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汉卿是我国戏曲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曲作家。他在杂剧中塑造了一大批形形色色、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更使他的剧作锦上添花。关汉卿的杂剧创作中,描写最多的是女性形象,其中有思妇、有弃妇、有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天真烂漫的少女以及技艺高超而又生活痛苦的女艺人。他的杂剧极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际遇,在理解、肯定、讴歌女性的同时,更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和理性精神,极具时代特色。本文就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研究,对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女性反抗角度看关汉卿戏剧的独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反抗是关汉卿杂剧最有价值的独创.窦娥之斥骂天地,燕燕之追求平等,杜芯娘之维护尊严,赵盼儿之侠义豪情,皆体现了关汉卿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这些女性的反抗在文学史上是独创的,不仅不同于前人,而且对后代文学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关汉卿的杂剧极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际遇,为人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群体分为三类:“辣妹”组合类型,柔中有刚类型和软弱卑屈类型。关汉卿在理解、肯定、讴歌女性的同时,更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和理性精神,极具时代特色,终于使他成为元代护卫人性、人道的“一时之冠”。  相似文献   

4.
关汉卿的杂剧极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际遇,为人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群体分为三类:“辣妹”组合类型,柔中有刚类型和软弱卑屈类型。关汉卿在理解、肯定、讴歌女性的同时,更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和理性精神,极具时代特色,终于使他成为元代护卫人性、人道的“一时之冠”。  相似文献   

5.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所具有的女性意识是以前文学作品很少触及的,她们对自由爱情婚姻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抗争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关汉卿所处的特殊的时代环境和文人边缘化的社会环境是促使他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但由于他自身的男权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其女性意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关汉卿的杂剧作品具有明显的女性关怀意识,关汉卿在其剧作中一再替女性发出备受压迫的心灵呼声和不甘示弱的精神呐喊,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多元的,本文试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一是文人境遇的改变所导致的男性作者创作心态的变化,一是深层次的传统道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元代曲坛上影响深远的大家,关汉卿与马致远的杂剧创作既呈现出时代所赋予的共同特征,又有因各自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总体来讲,关汉卿杂剧较为密切地观照现实生活,充溢着浓烈的战斗精神,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马致远杂剧注重观照自我,其剧作抒情达志多于故事的演绎,是名副其实的“案头之戏。”  相似文献   

8.
通过全面系统地校勘比较<元刊杂剧三十种>、<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元曲选>三个杂剧选本的异同,发现<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比<元曲选>更接近元曲的原貌.在进行汉语史研究时,应首选<元刊杂剧三十种>和<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而<元曲选>也可以作为汉语史研究的韵文材料.  相似文献   

9.
明初的贾仲名评关汉卿的杂剧说:“珠玑语唾自然流”(《凌波仙》吊词),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关汉卿杂剧的语言特色.这种特色充分地体现在杂剧《窦娥冤》这本戏中.本文仅就中学语文课本选的第三折,谈点粗浅看法.元人杂剧的语言,有一个总的倾向,前人以“本色”一词来概括它.最能代表本色语言的,当首推关汉卿.本色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元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面貌全新的阶段。具有高度的民主精神和战斗精神的杂剧全面繁荣,冲击了诗文的正统地位.杂剧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后人常把“元曲”和”唐诗”、”宋词”并称。诗、词、散文等文学样式在元代相对衰微。元代文学的学习重点是关汉卿的杂剧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概说这一部分概括地介绍了元代社会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基  相似文献   

11.
关汉卿杂剧作品具有明显的女性意识,其剧作一再替女性发出备受压迫的心灵呼声和不甘示弱的精神呐喊,这在以男权为绝对主导的文学发展史中是难能可贵的。关所处的特殊的时代环境和文人边缘化的社会环境固然是促使他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但是这种女性意识更具有之前和之后作家没有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关汉卿以其杂剧在元代曲坛上奠定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关汉卿和以他为代表的元杂剧在中国戏剧史上是突起的奇峰。”“关汉卿的主要文学成就还是杂剧方面。”事实上,关汉卿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剧作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卓越的散曲作家。但  相似文献   

13.
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都散发着女性独立自尊的光辉。她们往往能为了维护爱情和自尊,积极地与封建势力斗争,甚至甘愿牺牲性命。本文从关汉卿的几部较为重要的杂剧出发,分析这些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4.
关汉卿杂剧是元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此外,它还有两个重要贡献:一是它能站在人生意识的高度,揭示刚毅坚强、不屈不挠是人生旅途中必要之精神,鼓励人们在抗争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命运,强调人定胜天、变革现实的意识;二是它颂扬人类的美好情感和崇高美德。关汉卿的杂剧是响亮的号角,激励着人们奋斗前进。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家,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历来受到广泛关注。不同时代受不同价值观影响,对关汉卿杂剧尤其是其悲剧代表作《窦娥冤》的文化思想意义作出了不同评判。我们认为《窦娥冤》的价值取向立足于儒家文化的伦理精神和道德使命感,立足于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立足于进取精神和民本意识。  相似文献   

16.
关汉卿是元杂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家。他的杂剧创作中众多的女性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这些人物身上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与中国传统化中的女性观、关汉卿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的境遇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初为杂剧之始”的关汉卿,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杂剧剧本,而今流行在世的元代杂剧剧目七百三十七种中,关汉卿的剧目就占了六十种以上,保存至今的全本元杂剧有一百六十种,而关汉卿占了十八种,在有姓名可考的二百四十一个元杂剧作家中居首位。  相似文献   

18.
关汉卿散曲与杂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汉卿的散曲与他的杂剧在思想倾向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他的散曲常常能够突破传统儒家的价值观念 ,而他的杂剧在主题上则显得相对保守。这种现象的出现 ,与关汉卿的杂剧创作思想 ,逐渐成熟的中国俗文学叙写范式 ,当时文人独特的创作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桃花人面>又名<桃源三访>,今存<盛明杂剧>本和<古今名剧合选·柳枝集>本.<盛明杂剧>本题名作<桃花人面>,<柳枝集>本作<桃源三访>.该剧两版本的语言皆具浓厚抒情性,注重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但<桃花人面>较精致蕴藉、形象生动,<桃源三访>则曲辞容量更大、更整饬,带有叙述性,文人色彩更浓.通过比较<桃花人面>与<桃源三访>的曲辞和宾白,探讨孟称舜杂剧语言风格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20.
高敏 《文教资料》2008,(31):7-9
在谈到<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思想性的时候,比较公认的看法是<西厢记>是以情反礼,<牡丹亭>是以情反理.而我认为<牡丹亭>的主题是赞扬女性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精神,从而表达对女性做人基本权利的肯定和呼唤,表达对女性的尊重.从整个剧作中可以看出作者有着初步的女权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