化,都是为了维护美国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并保持美国在该秩序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思想简要分析,试图得出一些有别于传统“官学”观点的对那个时代中国外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思想简要分析,试图得出一些有别于传统“官学”观点的对那个时代中国外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