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深海历险记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望着雪白的天花板,眼睛越来越累,最后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忽然,我睁开了眼睛。这里是什么地方?怎么四周都是蓝色的?我定神一看,原来是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六岁的男孩子被太阳的光辉深深吸引住了,他站在田埂前面的荒地上,脑海中突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究竟在用哪个器官来欣赏这灿烂的光辉?是嘴巴?还是眼睛?于是,他把嘴巴张得大大的,把眼睛闭起来,光明消失了。他张开眼睛闭上嘴巴,光明出现了。这样反复试验了几次,结果都是一样。于是他的问题被自己解决了:他看太阳用的是眼睛。这个小孩成功了,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知道“太阳”的样子,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太阳只能用眼睛看到这个真理。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体验。没有经历“张嘴闭眼”的体验,他会获得成功吗?那样仅仅就是知道太…  相似文献   

3.
猜一猜     
嗯,我把眼睛闭上了,等候一个大大的惊喜。是一只小土狗吗?还是一下音乐盒?是漂亮的洋娃娃吗?总不会是只大兔子吧!不管是什么礼物,我都会非常高兴的。我可以张开眼睛了吗?我的微笑快要僵住了。猜一猜@几米  相似文献   

4.
录取通知书     
母亲递给他一张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他很开心,邀请亲朋好友大摆筵席,充满了喜庆。七天后他躺在冰冷的病床上,带着微笑闭上了眼睛。之后,母亲帮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他日记本末页的泪迹上有清晰的字迹,"高考前我就知道了自己的病情,所以考试那天我没去。不过还是谢谢你,妈"。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桥     
桥是什么?有一个关于母亲和乞丐的故事:一天,一个乞丐来到门前乞讨,他的左袖空荡荡的。母亲让他把屋前的砖搬到屋后,然而母亲看出了他的犹豫。于是母亲右手拎起一块砖,走到他面前,说:“瞧,我用一只手也能拎起来。”乞丐被激怒了,一块一块,把砖搬到了屋后。最后母亲付了他工钱,说是他自己挣的。乞丐走了。三年后.有一个穿西装打领结的人来找母亲,  相似文献   

6.
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根绳,一只小板凳……我描述给你这么一个场景,你会联想起什么?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如此想。但是我们错了。画面上,梁上垂下来绳子,绳子上挂着凳子,凳子上荡着孩子……这是一架秋千。秋千又让我们联想起什么?花园、草坪、浪漫……我们又错了。秋千上的孩子的父亲前年去世了,母亲早已离家,他是孤儿。每天,孩子从村支书那儿领一元钱,是他一天的生活费。每天,他背着这个补了很多次的书包去上学;每天,他做饭给自己吃;每天,做完了功课,灯下,他荡秋千……荡、荡、荡……小小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秋千     
莫小米有一篇短文,是这样写的: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根绳,一只小板凳……我描述给你这么一个场景,你会联想起什么?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如此想。但是我们错了。画面上,梁上垂下来绳子,绳子上挂着凳子,凳子上荡着孩子———这是一架秋千。秋千又让我们联想起什么?花园、草坪、浪漫……我们又错了。秋千上的孩子的父亲前年去逝了,母亲早已离开这个家,他是孤儿。每天,孩子到村支书那儿领一元钱,是他一天的生活费。每天,他背着个补了很多次的书包去上学。每天,他做饭给自己吃。每天,做完功课,灯下,他…  相似文献   

8.
最后一滴水     
现在是公元3000年,我又来到了地球。咦,怎么到处黑乎乎的?透过红外线扫描仪,我发现一个地球人,只见他坐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角落里,睁着一双绝望的眼睛。我走进房间:“你好,我是从火星来的,请问您在做什么?“等死。”地球人说完闭上了眼睛。“地球上还有其他人吗?他摇了摇头:“只有我一个人了。”“地球人都到哪去了?我们祖先一千多年前带回来的资料显示你们这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呀?你能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地球人睁开眼睛说:“你看看外面的世界,天是黑的,找不到一滴水,空气也是浑浊的,什么生命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六岁的男孩子被太阳的光辉深深吸引住了,他站在田埂前面的荒地上,脑海中突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究竟在用哪个器官来欣赏这灿烂的光辉?是嘴巴?还是眼睛?于是,他把嘴巴张得大大的,把眼睛闭起来,光明消失了。他张开眼睛闭上嘴巴,光明出现了。这样反复试验  相似文献   

10.
你们觉得世界上有天使吗?你们知道天使的任务是什么吗?每个天使都有自己的任务,快一起来看看小天使加加的任务是什么吧!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世界上有天使吗?你们知道天使的任务是什么吗?每一个天使来到世上都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欢笑!可是,每个天使用的方法都不一样。有一个小天使,他的名字叫“加加”。加加每天都待在城市里,认真地执行他的任务。他到底是怎么样让人们欢笑的呢?原来,加加喜欢用魔法让人出糗,大家一看到别人出糗,通常都会哈哈大笑。加加  相似文献   

11.
书是知识的海洋,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我最喜欢的一篇小说便是《爱与被爱》。它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一个奉献爱的人。这篇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位伟大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可儿子却不懂母亲深情的关怀,成天忙于自己的生活。一天,他无意中发现母亲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憔  相似文献   

12.
睡午觉是幼儿园老师感到头疼的事情。孩子们要么叽叽喳喳,要么在床上动来动去,我即使大声阻止,也难以安静下来。一次,程程小朋友忽然问我:“老师,睡觉是不是要关上‘小窗户’了?”“窗户关上了呀?”我很奇怪。“不是。是小眼睛。”原来她把小眼睛当作小窗户,多么富有想象!我指指眼睛和嘴巴,马上对小朋友们说:“现在,让我们关上‘小窗户’,闭上‘小门户’好  相似文献   

13.
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根绳,一只小板凳……我描述给你这么一个场景,你会联想起什么?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如此想。但是我们错了,画面上,梁垂下来的绳子,绳子上挂着凳子,凳子上荡着孩子——这是一架秋千。秋千又让我们联想起什么?花园、草坪、浪漫……我们又错了。秋千上的孩子的父母前年去世了,母亲已离开了这个家,他是孤儿。每天,孩子到村支书那儿领一元钱,是他一年的生活费。 每天,他背着补了很多次的书包去上学。每天,他做饭给自己吃。每天,做完了他的功课,灯下,他荡秋千…… 荡,荡,荡……小小…  相似文献   

14.
文摘     
采用强制性办法“关心”孩子的父母,并未能促进孩子智慧上的发展。三宅和夫等人的研究证明了这种情况。他以四岁孩子和他的母亲为一组共六十六个小组为研究对象,让母子一道玩玩具。有的母亲和孩子一起玩;有的让孩子自己玩,母亲去做其他事情;还有的是以孩子为主玩玩具,母亲从旁指点帮助。三宅和夫发现,有些母亲总想教给孩子点什么,她们经常对孩子说:“说说看,这是什么颜色?”“这是三角形。”“数数看,这里排列着几个白色的?”这些母亲还往往强制孩子“做做这件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给学生讲翁宏的《春残》,一首伤春惜时的诗,发现刚好可以引用小沈阳在春晚上的经典台词:“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噢: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噢。”小沈阳不是正红得发紫吗?学生肯定感兴趣,课堂肯定活跃!我模仿小沈阳的神态和语气,反复练习。尤其是那嗲声嗲气的、阴阳怪气的“啊哼”。经过差不多一个礼拜的刻苦训练后,我感觉非常良好,自己活脱脱一个山寨小沈阳!  相似文献   

16.
失败的财富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娜夫人在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给女儿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位母亲准备带他5岁的女儿做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之后,女儿发现不仅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  相似文献   

17.
叫我好找     
《好同学》2004,(3)
古时,有个人记性板差。一天,他带着小儿子出去玩。一高兴,便把小儿子举起来,让他骑在自己的脖子上。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儿子束,逢人便问:“你看到我孩子了吗?”“哎,你脖子上的那个不是吗?”有个邻居见了大笑。  相似文献   

18.
小糖10岁了。她的父母是探险家,去过很多地方。这一回,他们去了一个有名的沙漠。几个月后,母亲回来了,父亲却没有回来。纯真的小糖好奇地问母亲:“妈妈,爸爸呢?”母亲不说话,泪水迷糊了她的视线。她很和蔼地朝她笑了笑,说:“你的父亲遗失在沙漠中了!”小糖又问:“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呢?”母亲摇摇头,摸着她童稚的小脸,说:“不知道。”10岁的小糖继续追问道:“他不是和妈妈一起去的吗?”母亲故意装作困了,睡着了。但眼睛闭上的一瞬间,泪掉了下来。小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爸爸找回来。母亲再也没有去探险了,开始本本份份地工作和赚钱。“妈妈,…  相似文献   

19.
特洛伊探秘     
1890年12月的一天,考古学家希里曼永远闭上了那双探寻的眼睛,然而,他留下了一个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奇迹。心梦古希腊有一部很壮美的史诗,讲的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希腊王后海伦作他的情人,并让她穿金戴银。为了尊严,希腊军队  相似文献   

20.
赵功强 《小读者》2012,(Z1):12-13
命运的筛子从来都是公正的他出生于山东烟台一个临海的偏僻小村子里,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四壁如洗的贫穷。甚至,为了抵挡秋冬时节潮湿阴冷的海风,母亲不得不寻来废旧报纸,一层又一层地糊在窗户上。而正是这些用来糊窗的报纸上的方块字,让他知道了在小村之外,还有一个高远广阔的世界。"妈妈,这个字念什么?"一有空闲,他就瞪着好奇的眼睛问。听到他的喊叫,不管多忙,母亲都会微笑着走过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