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非常手段》是托马斯·哈代发表的第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情节曲折充满悬念,但缺乏哈代其它重要作品的深度和高度。但是,作为哈代的首部小说,不论在情节安排、人物刻画上,还是主题表现上这部小说都显示了哈代日后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它是哈代在文学道路上的最初尝试,是他全部小说创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哈代的其它小说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不论从研究价值,还是欣赏角度,我们都不应忽略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2.
宿命论是哈代小说创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著名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关于主人公苔丝命运的描写对此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主要论述哈代这一宿命论思想的形成原因,并对其在这部小说创作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应该看到,哈代的宿命论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宿命论,而是借宿命论来达到社会批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哈代小说封笔之作《无名的裘德》中的“时光老人”,是英国农村变革过程中裂变出来的一个新人形象,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然而,在表现这一形象时,暴露了作者小说创作上的局限性。准确认识和定位如“时光老人”这样的新人与新的价值观念,寻找恰当的文学形式以表现他们,从而延展自己的题材库,这对哈代继续小说创作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是哈代小说创作在《无名的裘德》后难以为继中不应该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杰出诗人和小说家。在小说的创作方面,他表现出了非凡的写作技能,丰富和发展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哈代更是个杰出的诗人。英国当代著名诗人菲利普·拉金称哈代为"二十  相似文献   

5.
<意中人>是托马斯·哈代创作的一部风格迥异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充满了自然气息,描绘了纯朴的半岛风俗和富有生机的自然之子,表现了岛民们纯真的心灵.主人公皮儿斯通寻梦般的追求深受日神精神的影响,也表现了作家哈代对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和谐的追求,对生命强有力的肯定.总之,哈代借这部小说探求了人物内心深层的隐秘,揭示了人性的深层哲理.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无论从故事情节的展开、场景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意象和典故的运用上,都充分体现了哈代以《圣经》为其创作的源泉和主要表现手段。本文以《圣经》为视角,主要通过对小说人物、场景、情节和思想的圣经原型剖析,来解读苔丝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探寻哈代小说的创作轨迹,可发现哈代的婚恋观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对以爱情为基础婚姻的倡导到对基督教婚姻观、道德观的否定,哈代的婚恋观愈来愈显出反传统的特质。了解哈代的爱情婚姻观念有助于加深对哈代小说的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8.
汪莉萍 《考试周刊》2007,(43):73-74
哈代是19世纪英国杰出作家和诗人。他的短篇小说和他的诗歌和小说创作一样有成就。本文试从乡土精神、悲剧意识和现实主义精神三方面解析哈代短篇小说《三怪客》的创作。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哈代主要小说的婚恋情节,可以发现哈代的婚恋观从对传统的威塞克斯爱情婚姻生活的赞美到对维多利亚时期婚姻观念的猛烈抨击经历了三个阶段性的变化。哈代婚恋观的这种阶段性变化与哈代的个人经历以及哈代所处时代的社会变革是紧密联系的。理解哈代婚恋观的变化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有助于加深对哈代小说创作思想的认识和对他的小说作品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托玛斯哈代继承并革新了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命运观念,结合19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命运观。本文试从哈代重要的悲剧小说《卡斯特桥市长》出发,逐层深入分析哈代体现在其作品中的命运观念,以期更好的理解哈代的创作和思想。  相似文献   

11.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当然这种艺术体现是多方面的。统计显示,动词“以为”在作品中多次出现,这种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从动词“以为”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方面作分析考察,以揭示作者语言运用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于王小波的小说《万寿寺》的解读,历来的研究者们多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或探索其复杂的叙事艺术,或探索其虐恋—权利游戏,或探索其狂欢化诗学,而少有论者专章探讨《万寿寺》与唯美主义的关系。笔者即试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解析小说《万寿寺》,以期揭示出王小波在文本中流露出的唯美倾向。  相似文献   

13.
运用叠字是《诗经》语言的一个很显著的特色,巧用叠字状形、绘声、摹色等等在《诗经》中不乏其例。妙用叠字为文,不致文章重复累赘,而能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更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叠字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社会发展的原因,有语言本身的原因,又有人类思维发展的原因,它的产生为后代文人使用叠字开创了先河。在《诗经》中叠字的运用不仅多而频,而且新而奇,为作品表情达意,体现作者的主观情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物欲时代是东西小说创作社会现实背景。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地关注特殊社会形态下人性的状态——即普遍地“荒诞化策略”的成功运用,使得东西的小说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15.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充满了多声部对话的复调小说,但通过"符号矩阵"对其中人物的信仰及各自命运走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表面独立的复调背后又隐藏着作者的统一意识和宗教关怀。文章采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来分析这篇宗教小说,借以呈现该小说的另一种面貌。  相似文献   

16.
陕西女作家周瑄璞的长篇小说《疑似爱情》,是一部生活和艺术含量都极为丰厚,值得反复咀嚼的作品。小说文本给读者提供了阐释的多种可能性,从而显示了自身独特的魅力,也因之获得了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域、人物形象等多方面对《尘埃落定》的象征功能进行试析,从而更深的拓宽《尘埃落定》的阅读空间  相似文献   

18.
《玉官》:一部被“忽略”的文学经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地山的小说《玉官》是一篇具有复杂意味的经典之作,但长期以来它却被中国现代文学史、小说史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重新挖掘它的内涵与艺术,分析被忽略的原因并确立其应有的文学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电影《柳堡的故事》已成为经典名片,影片插曲《九九艳阳天》久唱不衰,拍摄地江苏省宝应县刘坝头因此更名为柳堡。然而在小说《柳堡的故事》诞生之前,就已有相类似的故事《下柳林》在晋西和陕北广为流传的史实,现在却鲜为人知,甚至被人遗忘。本文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诸多相似点,力求探讨民间文学和文人创作之间的某种关联。从民间文学和文人创作的角度来看,从文学的继承性来说,《柳堡的故事》的原型当来自民歌《新下柳林》,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受到民歌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私小说"产生于日本特定的社会环景.田山花袋的《棉被》则是日本"私小说"的先河.《棉被》是作者"人性"的自供状,是田山花袋灵与肉的内心搏斗过程.简单地把"私小说"斥为作家个人感情的无病呻吟是不公平的."私小说"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影响.《棉被》写出了道德战胜肉欲,强调了人的社会道德与责任,维护人伦与家庭,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