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昔日随处可见的“小人书”,如今竞成了收藏市场的宠儿。“小人书”学名连环画,它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欣赏价值很高。据悉,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举办的连环画拍卖会上.一些老版“小人书”升值很快,数千元、上万元成交一本的比比皆是。日前,笔者走访了全国著名的连环画交易场所——上海文庙旧书市场.采访了资深连环画营销商杨先生,  相似文献   

2.
方立武 《集邮博览》2018,(4):102-103
我的集藏缘起应归功于儿时的小人书(连环画),在年少时曾如痴如醉地收集逾上千本连环画,年纪稍长后又沉醉在邮票的世界里。由此及彼,集邮虽是第一爱好,但连环画的收藏也没落下,特别是有关邮政、驿站、邮票类题材的连环画,都一概收入囊中,甚至于邮政与邮电合并时的电话、电报、  相似文献   

3.
正连环画俗称"小人书",通常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连环画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连环画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五六十年代的辉煌,到七八十年代达到成熟的顶峰,中国的连环画创  相似文献   

4.
对广大连藏爱好者来说,收藏系列成套的“小人书”也许价值会更高。在形形色色的连环画中,成套“小人书”因画面精彩、内容丰富且故事连续性强,而深受广大连藏爱好者的喜爱,其升值潜力明显高于一般单册连环画,市场价格也确实高许多。如早在2001年9月下旬,  相似文献   

5.
罗树妹 《收藏界》2014,(3):127-127
弟弟自小就有收藏的细胞,从上小学起,他就喜欢积攒小人书,到现在,他都收藏了满满一大箱。弟弟将它们分门别类,有古典小说题材的,也有电影、电视连续剧的,有的还是一连几十册的连环画,  相似文献   

6.
郭海田 《收藏》2001,(12):38-39
“文革”前,连环画作者名家辈出,力作层出不穷,蔚为壮观。不料,随着20世纪60年代政治斗争的加剧,连环画创作由为人民服务演变成单纯地为政治运动服务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作品先后问世,如《一支驳壳枪》、《夺印》、(《箭杆河边》等。以“革命样板戏”为题材的(《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浜》,以及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作品大量出版,如(《年青的一代》、(《龙江颂》、(《丰收之后》、《大寨英雄谱》、(《南京路上好八连》、(《毛主席的战士—廖初江、丰富生、黄祖示》等,一时成为主流。连环画创作范围越来越狭窄,一大批熟谙古典题材的高手已无画可作,即使画出来也不能出版,如陈光镒的《林则徐禁烟》(后于1978年出版)、任率英的(《钟离剑》(至今没有出版)等。许多不合时宜的画作均被打入冷宫,难见天日。连环画已是江河日下,难以为继,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希冀和要求了。  相似文献   

7.
本刊发表张立《集邮献之连环画的收藏》一(参见060254),对所列的连环画冠以“集邮献之连环画”,本人不敢苟同。又,中开头所述“无论在有关集邮献的述中,还是在集邮献的目录中,几乎难见到连环画这一门类”的说法欠妥。笔专心收集集邮连环画已有3年余,更因撰写有关章而收到许多邮友来信,有交流集邮连环画的,也有赠我集邮连环画的,可以说带动了集邮连环画的收藏;此后,我又比较深入地阐述与介绍了集邮连环画,  相似文献   

8.
冯硕 《集邮博览》2012,(10):81-81
我收藏连环画已有十余年历史,目前大概收藏了三千余本连环画,古典题材、现代题材的都有。其中我尤其偏爱军事题材连环画,占到了全部藏品的四分之一多,有八百多本。从《小英雄雨来》到《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从《烈火金刚》到《绝不后退》,这些耳熟能详的战斗故事的连环画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9.
袁云川 《收藏》2006,(3):155-155
连环画原稿收藏投资两相宜 随着连环画收藏热的持续升温,连环画原稿的收藏也日渐火爆。连环画原稿在几年前还是比较陌生的收藏品,如今已登上了拍卖殿堂——2001年郑州连拍会,连环画原稿《海螺和海兰》拍至近千元:  相似文献   

10.
正买家电,挑名牌;穿衣服,爱名牌。集藏连环画,也是名家名作最受连藏爱好者青睐。在形形色色的连环画中,名家名作是其中的精品,售价也明显高于一般普通的连环画。早期的名家名作以赵宏本、沈曼云、刘伯泉、李树亟等人的作品驰名连环画画坛。连环画领军人物赵宏本,从16岁开始创作连环画,从艺60余年,作品数百部。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少年体操运动员能更快地学会“旋子360°”这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动作,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教练张肇华同志,据根自己练习这个动作的体会,利用连环画的形式,画出了动作要领,辅助练习,保护方法和易犯错误。以适合少年的理解能力。由于读者能一看即懂,文字说明从略。  相似文献   

12.
强者 《收藏》2001,(7):22-24
全国解放后,连环画出版工作迎来了它的新生,1950年,国家文化部艺术局成立了大众图画出版社(现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前身),主要出版连环画、年画等普及美术读物。195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大众”并入“人美”),同年6月创办了第一份全国性连环画普及刊物——《连环画报》(半月刊,多年后改为月刊)。1953年该社成立了连环画册编辑室,专门从事连环画的编辑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3.
当陈晓聪编辑将周总理纪念邮票的设计任务交给两位江苏画家时,他们都感到十分荣幸。作为周总理同乡的范扬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是著名的国画家和设计家,也是《太湖》邮票的设计者。时卫平副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装饰教研室主任,是著名西洋画家和连环画家。 江苏省邮资票品局在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大力支持了这套邮票的设计。徐宏国局长陪同范扬和时卫平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7,(4)
正在20世纪,连环画可谓风靡大江南北。特别是1949年后的30年中,连环画一度成为画坛的宠儿、画家和收藏者的最爱。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10年中,全国共出版连环画约2万种,总印数约达6亿册。仅1977年至1979年的3年间,全国出版连环画有2100多种,印数亦为6亿册。这两组惊人的数字告诉我们,连环图画的读者是何其众多。而素有"连环画祖师爷"之称的赵宏本的作品自然最受读者和收藏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白玉琢 《收藏》2001,(4):82-82
据《连环画收藏》预测2001年连环画收藏的前景是:  相似文献   

16.
吴圣元 《集邮博览》2013,(12):77-77
我是一个“80后”,由于从小受家庭收藏氛围的影响,我对连环画,尤其是对电影版连环画收藏有着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08年第2~3期刊登了胡文悖撰写的《我国的集邮连环画》,文中介绍了10种18册(按文中说到的原版、再版、两次印刷和丛书计)连环画,据我所知,该文至少遗漏了4种。一是胡文介绍的1984年3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猪年邮票》,其实还有另一本由儿童时代印制的不同封面、不同版本、不同规格的《猪年邮票》(图1)。这本连环画封面上印有"张安民编文"和"刘克敏绘画"的文字,而胡文介绍的《猪年邮票》上这些文字是印在连环画扉页上的,版本明显不同:该书规格也比胡文介绍的宽度少0.8cm、高度少1.3cm,是至今  相似文献   

18.
王志会 《收藏》2006,(2):119-120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美术出版界发行了一套连环画《红楼梦》备受读者的欢迎。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其收藏价值、经济价值已非昔比,成为连环画收藏的珍品。  相似文献   

19.
在浩如烟海的连环画中,以邮票或集邮为题材内容的可谓凤毛麟角,据不完全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了不到20种。经过多年的努力,笔者收集全了目前所知的此类连环画,喜悦心情难以言表,现将这些图书按照出版时间顺序进行介绍,以飨读者,并希望大家可以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家里,一直珍藏着一套《红楼梦》连环画。连环画以前被称作“小人书”,这套小人书给我们姊妹几个少年时代带来了许多欢乐.也让我们在一遍一遍阅读它们的同时,对《红楼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结下了深深的红楼情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