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周柱文是战士报道员,有人说周柱文是战士作家,我们认为这些都不是对他的最好概括,他是文学新闻“两栖作者”。周柱文,北京军区后勤某分部独立汽车营的战士报道员,入伍7年来,他先后在《解放军报》、《战友报》和《昆仑》等全国性报纸杂志上发表过各类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近千篇,连续6年被军区后勤部和分部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个人,并因此荣立三等功。当有些战士报道员在为基层单位小,新闻报道素材少,感到自己身边没有什么新闻可写而成天叫苦不迭的时候,我们却寻着周柱文成功的足迹,找到了答案:只要敢于拼搏,就会有所成功…  相似文献   

2.
星期六的下午,随手拈来一张《战友报》,竟发现有两篇文章,分别署名为崔振林、崔振海。出于好奇,我找到崔振海一则和,果真二人竟是亲哥俩!1989年8月考入石家庄陆军学院的崔振林,在学习写作课时,由于老师向学员推荐了《新闻与成才》,使他沾上了写新闻的“瘾”。谁知,穿了40余篇“佳作”均未被采用。看来“硬拼”不行。于是,他又报名参加了解放军报社办的新]闻函授班。在学中写,在写中学,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5月的一天,《河北日报》刊登了他的“处女作”。他将“豆腐块”大的文章寄给了在张家口某弹药库当兵的弟荣崔振海。偏…  相似文献   

3.
某团志愿兵报道员姜自宇,拿起笔来能写,拎起相机来能摄。1984年9月,从沂蒙山旮旯子里钻出来的姜自宇,坚信凭着庄户人吃苦耐劳的品格,定能干出个道道来、他白天训练,晚上写稿,渐渐掌握了新闻采写基本功,稿子陆续见报。他采写的《绝技献军营》、《“刺头兵”转变记》、《英雄的弟弟是标兵》等稿件,都来源于基层,取材于战士,深受官兵欢迎。这一年,姜自守在军内外新闻单位用稿30多篇,荣立三等功。就在他潜心钻研写作,苦练笔功的时候,部队要配一名摄影人员。他那颗心又不“安份”起来。他找到领导表决心:保证文字与摄影两不误。…  相似文献   

4.
梁衡四诀     
影1981年,35岁的梁衡在散文《秋思》中激情洋溢地写道:“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是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的充实。”20年过去,历任过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的梁衡,走过人生的壮年,如今已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他的诸多著作,如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人才主任”──周海涛李虹 曹玉江 宋传波 在我们所属的第460医院里,有位被大伙交口称赞的中校军官,其原因在于他不仅和谐可亲、宽厚待人,而且还为我院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秀和新闻人才,为部队的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叫周海涛,是我院的政治处主任,我们亲切地称他为“人才主任”。 周主任是河南省文学界和新闻界的名人。近10年来,他先后有1000多篇文学和新闻作品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闻与成才》等军地报刊上发表,与此同时,他还结识了一帮青年作家和新闻界的朋友。1997年下半年,周主任到我院上任…  相似文献   

6.
还在五十年代末期,上海市召开文教群英会的时候,我们就听说《新闻日报》有个编辑很有本事。1960年,《新闻日报》与《解放日报》合并,当时的市委领导就指定,合并后的《解放日报》第一版,由原《新闻日报》的第一版编辑来编,并且捎话给这个编辑:叫他放心大胆地干。这个编辑就是陆炳麟。他从1960年以来,一直是《解放日报》夜班编辑组组长、夜班编辑部主任,1982年开始担任副总编辑。他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连续做了30多年夜班,在《解  相似文献   

7.
在商水县练集镇,闫治凯、闫永生父子俩竞赛写新闻并同登领奖台的事迹,被人们传为美谈。今年53岁的闫治凯,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人称“老新闻迷”。1986年他开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6年来,无论盛夏酷暑,还是三九寒冬,从未间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采写的《热心宣传用电知识的人》被《中国电力报》、《河南电力报》刊登,并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优秀奖。1990年他撰写的《行医途中拾新闻》、《闫治火全家受表彰》分别在《新闻爱好者》上发表。16年来他先后在省、市、县报刊和电台发稿1800余篇,图片20多幅,连年被市…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到江苏省涟水县采访。在县委办公室里,我看到每人办公桌上都放着一本新出版的《新闻业务》。这使我这个新闻记者、《新闻业务》的热心读者大为惊奇和兴奋:党政干部也喜欢看《新闻业务》!我似乎找到了知音,就和他们交谈起来。他们告诉我,他们所以爱看《新闻业务》,是因为《新闻业务》能给他们提供许多有益的东西,比如《信息与展望》专栏,能使他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01,(6)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授程天敏的新著《新闻纵论》(41万字)2001年10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新闻纵论》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发表在诸新闻报刊与学术期刊上的诸多新闻学论文与文章中选出36篇的汇编。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级记者胡国华作《〈新闻纵论〉序》称:“在新闻研究领域,程教授虽然涉猎很广,但主攻的方向却一直是新闻写作。”“他已年近七旬,仍孜孜不倦地研究新闻写作,兴趣之广泛,钻研之勤奋,实在难能可贵。”“现在研究新闻理论的人虽然为数不少,但长期执着地研究新闻写作的就不是很多了。有…  相似文献   

10.
1991年底,钱华飞接手上海警备区新闻工作,两年多来,由他组织和“领衔”采写的稿件,有20多篇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前线》等报纸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然而,作为新闻干事,钱华飞的作为主要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在于他尽心尽职地培养新闻人才。以往多年,警备区部队的报道工作比较冷清。钱华飞一当新闻干事,首先在各单位组织起报道组。两年多来,9名战士被提拔为干部或成为军校学员,4名排级干部在警备区报道组学习、锻炼后,分别提职为宣传干部和秘书。他把警备区各单位有点写作基础的战士组织起来搞采写小会战,从中发现…  相似文献   

11.
前言今年的七月二十四日,是邹韬奋同志因病长逝的三十五周年。为了纪念他的忌辰,我翻阅了他主编的生活周刊,重读了《韬奋文集》中的有关文字,写成了《邹韬奋和戈公振》(《回忆两位新闻前辈之间的深厚友谊》)一文(见《新闻战线》第四期)。就在翻阅生活周刊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不少有关邹韬奋同志和家叔戈公振等人在一九三二年筹办生活日报的史料;从家叔的遗物中又找到了邹韬奋等同志从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起直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2007,(6):36-37
晚上,找了本《新闻文存》来读。 记得当时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时,颇为兴奋,集合了新闻学四位开山鼻祖的著作,松本君平的《新闻拳》、休曼的《实用新闻学》、徐宝璜的《新闻学》和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心想,终于看到“真迹”了,于是立刻复印下来收藏,这一藏就藏到今天。  相似文献   

13.
邵飘萍是一个集新闻记、新闻学和新闻教育家三种角色于一身的新闻奇才。1918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邵飘萍在北大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并开讲新闻采访课。同时,他还在北京平民大学、北京政法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他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新闻学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当时在北大聆听邵飘萍讲课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1日,一档全新的民生新闻栏目《看看看》亮相宁波电视荧屏。其中的民生服务类新闻板块《大眼睛来了》(以下简称《大眼睛》)在推出的第一天播出了《打工者之歌,急寻谱曲者》的新闻,说的是从湖南来甬打工的小伙子石科友创作了十多首反映打工仔生活的歌词,新的一年里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找到一位能帮他谱曲的人。播出的第二天,市音乐家协会的丁先生来电表示愿意帮助石科友谱曲,《大眼睛》于是又播放了《石科友急寻谱曲者,热心观众来帮忙》的新闻。三天后丁先生用吉他弹奏,和石科友一起演唱了石科友作词的《小租房》,并被《大眼睛》以《…  相似文献   

15.
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而巧妙地使用“直接引语”说话,便是用事实说话的主要方法之一。 直接引语指的是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引语已成为新闻写作不可或缺的手法。随意翻开《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黑龙江日报》等媒体,都不难找到使用直接引语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无论你翻开哪一本新闻教科书,都不会找到“法制新闻”这个字眼。尽管新闻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把新闻列了许多种类,如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等,唯独法制新闻没有受到青睐。复旦大学新闻系教师陆云帆同志在他的《新闻采访学》中虽提及了法制报道,他也只是把法制报道归纳到社会新闻中的  相似文献   

17.
当人们看到某集团军“老虎团”荣誉室众多新闻奖杯和奖状时,无不感慨地说;每一个奖杯和奖状都凝聚着陈政委对新闻报道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啊!在新闻沃土里栽花育人陈政委是从新闻报道这片沃土走上团领导岗位的。在21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军内外新闻单位上稿近千篇。陈政委过去在师机关工作时,总是结合工作发现和培养新闻写作人才,先后为10多名爱好新闻写作的同志创造有利条件,服务上门,辅导到家。打字员王立新对新闻写作感兴趣,但基础比较差,写了好多稿子都石沉大海,他于是…  相似文献   

18.
他搞新闻报道不足两年时间,却有许多人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济南军区某部新闻干事左起超。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年多来,他就在《解放军报》、《前卫报》等报刊电台见稿200多篇,其中在《解放军报》、《前卫报》上发表的《双休日应玩而有度》、《慈兄手中线》等80余篇稿件,深受基层官兵的好评。了解他的人都知道i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除了他那坚韧不拔的钻劲和拼劲外,与他总爱往连队跑是分不开的。毕业于南京炮兵学院的左起超对新闻写作是外行,刚当上新闻干事时,他整天在机关里打转转,结果一个半月写出的50余篇稿件全…  相似文献   

19.
当年随访“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采写出一篇推动“伟大的变革”的新闻,他的名字,已和他的那篇新闻——《东方风来满眼春》一起载入史册。他,就是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原总编辑、《香港商报》现任总编辑陈锡添。4月1日,在阔别了《东风汽车报》27年后专程参加该报创刊35周年庆典的陈锡添,与该报记谈起那段激情岁月,谈起新闻工作,依然坦承——  相似文献   

20.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他的单人房间看到那3本厚厚的见报稿件剪贴和一大摞获奖证书时,十分惊讶。入伍7年来,他先后在《解放军报》、《前卫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军地报刊电台上发表新闻作品op多篇(幅),先后12次在军地新闻单位获奖,连续4年被《前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三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4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通讯员。得此殊荣者是济南军区某坦克师新闻干事任广军。从小向往绿色军营的任广军,1990年3月走出“南阳盆地’步入了“绿色方阵”。在学生时代,他就喜欢舞文弄墨,在家乡的小报、校园文学刊物上,他的习作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