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峥 《辽宁教育》2000,(3):40-40
实施素质教育已深入到各个学科领域 ,而小学美术教育中 ,如何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已引起广大小学美术教师的关注和思索。美育 ,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它同素质教育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提高审美教育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地达到心灵美的境界的转化 ,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美的感知能力 ,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目的。即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通过美术教学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1.观察能力的培养。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重…  相似文献   

2.
郭玉恒 《成才之路》2010,(4):I0020-I0020
实施素质教育已深入各个学校领域,而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已引起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关注和思索。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它同素质教育中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提高审美教育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地达到心灵境界的转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美的感知能力。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可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多方面的素质修养。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加强审美教育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达到心灵美的境界转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目的。新的形势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在美术教育中提倡美育,让中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享受生活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研究向我们证实了美育越来越重要。我国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就是针对农村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足提出质疑,分析创造力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农村小学美术的教育现状,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进而使学生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高校美术教育的实质是通过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来强化素质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挥艺术潜能.高校美术教育只有和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适应时代对美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阐述了高校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表现,简要分析了当前美术教育的创造力现状,进而提出加强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途径,试图找到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加深,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讲授知识不再是教学的唯一重点,能力的培养更为关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传递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根据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实施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比其他教育形式的审美分量更集中,更有代表性,成为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审美能力的提高可以塑造、提升人生境界,超越实利意识而逐步取得自由的审美境界,从而完整人性和文化心理结构,达到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师美术教育艺术设计课程是开拓美术教育、实施素质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 ,其教学内容应体现高师美术教育特点。因此高师艺术课程的教育目标应定位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审美鉴赏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更好地胜任美术教育。而手工艺术课程对实施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培养动脑及动手的综合创造力 ,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9.
高洋 《当代家庭教育》2023,(10):172-175
小学美术教育不单是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是对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提升,同时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的素质教育理念,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统整课程,以大单元教学理念,适应教育的时代发展,改革散点课堂教学模式,从本土文化资源入手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感知能力、欣赏能力为主要教学重点。贴合学生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将美术教育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美术教育在实现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加强初中美术教育,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理解与欣赏美,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德情操,发展积极乐观、健康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潘友志 《天津教育》2024,(9):137-139
<正>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授专业的美术知识和技巧,还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语言是美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美术课堂中语言的有效运用与实践,以期为美术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语言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所进行的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提升美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教育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改之后,构建了素质教育体系,相对初中的美术教育方面给予了新型的要求.基本要求初中的美术教育工作可以将学生的艺术兴趣有所培养,才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培养和美学表现力.其中一方面要对基础教学严格关注.另一方面还要将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相应提升.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为基本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改变传统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引进探究性学习方式,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多种审美,使学生在对生活的联系中实现生活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它同素质教育其他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加强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地达到心灵境界的转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美的感知能力,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在美术课上,我们该如何为学生提供美的享受,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呢?一、审美领略悦耳悦目之美"悦耳悦目"指的是"人的耳目感到愉悦"。此种美,指的是人的外部感官产生的一种愉悦感。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向学生出示外形美观的作品,让他们在第一时间里就能体会到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选择好的作品,让学生一下子领略到美,就成了教材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学科也应该被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以美的眼光和美的愿望去创造美好的世界,还对创造力、想象力等具有良好的启发作用,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任务。对此,以初中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调查初中美术教育现状,探究如何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本文主要探讨工科院校的美术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鉴赏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道德修养使受教育者接受并转化道德观念使之成为个体的行为,是道德教育的目的。鉴赏能力是每个人所应该具备的一种审美能力。创造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对客观图像的真实描绘与创造性的表现。不断发展和完善美术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赵琳 《西宁教研》2002,(6):26-26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通过美术教育去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是美术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方向。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对大学生创造力、审美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和高校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分析美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看出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为高等教育中美术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小培养孩子对美的追求,使之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不仅有利于人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是功在千秋的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对儿童的观察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目的.这就需要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才是美的,需要培养他们对作品内涵进行正确的审美欣赏;鼓励学生将美术活动与日常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从而提高美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