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龚晓飞 《视听界》2001,(2):53-53,55
用语准确,是对文章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要求,特别是新闻报道,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虚假成分,比如某报一记者,有一次到一家工厂采访,以一个老钳工为中心,精心撰写了一篇特写,稿子见报后,这个老工人跑到编辑部去找他,记者问:那篇文章怎么样?”老工人说::还不错,工厂里都很喜欢。记者又部:你呢,老工人说:“我个人很不满意。”,记者感到奇怪“为什么呢”,老工人说:“你写我回家刮脸,换衣服,梳头发,可我怎么梳头发呀?说着,他脱下了帽子,原来,他的脑袋光光的,是个秃顶,老工人接着说:“现在厂里的工人们都取笑我,搞的我很难为情呐”,这个例子说明,一篇文章,尽管其中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如果在细节上有一丁点的不准确或者不真实,就会给作者或当事人带来麻烦。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名学阿基米得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把地球撬动!”我感到,写章与此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你能想出一个好点子.往往可以带出一篇佳章力作。经常搞字工作的同志,恐怕都有这种体会。  相似文献   

3.
《韩非子》中曾经记载过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大将叫吴起,他带兵攻打中山国时,军队中有个士兵的伤口发炎了,流着脓血,吴起看到后就用自己的嘴给这个战士吮吸脓血,士兵非常感动;都愿意为他勇敢作战。有一次,他又为伤员吮吸脓血,一个伤兵的母亲看到后反而哭泣起来,人们问她:“吴起大将这样爱护你的儿子,你为什么还哭啊?”这位伤兵的母亲说:“吴起曾给他的父亲吮吸过创伤的脓血,他的父亲就战死了,现在我的这个儿子又要战死了,所以我才哭呀!” 这个伤兵的母亲的类比犯了“不相类”的毛病。她的思维过程是机械的类比…  相似文献   

4.
最贵的宝石     
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我就压根没打算找个正当的行当。我讨厌做科学家.年纪青青的就一脑袋白毛,每天掰着手指数着死多少脑细胞更讨厌做什么半吊子电工.据说只相当于中层知识分子程度.而工程师更象一个棒球小子.顶多也就扛个电锯,跟木匠似的,顺便说一句.上班族我也鄙视.他那身白大褂佩领带实在太象乡镇医务所中医科的大夫了……  相似文献   

5.
风扬 《新闻天地》2010,(11):38-40
儿子的脸肿了,后脑勺起了四个血包,最大的一个有鸡蛋大,王英以为儿子和别人打架了,急问:“谁打的你?你咋这么不省心呢?你打别人了吗?”除臭奔拉着脑袋不做声,王英又问送儿子回来的两名同学,两名同学低着声说:“是侯老师打的。”说完就推着自行车走了。  相似文献   

6.
佚名 《新闻世界》2008,(3):23-23
一个在街头巷尾守着书报亭讨生活的报贩子,却能赚得月薪8000元以上。上海的一个报摊主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MBA课程。我经常到楼下买报纸和杂志,逐渐地便和摊主混熟了。前些天,这位摊主问我,你每个月要买多少杂志?我算了算,《中国企业家》、《财经》、《名牌》、《三联生活周刊》、《南都周刊》等,再加上一些影碟和旅游杂志.一个月总在三四百元。他又问:“这些杂志你都保存吗?”我说:“保存它干啥呀,全是看完就扔。”他就说:“那好,以后你不用买了,你每个月给我30元,随便你借。”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既平常又有趣的事,一群人在一起,其中一人突然发现不远处有火警,大喊一声:火!便完成了向在场人报火警的任务。于上语言学家便认为仅这一个“火”字完成了交际任务,破格晋升它为“句子”。由于它只由一个词语构成,又给了它一个特有的“封号”—一独语句。意思是说,它只靠一个词语就完成了一个句子的交际任务.然而,还是这个“火”字,还让它起报警作用,只是稍稍变换一个条件,它就会现了原形。请看,还是这个人,现在要用电话向消防队报火警,如果它还用那个“独语句”——“火”字,去进行交际,就没那么幸运了。不要说一个…  相似文献   

8.
博士的学问     
万芳的爸爸妈妈都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了。当初我反对他们去,说芳芳都读小学五年级了.你们又有工作.还去美国念什么书?儿子媳妇说他们单位就他们两个不是博士.丢人现眼抬不起头不说,而且工资福利待遇也低人一等。于是.就把芳芳丢给我一个孤老太婆.两个人就双双飞到了地球的另一面。我的身板硬朗。照顾芳芳的吃喝拉撒也不存在什么问题.偏偏我没文化,辅导不了她的功课。儿子媳妇也预料到了这一点。临走时交代我.说没问题.咱楼上楼下楼前楼后住的都是博士.他们的学问大着呢。芳芳遇到难题就去问他们。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我照镜子,老公凑过来,我突然就发现镜子里的自已变得好看了。我把他推过去,又拉过来,终于试验出这个美丽奇迹是因为身边多了个陪衬人。他先是断然否定,逐渐默认,最后发展到他一旦得罪我.就说:要么我陪你照镜予吧。  相似文献   

10.
人言70古来稀,我说70不稀奇。前10年幼小,后10年衰老,中间一半,又在梦里过了。按照20岁时的计划,我现在应该侧躺在私人飞机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思考下一步是先收购宝钢好还是先把通用电气干掉。你知道,像那些有理想的人一样,我们给自己安排的都是注定未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夜深人静,只听见蛐蛐的叫声.忽然,从文具盒里传出一阵说话声,听,它们在说些什么…… 橡皮妹妹说:“你们说,我们中谁最有用呀?” 铅笔大哥接着话题说下去:“当然是我了,你看,小主人一天之中都离不开我,没有我,计算、演算、画图、写字都无法进行,再说……” 直尺弟弟打断它的话,说:“不对,应该是我,没有你,小主人还可以用钢笔嘛,没有我,就不行了,就没法测量、画图,当然是……” “ 不对,”橡皮妹妹生气地说,“我看还是我吧,没有我,小主人的作业就又脏又乱,有了我,作业本才会如此整洁,我看应该是我!” 就这样,…  相似文献   

12.
两元钱     
我书桌上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破旧的两元钱,每当我看到那两元钱的时候,我就想起小时候的事。那天是星期天,妈妈带我去看望姥姥。在路上,我只嫌车开得太慢,恨不得长出一对翅膀飞到姥姥家。终于到了姥姥家,我飞快地跑进姥姥的家门,走进屋子,一把抱住姥姥。吃过午饭后,姥姥把我喊到屋子里,从枕头下拿出一个手绢,从里面拿出一张两元钱。这张钱又脏又破,“哼。”这张钱扔在地上都没人捡,别人的姥姥都是上百的给,哪像我姥姥那么小气。我越想越气,把钱揉成一团,扔在地上。妈妈把我拉到另一间屋子,深情地说:“你姥姥在乡下,连鸡…  相似文献   

13.
甲方乙方     
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在给我上了半学期课后就光荣退休了。随后,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大姑娘叽叽喳喳出现讲台上。从此,经她批过的作业.一改前任老师每次审完都写个又大又红“阅”字的习惯,而分别成了甲乙丙丁。  相似文献   

14.
刘良初 《出版参考》2005,(6X):19-19
在经营领域,熟悉这个故事的人一定很多。它说的是,曾经有两个外国人想到中国来投资,其中一个看到中国的投资环境不是很好,准备打退堂鼓。另一个则完全相反,他说:“自从我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就兴奋不已。你想,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如果你能从他们每人的口袋里掏出一块钱的话,你想那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营销中的“规模战略”。  相似文献   

15.
这部书稿,最初是由黄苗子先生与我联系的。1979年5月23日.黄先生给我一信。说:“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历史教授黄仁宇先生.托我把他的著作《万历十五年》转交中华书局,希望在国内出版。”苗子先生颇有识见地提出,“这样做将对国外华人(此二字为编者所加一一编者注)知识分子有好的影响”.又说陈翰伯同志也有这一看法。黄先生的信最后说:“现将全稿送上,请你局研究一下.如果很快就将结果通知我更好.因为他还想请廖沫沙同志写一序文(廖是他的好友)。这些都要我给他去办。”  相似文献   

16.
惊悸     
一个同事将一封读者来信丢在了我的案头,一瞅那来信上贴着我写的那篇稿子的剪报.和那上面鲜血般勾勒错误的红道道,我的心立即哆眸剧跳起来。我心急眼雾地把来信扫了一遍,就像突然遭到电击一般,我在坐椅上呆愣死默了好长时间。未了,一个声音从我心底升起,在耳畔轰响:“存不得侥幸,偷不得懒呀!你有一丝侥幸,偷一时懒,就会给你个人造成负面影响,给你的报纸造成很大损害!”那篇稿件内容是替编辑部寻找一位热心读者。报社从今年四月初起,每隔一个星期左右都会收到一个信件,那信封里装的是先几天出的本报,每张报几乎每篇文章都写…  相似文献   

17.
问:在中国文坛上,你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种独特主要表现在你出山很晚,五十多岁才开始进入文学视野;但起点又很高,几乎没有铺垫和过程,一步到位,文章和名字一下子就响亮了起来。对此,你自己是如何看待的?答:你只看到我五十一岁正式动笔,而没有看到我背后五十年的修炼,五十年的积累。以我的体验,对于从事文学来说,你曾经走过的任何一条路,干过的任何一件事,都不是浪费,都能派得上用场。用一句成语来说,就叫“厚积薄发”。用一个汉字来描绘,就是“尖”。你看这“尖”,下面奠一个“大”,上面添一个“小”,就是说,因为基…  相似文献   

18.
让新闻标题更吸引眼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健 《军事记者》2008,(1):34-36
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这样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一向不苟言笑的邓拓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曾留下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发人深思的话:“谁要是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见安岗《新闻论集》)  相似文献   

19.
于友 《新闻导刊》2006,(3):52-52
1935年9月.我在上海新创办的《立报》当练习生,开始学习新闻工作。当时有机会阅读全国许多报刊。1936年4月《大公报》在上海创刊,我发现了它的一个“亮点”——旅行通讯。署名“长江”的西北通讯很有特色.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流利的文笔.引起我浓厚的兴趣.我曾把它当成学习的教材。我当时不禁感悟到.当记者.就该有长江那样的学识和本领.能报道大家关心的大新闻。1937年.我曾给长江写过一封信.表示了我敬慕的心情。  相似文献   

20.
一枚邮票     
爸爸是集邮爱好者。他那本厚厚的集邮册里夹满了各式各样的邮票。平时爸爸都把它锁在抽屉里,一次我在那本集邮册里,挑到了我最喜欢的一枚邮票。 你看, 这是一张鸡年的邮票。是一只用夸张手法画成的雄鸡,色彩斑斓,英姿勃勃 翘尾挺胸,正在引颈高歌。 也许你会不解:一枚普通的鸡年纪念邮票,哪值得你那么喜爱?那你就仔细着看──它,像什么?一只正在高歌的雄鸡。噢,它多么像我们祖国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啊!鸡头,是物产丰富的东三省;鸡背,是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鸡尾,是盛产哈密瓜和葡萄的新疆;鸡腹,是无数的海港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