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高职教育衔接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管理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探索中高职"2+1+3"办学模式的衔接,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招生考试等方面初步建立了衔接培养机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衔接。  相似文献   

2.
"双校园"模式作为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最常见的模式,颇受学生欢迎。本文聚焦"双校园"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外方教师授课,指出在项目运行中,外方教师授课存在课程门数及教学时数难以保证、师资质量难以保证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三方面显著问题,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职升高职的技术衔接问题日渐突出,"中升高"课程衔接方式的一些技术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在高职院校中,由于学习起点不同、学习方式不同,"中升高"学生的学习一般要单独分班进行,且不能与普通高职班共用一种教学计划.但在课程模式、课程类型、课程实施等诸多教学环节上为中升高学生考虑的不多,使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下面就某高职院校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中升高"学生的教学方案与普通高职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案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4.
中高职教育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笔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3+2"的中高职学制模式,应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5.
双学分课程是美国高中-大学课程衔接的一种主要模式,其在打破高中与大学脱节状态、鼓励学生进一步深造以及提供高水准的课程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借鉴美国高中与大学双学分课程衔接模式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专、本科的衔接,从"进行中高职与开放教育一体化课程设计"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使学生既具备劳动力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又具有为适应生活和职业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和充实自己的能力与知识。本文分析了"双证融通"模式的优越性,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双证融通"的途径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人才英语能力校企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介绍和特点分析,指出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校企衔接共同培养人才英语能力的方法和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试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独立性结构类型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衔接提出了解决办法,认为课程衔接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制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9.
程素英 《文教资料》2014,(4):159-160
作者针对家纺艺术设计专业高职教育课程衔接模式下课程衔接方式中出现的问题,从课程体系衔接的角度出发,就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与初探。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合理构建中、高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0.
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通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适时调整,加大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研教改,严格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教育国际化经营是学校经营模式的一种,主要从教育资源范围和办学形式上考虑。教育国际化经营大体有单校园国际化经营、双校园国际化经营以及境外办学经营三种基本模式。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实施教育国际化经营,有助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新要求,教师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高师院校只有和基础教育改革接轨,更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培养过程一体化,才能适应日趋深入的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创新的理论思考及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面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新格局、新要求,就如何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鲁东大学对创新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了实践探索,从培养模式到组织重建、从职前教师培养到职后教师培训,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逐步构建了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围绕教学改革,探索数字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从现代控制理论网络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出发,以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栽体,提出了网络课程的建设思路.论述了该网络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信息、教学资源、教学互动和教学评价等,并对其建设机制和流程进行了阐述.该网络课程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能较好地解决一系列问题,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英国统考模式及相关课程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从中四开始连续四年中,统考分三大段五小段进行;前两年课程侧重广泛与平衡,后两年课程侧重深度;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可同等升读大学;课程与考试欧通道分流竞争,在维护课程高水准的同时降低学生学习和考试负担;课程与考试的建设、改革与实施,消除垄断、向民间机构开放,操作高度透明。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综合艺术课程从2001年开始逐步在全国有关实验区推广实验。本文肯定了综合艺术课程自实验以来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了目前综合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重点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课程实验模式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是在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过程中而出现的一种课程模式。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三峡文化在当下的地位和影响日益凸显,已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依托三峡文化来构设校本课程,不独是弘扬三峡文化,实现大学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功能的需要,同时也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推动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新建本科院校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设置不能照搬老牌本科院校,而应体现自身特色。具体来说,应该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调整必修课开课时间,增加实用有趣的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19.
课程体系创新是地方高校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加剧、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提出的挑战而选择的必由之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创新要突出应用性,科学制定规划,构建课程研发和资源配置两大机制,抓住创新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方法、考试考核方式三项重点,强化创新课程立项建设等四项制度,通过突出标志成果等措施稳步实施课程体系创新,不断提高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定位、课程设置比例把握、培养模式的认识与选择上存在较多差异,导致二者常常出现错位现象。对此,可以从三方面来解决:一是培养目标定位应与生源分析、社会需求分析密切联系;二是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特色;三是培养模式的选择应与多渠道的合作教育有效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