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这是一些屡屡出现的错误:44-19=35,36×2=82,29÷3=8……5,如此等等。我们在痛心疾首之余,往往会疾言厉色地批评这些错误的小主人“太粗心”。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感知具有笼统、不精确的特征,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这些“低级错误”。这些“低级错误”真的可以用“粗心”一言以蔽之吗?或者说,我们真的可以把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全部诿过于学生吗?  相似文献   

2.
刘卫锋 《小学语文》2010,(11):16-17
小学语文教育得到“特别的关注”,真的是语文教育出了问题吗?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达到史无前例的方便快捷,人类进入“快餐”时代,“快”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主旋律。当“快”渗透到儿童学习中,给儿童本身、儿童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是什么呢?笔者为小学一线教师,有幸参与儿童的发育发展,借工作之便,能直接了解到儿童家长与日俱增的焦虑和困惑。家长的焦虑与困惑来源于“速成教育”“功利教育”。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慢下来,努力观照儿童的全面发展,关注儿童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重视儿童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  相似文献   

5.
冷英 《辅导员》2009,(4):53-53
某学校张贴海报,宣传自己的办校特色是“绅士、淑女教育”,学费数额之高令人瞠目结舌。何谓绅士、淑女教育?这种教育的成本真的有那么高吗?难道这只是贵族学校的专利吗?我们平民公立学校不也亟须把学生打造成绅士、淑女吗?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绅士、淑女呢?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也需要“减负”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界定什么是“减负”。我们需要考虑对儿童来说“负担”是什么.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负担是要“减” 的?我们不可能想当然地以为“没有了 家庭作业”、“老师不再占用时间给孩子 补课”就是减负了,我们不应当把接受 教育变成没完没了、无边无际、表面热 闹而实际空虚的玩乐。教育应当促进发 展。而对于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不同阶 段的儿童,“减负”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首先,教育应当使儿童发展,也应 当使儿童欢乐。儿童对学习是有一种渴 望的。他对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对 世界有太多…  相似文献   

7.
在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前儿童也在媒介的环境中悄然成长,但所有的媒介环境对学前儿童来说都是有益的吗?值得我们深思。在“喜洋洋”动画片所引发的“儿童烧伤事件”背后我们看到,作为弱势群体的学前儿童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易被忽视。家庭是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首要场所,也是学前儿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主体之一。笔者通过对学前儿童家长的访谈,发现学前儿童家长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模糊,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存有困惑。因此,本文针对学前儿童家庭媒介素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根据家长在培养家庭媒介素养中存在的疑惑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8.
钱理群 《小学语文》2009,(10):12-15
我曾经提过,要“让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思想与文学在孩子身上扎根”,必须使中小学生“走近鲁迅,认识鲁迅,这关系到能不能在孩子心里打好民族精神文化的底子”。具体到小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有三个问题是必须提出讨论的:如何认识鲁迅?如何认识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小学生,他们和鲁迅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认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鲁迅教学?这样提出问题,是因为我们要建立一个“鲁迅本位”、“儿童本位”与“语文本位”的观念和立场,通俗点说,就是“回到鲁迅”,“回到儿童”,“回到语文”。  相似文献   

9.
“你真的是记者吗?”“你真的是中国中央级媒体的记者吗?”“你说我们不抗日,说我们是卖国贼!那你说,我们那么多弟兄是怎么死的!”  相似文献   

10.
林湘艳 《家长》2009,(6):16-17
刚刚上小学的女儿一向有丢三落四的毛病。为此,我伤透了脑筋,不得不随时提醒她。 老公见我整天在女儿身边叮嘱这叮嘱那,不解地问:“你有必要成天这样唠叨吗?难道没有你的提醒,她就真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吗?”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是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2.
陈颖慧 《小火炬》2012,(5):26-27
你想当警察、医生、消防员吗?你想自己做蛋糕、冰激凌吗?那就请到“优时代儿童体验城”去玩玩吧!“优时代儿童体验城”是一家少儿职业体验游戏馆,里面有三十多种职业。让你尽情体验。怎么样,你一定心动了吧,那还等什么,赶紧和我—起出发吧!来到“优时代儿童体验城”,我们就是里面的小市民了。  相似文献   

13.
某研究机构发布的《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引发了各方的关注。报道称,国内约有1.8万学生没有在校接受教育,而选择了“在家上学”。这些孩子中超过六成是4—10岁的低龄儿童。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快乐程度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青少年发展论坛少儿分论坛上指出,尽管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繁重,但真正的教育却被荒废了,因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保证儿童身心愉快,是培养儿童健康人格、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最重要的因素。然而,当前我国小学生的情绪健康不容乐观: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对该校120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学习快乐吗?”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把语文课上的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快乐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快乐。  相似文献   

16.
爸爸回来了     
“什么?爸爸要回来了!” “真的吗?真的要回来了吗?” 妈妈眉开眼笑地说:“真的!今天吃饭的时候到家!” “哦!太棒了!”我们一起欢呼雀跃起来。  相似文献   

17.
程洁 《教师》2012,(19):98-98
曾几何时。我们将语文教育中的阅读分解成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我们面对课外阅读的火热时,我们更需要“冷”思考。怎样的课外阅读才是返璞语文教育的本真?怎样的课外阅读才能够还学生以最快乐的阅读生活,让他们能够成为“自觉的阅读者”呢?我们不妨叩问:课外阅读真的“课外”吗?  相似文献   

18.
李毅 《小学生》2006,(1):F0002-F0002
有时候长大的确是一件怪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在21世纪。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羡慕我们拥有的一切,并且还经常要怪罪我们“不好好珍惜幸福时光”的时候;当全世界的成人化环境挤压我们,还要说我们“成人化儿童”的时候,而他们还在盯着电视里伙伴们成人化的表演哈哈大笑,我们委屈吗?我们不理睬吗?  相似文献   

19.
不少教师,一谈起顽皮儿童就喊头痛.他们真的那么让人生厌吗?只要我们从正面研究和观察他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是宝贵的人才资源,需要大家的保护和善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斌 《学子》2013,(8):20-21
一、先入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如何形成的1.对儿童的误读儿童是什么?小语界先入为主派的教师用他们的教学行动确认儿童就是一张白纸。儿童天生应该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问题理应由老师先来发问。那么,儿童真的是一张白纸吗?了解儿童,也才能真正了解教育。意大利洛利斯·马拉古齐(Loris Malaguzzi)的《其实有一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