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舒姓与群舒     
舒洁 《寻根》2008,(5):102-103
舒姓在当今中国汉族姓氏排行中列第147位,人口不多,约占全国汉族总人口的0.076%。其姓来源于一群古老的方国,那就是群舒。  相似文献   

2.
藏族文学     
西藏既是“歌舞的海洋”,也是“文学的百花园”。丰富多采的藏族文学,象那遍地生根、盛开在“世界屋脊”的邦锦花,绚丽多姿,美不胜收。花团锦簇的藏族文学,包括有民间文学和人民文学。早在西藏文学出现之前,作为口头文学的民族形式,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了,现在归纳起来,大量的藏族民间故事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口头流传的故事,一种是书面纪录整理的故事。有一部书面故事集《尸语的故事》报亏队注目:作者通过一个神奇的死尸一次又一次地讲述美丽动人的故事的形式,将不少富有古代藏族人民思想情感和心理特征的故事组合在一起,颇…  相似文献   

3.
《伊索寓言》原是在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后来被搜集在一起,并加入了印度、阿拉伯和基督教故事,都归在公元前六世纪一个聪明的奴隶伊索的名下,共收故事约350篇。《伊索寓言》中有许多故事反映了阶级对立关系,如《狼和小羊》。寓言中有许多故事把压迫者比作豺狼、狮子、毒蛇、狐狸,谴责了他们为非作歹、残害人民的暴行。寓言中还有许多故事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哲理。如《农夫与蛇》,教导人们对敌人不能仁慈,《猫和鸡》,要人们对敌人提高警惕;《农夫和儿子们的争吵》,说明团结才有力量;《龟  相似文献   

4.
赵玫 《世界文化》2015,(2):43-45
<正>开始讲一个故事就像是在餐馆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调情。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根骨头,用这根骨头逗引那条狗,而那条狗又使你接近那个女人??这就是阿莫司·奥兹的"开头"观。读奥兹的《故事开始了》。很享受的一种感觉。不是因为他对诸多小说开头所做的那些深邃而又充满新意的探求,而是,这样的一部关于小说的研究专著竟是出于一位作家之手。因为是作家,便较之那些纯粹的评论家有了更为质感的思考。那或者来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总奢望自己能碰到一条金鱼多好。不知不觉间,当读到老太婆“她前面还是那只破木盆”时,“人不能太贪心”便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每年,当天气渐凉的时候,我便会想起我的母亲。她总是第一个指出秋天来临的征兆,像黄昏时分天空出现的从邻居家壁炉里升起的缕缕淡淡的白烟,突然而又急促的鸟鸣,朦胧而熹微的晨光。秋天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可吸取的教益,因而母亲常常要杜撰一个故事。在她的寓言故事里,会讲话的动物总是说,变化不仅仅标志着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开端。聪明的狐狸会说:“你们必须记住,秋天枯萎的叶子还会在春天再生。”平衡与不平衡,和谐与不和谐,丧失与获得,这些似乎是贯串于母亲的故事中乃至她一生的话  相似文献   

7.
上百万的儿童以阅读吉卜林的《丛林故事》和《正是如此的故事》度过了他们快乐的时光。书中讲的是古老的印度——一个炎热多雨和绿色丛林的国家和人民的故事,故事中的动物都会说话。他的作品不论是散文还是诗歌,都闪烁着他故事大师的才华;即便是他那节奏强烈的民谣,也和他的散文一样,不失其通俗的文采。  相似文献   

8.
秘密     
有一天,一个正在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他7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相似文献   

9.
白王古井     
杨胜 《大理文化》2010,(3):90-91
对于洱源邓川的人们来说,提起邓川德源山上的白洁夫人祠大多都有所耳闻,说起白洁夫人那美丽动人的故事,谁也记不清故事原本是什么样子了,虽然讲的都不太一样,但人人都能接过话题把故事讲下去。这故事已流传了千余年,故事中白洁夫人的美丽与善良、智慧与忠贞早已深深烙在了白族人民的心里。要是提到与白洁夫人祠相隔两三百米远的那口叫做"白王井"的老井,除了附近村庄里的村  相似文献   

10.
盐的故事     
盐的故事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盐已无证可查。然而,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有史以来盐的用途十分广泛。历史资料显示,3000年以前的人便知道用盐腌鱼。几千年前的埃及人把盐用作尸体的防腐剂。以下是有关盐的一些轶闻。历史上有一段时期,偷盐被认为是一大罪行。例如...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威尼斯与大海结下姻缘,那么斯德哥尔摩在它那漫长的历史中(该城建于十三世纪)始终与大海保持着同样的关系。在斯德哥尔摩的人们是不会远离大海的,因为这个城市建筑在十四个岛屿上,这些岛屿只不过是从波罗的海伸展过来的广阔的列  相似文献   

12.
王颖 《世界文化》2007,(4):10-11
在美国中部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城镇,那里的生物原本生活得很和谐。繁花似锦、果树成林,鸟儿鸣唱,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穿过原野,人们常常到小溪边捕鱼。但是,一片片从天而降的白色粉剂导致了一场瘟疫:植物枯萎了,鸟儿消失了,鱼儿死光了,母鸡孵不出小鸡,新生的猪仔活不了几天,花丛中没有蜜蜂,苹果花得不到授粉、也没有果实,大人和孩子得了奇怪的疾病。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春天,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歌剧有舞台,歌曲则没有。”其实不然。歌曲的背后也有舞台存在,可以说,歌曲是看不见舞台的故事。录像作品舒柏特的《冬之旅》,就是使这套名曲的无形的舞台形象化,把音乐和图像融为一体的一种新的尝试,也许可以把它称为歌曲的故事化。故事的主人公,不消说是那  相似文献   

14.
狐狸在前边走,发现有个陷阱,就绕过陷阱,并对身后的野猪说:“这儿有陷阱,小心注意!”  相似文献   

15.
一部《茜茜公主》的彩色故事片,曾引得无数观众折服于茜茜公主那四射的魅力之中;如果步入阿喀琉斯宫,令人领略和感受到的则是与茜茜公主有关的另外的一些故事。阿喀琉斯宫坐落在希腊科孚岛镇以南11.5公里处的加斯托里镇的一个山丘上。曾身为奥地利皇后的茜茜公主在经历了皇权束缚、丧子、疾病折磨等一系列重大打击后,终于选择这里作为行宫并取名为阿喀琉斯宫。据说,阿喀琉斯是茜茜公主最为崇拜的英雄。进入阿喀琉斯宫,沿着长廊来到后院,在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中,坐落着希腊神话英雄阿喀琉斯的巨大铜像。阿喀琉斯头戴战盔,身披铁甲,一…  相似文献   

16.
开始讲一个故事就像是在餐馆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调情。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根骨头,用这根骨头逗引那条狗,而那条狗又使你接近那个女人??
  这就是阿莫司·奥兹的“开头”观。
  读奥兹的《故事开始了》。很享受的一种感觉。不是因为他对诸多小说开头所做的那些深邃而又充满新意的探求,而是,这样的一部关于小说的研究专著竟是出于一位作家之手。  相似文献   

17.
《故事新編》正如《朝花夕拾》,是魯迅為解决“個人時間”与“歷史時间”之緊張關係而進行的静夜掙扎。他那“放在引號中叙述”的基本策略在此书中有更精彩的表演。由《補天》到《鑄劍》到《奔月》,他最終择定了“油滑”的即“混淆古今”的叙述方式,使來自文獻与當代的众多引語在同一作品空間中同質地發声,从而將“过去”的故事、“未來”的闡释納入他寫作的“現在”,以反抗那個話語秩序分崩離析的時代里講故事者的悲喜劇命运。  相似文献   

18.
辜鸿铭和他的《清流传》朱维铮也许只有辜鸿铭,才会在本世纪初,把清帝国的翰林院比作英国的牛津大学,把清代同光之际的“清流”活动,比作那以前三十年的“牛津运动”,而不顾二者之间有没有可比性。《中国的牛津运动的故事》,便是这样的一本书。辜鸿铭用英文撰写的这...  相似文献   

19.
我初次看到“白慕申”这个名字.是在一本印制精美的书名为《马易尔——一位丹麦实业家在中国》的传记中。在这本传记的作介绍中有一段很短的字:“白慕申.1943年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1994年至1995年任丹麦驻上海总领事。自1995年8月至今.任丹麦驻华大使。”这很令人感叹,一位来自那遥远的美人鱼故乡的驻华大使.何以会有如此儒雅的中名字!同时也令人好奇:这位大使给北欧那个童话王国丹麦和东方明古国的中国之间带来了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我家的故事     
在那遥远贫瘠的山颠,在苍茫的天空下,斜卧着一个古老的村庄.每当朝晖夕阳时,那重重叠叠的,连绵起伏的山,把房顶上的缕缕炊烟,拉得很长很长,仿佛在轻歌曼舞.小时候,父母常常对我讲着很多动人神奇的故事,其中少不了我家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