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帆 《成才之路》2015,(3):16-17
德是才的灵魂,德才兼备是选才用人的标准。新时期,青年立志成才,就要具备合格的政治品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个性心理。由这三部分构成的品德体系在个体成才过程中,具有方向上的引导作用、过程中的推动作用、结果上的评价作用。充分实现品德对成才的作用,需要为成才创设良好道德环境、培养成才依赖的优秀道德品质、构架品德与才能互动的实践桥梁。  相似文献   

2.
德是才的灵魂,德才兼备是选才用人的标准。新时期,青年立志成才,就要具备合格的政治品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个性心理。由这三部分构成的品德体系在个体成才过程中,具有方向上的引导作用、过程中的推动作用、结果上的评价作用。充分实现品德对成才的作用,需要为成才创设良好道德环境、培养成才依赖的优秀道德品质、构架品德与才能互动的实践桥梁。  相似文献   

3.
一、教改的指导思想与动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大批拥有优良社会品德的人才,我们的大学教育要培养出大批具有高尚情操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优秀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更是我们时代的需要。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激起学生对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思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培养深厚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定的信念。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典型示范,激发信念。 传授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单凭空洞的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根据中学生的思维具体化,爱好模仿,对领袖和英模人物的赞美,对优良道德品质人物抱友爱态度等特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职工道德素质,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中职生的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中职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建设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从职业道德知识、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信念、职业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培养,达到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以便为国家输送更多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在改  相似文献   

7.
道德品质是一个综合的范畴,从知、情、意、行的角度概括其构成,可将其理解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构成有序的道德结构体系。本文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中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也在发生着变化。对这种发展变化如何估价?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道德进步是相辅相成,还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这里就涉及到道德进步的标准问题。关于道德进步的客观标准问题,在我国伦理学界,还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和研究,因此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公认的观点。本文  相似文献   

9.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调查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评价活动,是学校教育中发展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青少年通过对他人的道德行为、道德面貌、道德品质的评价,学习正确的道德知识,同时掌握道德评价的标准,这个标准正是青少年自我评价的一般标准。意识到自己具有怎样的品质,对自己的品质作出正确的评价,青少年才能进  相似文献   

11.
孟子秉承儒家思想,尤其在幸福观方面光大了儒学。其幸福观可以归结为"与民同乐"说、"君子三乐"说和"天爵人爵"说。"与民同乐"是关于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相统一的思想;"君子三乐"说,肯定了人的家庭幸福、道德幸福与教育者特有的幸福,这一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天爵人爵"说涉及到了德福一致思想,具有劝善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目标定位于少数社会楷模才能达到的高尚品德,存在要求过高的问题。德育目标定位应从强调“少数社会楷模具备的高尚道德”转变为“正直优先,兼顾高尚”,这种定位的理论依据:一是伦理学中德性论和义务论的分歧,二是教育中优秀和合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侗族情歌具有恋爱自由、真诚高尚、忠贞专一、大胆追求、选择对象等恋爱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4.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需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需要有高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5.
在当下世俗化的学校教育体系中,肩负着促使受教育者追寻可能生活之路的道德实践摇身变为某种必然的知识技术、某所学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媒镜像,表现为:在目标建构上,知识置换了智慧与高尚;在过程实施上,塑造置换了探究与引领;在手段采用上,技术置换了伦理与解放。针对这一现象,只有从迎合人的成长、发展的内在规定性的角度出发,才能探寻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An 18th-century parable based on the Adam story offers a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 rooted in communitarianism. Individual conscience arises from social norms, with a vital role for shame and pride. Emphasizing the nobility of being created in the divine image, this model overcomes shortcomings of rationalist,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Moreover, the parable reads the political setting of Exodus as an antidote to the individualist failings of Genesis. The social framework enables mechanisms like conscience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to function. The model challenges some current concep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seeing empathy as the result, rather than the cause, of mor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17.
师范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其他大学生共同的特点,但更有其自身的特性。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对于他们来说,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现实中的师范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认识的不足,他们的道德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必须加强对师范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教育思想史上经典作品的引证,认为在素质教育及其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既需要教师广博、丰富的知识,熟练、高超的技能,灵巧、敏捷的聪明。更需要教师圆通、豁达的智慧,崇高、完美的品质,伟岸、和谐的人格,以及离俗、特立的道德风范和优雅、洒脱的审美境界。既需要抱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宗旨,又要尽力“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是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使……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相似文献   

19.
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和形成的文化和道德氛围,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对良好家风的弘扬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弘扬。女性在培育和弘扬优良家风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为此。女性要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中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具有规范伦理的特征,而规范伦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全面指导人们的生态道德生活。美德伦理因其内在德性以及伦理崇高性可以化解规范伦理的不可公度性,重构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