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巧云 《双语学习》2007,(10M):158-159
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家。1964年,他出版了《翻译科学初探》,在书中提出了“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概念。起初奈达特别强调动态对等,因为在他看来,形式对等的翻译是很少见的。目前翻译界对“功能对等”、“形式对等”翻译争论颇多,有些学者认为形式对等较功能对等重要,有些学者认为功能对等比形式对等更胜一筹。本文作者认为在翻译诗歌的时候,形式对等在翻译拟形诗的时候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语言学家,在世界翻译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现代翻译之父”。他于1964年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概念。他对于功能等值的讨论源于对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论述,为了解决常人对动态对等的误解和更加强调功能的概念,在谈论翻译有效性方面,奈达使用了功能等值这一表达。在《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1998)一书中,奈达指出:功能等值并不是数学上的绝对相同(identity),只是一种功能上的接近性(proxi mi-ty),即达到功能等值。奈达指出,功能等值的欠缺可以用同构限…  相似文献   

3.
奈达翻译定义的中文译文有严重的错误。奈达不主张"等值"、"等效"翻译。"等值"、"等效"、"对等"、"对等语"、"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等术语是错误的术语,它们错误很多,错误之一是用一个"等"字曲解了奈达翻译理论的本质,将奈达翻译理论曲解成求等的翻译理论,然而奈达翻译理论的本质是求似不求等。弗斯指出,翻译理论中所用的"equivalent/equivalence"理论是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的中心议题之一,理论从产生至今备受关注。"equivalent/equivalence"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一方面作为数学和形式逻辑里的专业术语,表示一种绝对对称和平等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被当作一般语言词汇中的模糊词语,表示"具有相似性"或"基本相同",翻译理论中所用的"equivalent/equivalence"是使用它作为普通词汇时的模糊意义,即相似或贴近。  相似文献   

4.
奈达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他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认为"语言除了传递信息外,还有许多交际方面的功能……""翻译就应该不仅传递信息,还应该传达交际方面的各种功能,这也就是奈达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5.
张经浩先生认为奈达的著作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的标题在国内被误译.从而导致了人们错误地以为奈达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本文论证了:该标题的翻译并未起到张先生所说的误导作用,奈达本人确曾认为翻译可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张先生还认为奈达的理论术语dynamic equivalence被译为“动态对等”是误译,并对如何翻译该词语提出了建议。本文论证了:该词语并未被误译,而张先生在理解奈达的原意上有偏差。文章还对怎样理解“动态对等”的概念做了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6.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该理论传入中国,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影响日益显现,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翻译界讨论的焦点,众多学者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学者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且运用该理论对多个文本如科技文本、商务文本、广告文本、法律文本、外宣文本、新闻文本等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优越性,还详细解释了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具有优势的原因等。本文选取2000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期刊论文、研究综述等,通过分析和总结来揭示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情况以及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说翻译存在两大难点:既要注重翻译的准确性,也要体现目的语言的文学性,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则认为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高于形式上的对等。其理论涉及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在翻译Lindsay Armstrong(林赛·阿姆斯特朗)的小说《他是我丈夫》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重点语句的翻译说明该理论在提高小说翻译质量上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避免翻译中的文化壁垒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了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奈达认为,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首先是语义对等,其次达到文体对等,并在词汇层面上举例说明"动态对等"理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功能对等"、"读者反应"论以及"语言共性"论等翻译理论和原则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而且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奈达的翻译理论遭到强烈的批判,甚至被认为已经过时或者毫无用处。本文主要通过对奈达翻译理论演变的深入分析及其留给我们启示的研究,使大家对奈达的翻译理论有更加科学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提出了“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等翻译理论和原则,这些原则和理论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介绍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界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以及这一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给与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都丽丽 《考试周刊》2008,(20):229-230
奈达在其著作<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充分运用了语言学等研究成果,发展了交际翻译理论和研究模式,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等翻译理论和原则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西方和中国翻译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译论界对盛行全世界的主流翻译理论———奈达理论的三大误读。一种误读是奈达主张译文在意义和风格上与原文对等;第二种误读认为奈达的“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要求译文在译文读者中产生与原文在原文读者中完全等同的效果;第三种误读认为奈达的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主张功能完全等同。文章指出第一种误读是由奈达的翻译定义的错误中文译文造成的。第二、三种误读是由“功能对等”、“动态对等”中的“等”和对这两个术语的错误解释造成的。文章同时提供奈达翻译定义和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的试译译文,最后呼吁澄清被引用了数千之多的翻译定义的错误译文和存在了20多年的“功能对等”、“动态对等”两个术语及其错误解释在译界所造成的严重误读。  相似文献   

13.
尤金·奈达把他的"对等"原则细分为"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以奈达的理论解读"Meeting at Night"的汉译可以看出,只重视形式而忽视功能,"形似而神不似",是不可取的.诗歌翻译中的"对等"并非亦步亦趋,形式对等应以功能对等为前提,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并存时方可产生优秀译文.  相似文献   

14.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后,对中国译界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近年来此理论开始被质疑甚至被全盘否定.笔者认为对"功能对等"理论持反对意见的人起因于对"对等"的绝对化理解,是对奈达的误解.本文将简要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真正内涵和实现功能对等的原则,以期在翻译实践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5.
秦小红 《海外英语》2014,(4):121-123
奈达是一位世界闻名的翻译理论家,他的著名的"动态对等论"、"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不管是对翻译理论还是实践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在此,我们仅对他的"动态对等论"和"读者反应论"做一简单介绍,并就一些理论家对奈达翻译理论中的缺憾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翻译理论对世界翻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对等"或称"等值",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经历了重大的发展,衍生出众多流派。在语言学范式理论研究中,奈达是最著名的一位翻译理论家。受接受美学的影响,奈达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后又发展为功能对等,即译文的读者应该和原文读者有相同的感受。论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从语音、文体、语义三个层面对曼斯菲尔德《园会》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来说明虽然绝对对等无法实现,但是在翻译中可以而且应该做到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8.
重新解码奈达翻译理论--评译论界盛行的几个错误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论述尤金·奈达翻译理论中的equivalence这个术语的涵义,同时评论长期盛行于中国译论界的三个错误观点1.equivalence或equivalent即"等值";2."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的译文是"对等而非同一";3.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对等"即"大体对等".  相似文献   

19.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运用于广告翻译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在对功能对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广告和广告翻译自身特征,反驳了一些学者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误解,从对等、语言功能、读者反应及文化四个方面,证实了功能对等理论运用于指导广告翻译实践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商标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形式,"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其有指导意义。本文将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入手,提供音译、意译、音意结合及创造性翻译等商标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