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女孩的目标是什么?让她学习名列前茅?让她成为"乖乖女"?让她嫁个好人家?培养女孩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她成为一个幸福的女人。松永畅史在《好妈妈这点和你不一样.女儿要管》一书中提出只有重视女孩的感受力,女孩和男孩不同,往往容易陶醉于美好的事物,这正是她们与生俱来的感受力。  相似文献   

2.
一个男孩在求学路上屡遭失败和打击。在确认他不适合在校读书后,他母亲很伤心。她将孩子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孩子培养成才。可是这孩子无论如何都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在妈妈眼中,这男孩是一个不长进的孩子,怎么教他,他都学不会。  相似文献   

3.
过失与责任     
《档案与社会》2009,(3):1-1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相似文献   

4.
谭燕 《新闻天地》2005,(8):48-50
偏、远、穷地区青年的婚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便让那些一心想谋取不义之财的人以可乘之机,骗婚团伙应运而生。他们四处寻找猎物,一位叫黎望春的年轻小伙不幸“中彩”,他在想到借助于政府、法律、公安时,他更想到了媒体的力量。媒体的力量是什么?当黎望春从本刊曾登载的文章中找到答案时,这便是社会赋予的媒体人在完成着他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罗燕 《民生周刊》2021,(8):50-51
培养居民自治带头人,激活了社区自治热情,让更多朝阳群众成为社区主理人。一场疫情,让人们意识到社区也是战疫前线。社区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然而,在"相见不相识"的陌生人社会,社区治理很容易陷入尴尬,居民不配合、参与意愿不强等问题一直存在。如何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增加社区活力?如何调动各方力量,解决社区"人""事"不匹配、社区资源供给不充分等问题?如何打造以社区为中心的配套服务生活圈,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一直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舆论场",以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为主要力量;另一个是"民间舆论场",以基于互联网之上的博客、QQ、微博、微信等为主要力量。"主流媒体舆论场"如何让自己的"磁场"变得更强大?这是在互联网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党报需要研究的课题。地方党报作为地方主流舆论的引导者,如何在办报过程中传递主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许多改变历史的伟大人物都曾被人当作毫不起眼的"野草". ■就从爱因斯坦说起吧!这位大科学家在小时候是个既愚蠢又不善表达的男孩,他的父母都以为他是智障.到中学时,每科成绩都很差,他的老师建议他休学,甚至对他说:"你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相似文献   

8.
十句话第一句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第二句培养"两种功夫":一个是本分,一个是本事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两本"起家靠得住第三句乐于吃"两样东西":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做人不怕吃亏,做事不怕吃苦吃亏是福,吃苦是福第四句具备"两种力量":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一种是利剑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的力量这是拿破仑的名言一个人的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9.
麦克卢汉在其第一本著作《机器新娘——工业时代的民俗》中提出,人类的文化史上,媒介和技术是塑造我们生活的力量。但媒介究竟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它改变了什么?它通过何种途径改变了我们?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这本书中,他试图进一步回答这些问题,让人们理解媒介带来的  相似文献   

10.
周志懿 《传媒》2007,(5):54-55
很多人把面对新媒体挑战的报刊等媒体在2006年的表现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能让那些中国昔日传媒中的大腕如此狼狈不堪?是谁在"玩"如此多的媒体于股掌?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在8月31日开幕的第1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凤凰阿歇特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携中外专家和家长、学生举办了一场名为怎样让男孩爱上阅读的主题交流会。如何才能让男孩爱上阅读,这是困扰全世界父母的一大难题。西方国家还曾因此发起男孩阅读运动,以期改变男孩不爱读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生死边缘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珠穆朗玛峰探险亲历记。作者乔恩·克考尔受《户外》杂志的派遣,为考察珠峰商业化问题参加新西兰著名领队罗布·霍尔的商业登山队。他自身没能抗拒登顶珠峰这个"男人和男孩们"的梦想,拒绝了杂志社让他只到大本营的设想,决定尝试登顶。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13.
公元1966年秋,"史无前例"的那场"大革命",让市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校园里一片狼藉.厄运降临到了小王的身上,他作为不久前才被提拔起来的副校长,先是被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所淹没,继而又遭到无休无止的批斗.此时的小王感到十分迷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啊?……"昔日与他相处得挺不错,几乎是无话不说的人.也对他"退避三舍"、"敬而远之"了!……孤立无助的他,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2,(13):33
正《奖罚分明孩子更出色》东子/著定价:28.00元漓江出版社2012年4月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你知道如何在孩子犯错时指出他的错误而让他从中成长吗?面对家中孩子的无理要求,你知道如何说不吗?在孩子取得进步时,你知道怎么奖励他以让他更上一层楼吗?你是相信赏识教育,不停地告诉孩子"你真棒",还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呢?  相似文献   

15.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弄清父亲横死的原因,一个男孩等待了十年。秘密即将揭开的那个晚上,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激动,关掉房间的灯,关掉电脑显示屏,带上耳机,在黑暗中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完这12分钟44秒的录音。他边听边在脑中模拟当时的飞行情况。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不停在电脑前用模拟飞行器一遍又一遍尝试当时的情形。一样的速度、一样的角度,让飞机冲向地面:着陆,撞击,损坏;再加油门,升空,俯冲,再着陆,解体……为什么,它会掉下来?  相似文献   

17.
守望麦田     
正在小区里看到新搬来的邻居,他正从车上下来,我礼节性地问他去哪儿了?他说去郊区看麦子了。看麦子?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都市"麦子"这个词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了。邻居有些自豪地说,是的,这几天正是麦子收割的时候,我开着车,一直跑到郊区,终于看到了麦田。那么远?他的话让我想到了无边的金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7):16-18
<正>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是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共商国是,也是百姓最关注民主政治、关心国家发展的集体思考时间。身为主流媒体,我们的报道如何自我突破?如何拒绝空话和口号?如何让新闻中看又中用?让观众得到他所关注的话题中,有价值的信息?在四川广播电视台的2016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中,"主播跑两会"专题节目表现抢眼。这一节目播出后,获得  相似文献   

19.
父亲是儿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敌人。要想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男孩多少都会背叛父亲塑造后代的苦心,甚至可能还要遭遇暴力。男孩的愤怒总是最先来自于父亲的控制和不被理解。可是当男孩当了父亲后,他会忘记父亲曾给他造成的牵绊。也会像山一样保护自己的儿子,哪怕这山有巨大的阴影。正因为这遗忘带来的循环,亲情才  相似文献   

20.
正"你觉得《地心引力》怎么样?——这正在成为航天员最烦的问题。"前NASA航天员盖瑞特·瑞斯曼说,他曾在国际空间站(ISS)工作3个月。电影中ISS被太空垃圾击成碎片,让瑞斯曼印象深刻。不过他也说,类似事故的发生概率是"永不可能"。话虽如此,近年来ISS上是大小事故不断。最近一次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