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好活着     
巩芸 《文学教育(上)》2014,(13):156-156
1974年7月某目,我降生了。在家里排行老六,三个哥哥,两个姐姐,父亲在县城机关工作,母亲在企业上班。3岁前我由婆婆照顾,3岁后父母上班,哥哥姐姐上学,一个人在家里。有一天,我爬在院里的煤堆上哭喊,邻居婶婶见状,  相似文献   

2.
石茗 《家教指南》2007,(6):50-52
贵州省的一个偏僻山村,有一家兄妹杨刚、杨芳,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当时杨刚三岁,杨芳两岁。父亲死后,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1992年5月,30岁的母亲扔下两个孩子也撒手西去。杨刚和杨芳只有奶奶一个亲人了。7岁的杨刚上不起学,伤心地哭了。妹妹杨芳对哥哥说:“哥,奶奶没钱供你上学,我们去打猪草吧。”  相似文献   

3.
母爱无边     
又是心碎的清明,又见缕缕的青烟,妻儿们往母亲的坟墓上培着新土。我站在墓前,默默地祷念:“妈妈,您的孩子又来看您了。”1948年,26岁的父亲倒在了刚刚解放的唐山大地上,从此,母亲用她那瘦弱的双肩毅然担起了抚养我和哥哥的重担,那时哥哥六岁,我尚不满周岁。母亲谢绝了政府对我们日后生活所作的细致安排,牵着刚刚懂事的哥哥和蹒跚学步的我回到了故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两年后的深秋,邻里乡亲都在忙着收成,妈妈也拉着我,带着哥哥下田去割大豆。太阳的烤晒、难忍的饥渴令我哇哇大哭。母亲抬起头,擦擦脸上的汗水,无…  相似文献   

4.
舍弃     
我和哥哥是双胞胎,可从记事起,我和哥哥都觉得,我们长得一点都不像。家里除了我和哥哥,还有妹妹。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零食是我们三兄妹都不敢奢望的。一次,母亲去给一户新结婚的人家帮忙,人家给了她两块喜糖。母亲给了妹妹一块。剩下的一块,母亲看看我,又看看哥哥,说:“就一块了,你们抓阄,谁抓到了给谁。”母亲说完,就找来两张纸条,分别写上了“吃”和“不许生气”,放到家里那个瓷罐子里,盖上盖,晃了晃,将盖打开。我抢先抓起了一个纸条,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下就泄气了,纸条上写着“不许生气”。初中毕业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感谢父母     
从我记事起,我的父亲每天都与药罐子有不解之缘,而且我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家里人口多,因此我家的生活很是贫困。20多年前,我们姐妹又陆续到了上学的年龄,这就无疑给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父亲只得硬撑着去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养家糊口。8岁的我不懂得父母的辛酸,哭着不背母亲缝补的姐用过的旧书包,母亲只得把以前做被子时剩下的一小条花被面,为我赶做了一个花书包。我连蹦带跳地跟着姐姐去上学。  相似文献   

6.
永恒的温暖     
记得小时候家乡很穷,父亲辛苦劳作一天,所挣工分仅值几分钱而已。大约我十岁那年,母亲患病,家境犹如雪上加霜,穷困之惨状实难尽述。家里给我买不起纸和笔,我只好带着从河滩上端来的沙子和削好的树枝去上学。临近期末考试了,家中仍分文难筹。为此,我赌气不去上学。面对父亲的规劝、催促,以至打骂,我仍固执己见:如果没有纸笔,就坚决不去上学。邻居大婶听到我的哭声来到我家,她将我搂在怀里一边替我擦眼泪,一边对父亲说:“这孩子又勤快又聪明,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哪能不去上学呢。”听到大婶的话,父亲惟有一脸的无奈、惆怅,似…  相似文献   

7.
"爸,我要考大学。"我的哥哥大我6岁,如今已经68周岁了。从21岁起,他一大半的岁月都是在精神病院里度过的。在我印象里,哥哥学习一直很好,老师说他是考大学的好苗子。那时候,父亲远在四川大西南当建筑工,月工资只有64元,他每月寄回家40元。一次,父亲的工友同情地对母亲说:"梁师傅太节省了,舍不得到食堂买菜吃,两分钱买一块豆腐乳,能吃3天。"这话被哥哥听到了,父亲的工友一走,哥哥哭了。见哥哥哭,母亲便劝他:"儿子别哭,家里的日子再难,妈也要想方设法供你到  相似文献   

8.
许多孩子都认为自己的父母是最和蔼可亲,而又最平凡伟大的人。自从看了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后,我就萌生了一种想用文字来描写一下我的父亲母亲的冲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要开始,就不算晚。今天,我终于可以坐在这里,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自己对父亲、母亲的这份感情了。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排行老六,邻居们都叫我“小六”,我时常以自己拥有四个姐姐和一个哥哥而感到无比自豪。我喜欢看小朋友们听我说起有那么多姐姐、哥哥时那瞪大的眼睛,更喜欢听熟悉的人们在见到我们姐妹在一起时那羡慕的话语,因为只有在那时…  相似文献   

9.
每逢春节,女儿都能得到不少的压岁钱,但我和妻子从不过问她如何花法,只是在她的储蓄罐上贴上一句话:“钱要用在刀口上。”一次,她看到女同学头上都夹着一支很时髦的玫瑰花发夹,也想买一支。她捧着储蓄罐想了半天又放下了,说发夹时髦一阵子之后就不会再用了,能省则省。她用理智战胜了盲目从众心理。一天,我带她去市场买菜,看到街口有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当众跪着,胸前挂着一块纸牌,上面写着“我要上学”的说明,说她死了父亲,母亲又卧床不起,她被某中专学校录取,却无钱上学,请求好心人施舍云云。女儿看了,把钱从袋里掏出又攥住…  相似文献   

10.
我是家里的女孩子,父亲却好像从来没有流露出对我特别的爱。在我的小心眼儿里,父爱全部给了我的哥哥,离我却是那么遥远。幼儿园和小学就在父亲的不经意中度过,上学放学就像父亲打工的早出晚归,顺其自然,他不关心我的学习,尤如不关心庄稼收成。可是,当我考上了孙庄中学读高中,这意味着父亲大半收成都要被我一人吃掉时,母亲望着太年轻的我,和父亲渐渐微驼的背,商讨地说:“要不,别让丫头上了?”父亲额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一跳说:“这哪能成,再难也要供她读书。”就为这句话,我着实感动了好几天。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用…  相似文献   

11.
在十岁以前,我是跟随母亲在湖南益阳市的街区度过的。那时由于家境困难,我一边上学,一边还要帮助母亲干些家务,拾柴、挑水之类。十岁那年,随母亲迁居长沙和父亲团聚,居住在父亲所在单位--湖南省委党校的宿舍,从此我的少年生活,除了上学,不再干什么家务,我就开始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有的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2.
爱河深深     
从我记事起,母亲的身体就不好,大多数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在我哥哥十一岁,我5五岁那年的一天夜里,父亲把母亲从医院里接了回来。当时的我只知道抢着吃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却不知道不幸既将降临。记不清过了几天,一天夜里,我的母亲悄悄离我们而去了。我母亲去世后,与我们同村  相似文献   

13.
1961年我上五年级时,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而我却满不在乎。 父亲早已去世。哥哥柯蒂斯和我与母亲住在底特律一所年久失修、狭小简陋的公寓里。由于年龄小,我根本就不知道母亲靠给三户人家当女佣养家糊口有多难。  相似文献   

14.
诚实     
农村人没什么发财的门路,一看到栽种雪柑有效益,就一哄而上,结果造成市场过剩,销路不畅,以往一块五、两块钱批给水果贩子,可现能卖七毛钱一斤就不错了。 父亲带了一些样品到城里,通过转弯抹角的关系认识了一个水果批发店的老板。老板出五毛钱一斤的价,只收五百斤。父亲想着跌伤了腿躺在床上的奶奶要钱治疗,我们三兄妹上学要交学费,只好答应了。老板给父亲一些塑料袋子,交代他每只袋子装9斤。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和我把雪柑运到了水果批发店。这家店既批发又零售。店面是两间打通的,一间是个小仓库,一间做生意。老板…  相似文献   

15.
无奈的选择     
“妹妹,我想有一天你会理解我这个做哥哥的选择。”那时,我十二岁,妹妹只有八岁。我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是一名军官。我也不知道这两个生活上有那么大差异的人,是怎样好上的。那一年,父亲有了外遇,跟母亲提出离婚。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哭。当时我和妹妹痛斥父亲,我们真的很恨他,很恨很恨。父亲说:“孩子愿意跟谁就跟谁吧!”我犹豫地看了一下妹妹,她狠狠地掷给父亲一个白眼,说:“鬼才跟你呢!”然后径直跑到母亲身边,帮母亲擦去泪水。我也往母亲那边走了几步,脚却僵住了。我不能,理智告诉我,母亲身体这么弱,如果孤身一人抚…  相似文献   

16.
1924年9月,父亲朱自清携家来到温州,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可是,直系军阀彭德铨率军从福建福鼎北犯平阳、瑞安,直逼温州城了。温州百姓纷纷出城,避乱山中。这时父亲已离开浙江十中,只身在宁波教书,家中留下母亲、祖母、哥哥和两个姐姐(哥哥七岁,最小的姐姐才两岁)。老的老,小的小,母亲提心吊胆,不知所措。就在这时,父亲的好友、大书法家马公愚先生来到家中,诚邀我全家随同他家一起到枫林避乱。母亲虽不好意思,可患难之时得到帮助,是喜出望外的。次日一早,我们便坐上马家租的一只舴艋船一同出发了。  相似文献   

17.
怀念母亲     
<正>母亲去世五年了。每当看到母亲那慈祥的遗像,我便忍不住哭泣——母亲的一生太难、太苦了!由于家境贫寒,母亲很小就嫁给了我的父亲。苦命的母亲过门后还没享上什么福,家道就衰落了。1951年夏天,父亲不幸染病,不久便离开了人间。父亲的去世,犹如天塌地陷,我们的心都被掏空了。已是七个儿女的母亲,上有七十多岁  相似文献   

18.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 ,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 ,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 ,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 ,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 ,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可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 ,幽幽地说 :“要不 ,别让妮子上了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 ,“哪能 ?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 ,父亲一头挑着我…  相似文献   

19.
亲情     
父亲去世后,照顾继母的责任落在了我和哥哥身上。母亲去世两年后,原本是父亲下属的她嫁了过来,不过因为担心我和哥哥受委屈,她一直没有要孩子。办完父亲的后事,继母主动提出每年跟我和哥哥各住半年。我们觉得这是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0.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事情了。当时我和哥哥还小,都是鼻涕虫,没有上学的我们整天只知道到处疯玩。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差,这便让年幼的我们注定要与饥饿为伴。我和哥哥对于顿顿窝窝头和地瓜干充满了刻骨的仇恨。我们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看能不能搞到一点儿属于一日三餐之外的美食,而父亲的包子则是我们最望眼欲穿的期待和最爽口的“零食”。父亲是一名石匠,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大山上开山采石。每天清晨,父亲骑着家里惟一的一辆破自行车出发,晚上再骑着它回来。早上天还没亮的时候,母亲就要从她视为宝贝的面粉袋里摸索出一点面粉,点着油灯为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