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有一回队里分西瓜,家里分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娘儿三个把那个小的分吃了,留下那个大的给爹。爹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回来。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把那大西瓜从床底下滚出来,拍拍,听听,闻闻。但也仅是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2.
1982年秋天,母亲病故,那年她才35岁。去年清明节给母亲上坟回来的路上,二弟含泪把这张照片送给我,看着照片上母亲那微微 张开的嘴巴,不禁使我想起了件件往事:我家7口人,爷爷是盲人,父亲在乡里工作,母亲领着我们姐弟4人生活在农村,当时生活 条件的艰苦可想而知。妈妈的勤劳贤惠在三乡五里是出了名的,她言语不多,任劳任怨,终 于被超负荷的担子压垮了。1982年秋,我考上了中师,那时,母亲已经行动不便了,在我 跟 她道别时,她张了张嘴,艰难地说:“好好学,不要跟人打架。”没想到对我来说,这 竟成 了她的遗言。几天后,一个…  相似文献   

3.
"想我时,你就看看我给你用纸折叠的星星,这些星星是双眼皮,一道是你的,另一道是我的。那时,你就不会孤单害怕,因为妈妈看着你"。这是一个母亲对她5岁的孩子说的话。当时的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头对她说:"孩子,妈妈要到天堂摘星星去了,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  相似文献   

4.
爱河深深     
从我记事起,母亲的身体就不好,大多数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在我哥哥十一岁,我5五岁那年的一天夜里,父亲把母亲从医院里接了回来。当时的我只知道抢着吃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却不知道不幸既将降临。记不清过了几天,一天夜里,我的母亲悄悄离我们而去了。我母亲去世后,与我们同村  相似文献   

5.
儿子的心愿     
这是一张珍藏了23年的照片,泛黄的相纸上,中间的小男孩就是我,后面的青年男子是我 父亲,背景是红麻小学简陋的校舍,模糊的门画,还有依稀可辨的对联。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就想起父亲献身教育事业的情景。父亲是一名普通的乡村语文教师 ,18岁走上讲台,那时他年轻鲜活、风华正茂。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教书很认真,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当时,家乡的土地还没有承 包到户,母亲每天下地劳动挣工分,没有办法照顾我,于是我就成了父亲的“尾巴”。教书 之余,父亲教我识字。由于淘气,一天下来,我往往只能学会几个字,这样一直伴随到…  相似文献   

6.
(一)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  相似文献   

7.
亲亲的嫂娘     
章睿齐 《中国德育》2006,1(11):77-78
我的老家在赣南山区,嫂子嫁给我哥是在1968年,当时我还未出生。次年夏天,母亲生下我后一病不起,不久便溘然长逝。此时嫂子也生下了我的侄子大强。母亲的离去,让嫂子傻了眼,她望望襁褓中的我和大强,一时没了主意。父亲在一旁连连叹息,随后一声不吭地抱起我出了门。半小时后,父亲空手回来。嫂子醒悟过来,慌忙问父亲把我丢到哪里了,然后疯了似地跑出去,从一里外的野地里把我抱了回来。两年后,父亲积劳成疾去世了,家里少了一  相似文献   

8.
凶狠的母爱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9岁以前,我的爸爸妈妈把我视若掌上明珠,我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了欢乐。但自从母亲和父亲去了一趟武汉医院后,我的生活就大不如从前了。父母回来的时候是晚上,说实在的,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最喜欢的是我的妈妈。直到八九岁了,每次妈妈从外地回来,我还会张开双臂扑到她怀里撒娇。然而这次妈妈不仅没像以前那样把我揽到怀里,反而板着一张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秘密     
母亲在28岁便做了寡妇。当母亲赶去青岛办了我父亲的丧事回来后,外祖母也从天津赶来,她见了母亲第一句话便是:“收拾收拾,带了孩子回天津家里去住吧。”母亲虽然痛哭着扑向外祖母的怀里,却摇着头说:“不,我们就这么过着,只当他还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10.
记忆中,似乎没有父亲,从我记事开始,他就离开了家。从小我就因没有父亲而被嘲笑,母亲也常常对着年幼的我诉苦。一提起父亲,母亲就满脸泪水,唠叨个不停:这哪像个家啊!这哪像个家啊!十多年了!仿佛要把她的苦水全都倾吐出来。当时我还太年幼,总  相似文献   

11.
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了。父亲一走,我的快乐也跟着他不见了。母亲整天以泪冼面,家里所有跟父亲有关的东西都被姥姥收起来了。我偷偷地藏了一张全家福,每天睡觉前都要拿出来看上好一会儿,有时候还哭着对着父亲说话……后来我对母亲说,我们都想父亲,就把父亲的照片挂起来吧。那张全家福被母亲放大后,挂在我们家最显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迪,你真地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的水平呢。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天下午我花了很多时间为父亲的到来做准备。我用最漂亮的花字体把小诗重誊一遍,然后在诗的周围描上五彩斑斓的花边,并充满信心地把它敬放在餐桌上父亲的餐具旁。到了七点,父亲还没回来。七点一刻。七点半。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父亲。他是好莱坞派拉蒙影片公司…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花     
父亲以前是做测绘工作的,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在外面的崇山峻岭中度过。每次家信,都不忘叮嘱母亲:“带好阳阳,别忘了浇花。”母亲看后无不嗔怪地说:“他的两个宝贝,谁敢忘了呢!”后来,父亲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不适宜到野外,我们全家终于可以________了。于是家里和单位的阳台与窗台上就到处生机勃勃地长起各种各样的花草植物。我出嫁后,偶尔回来看看,总能________到父亲的春华秋实。母亲________父亲,说他是用刻度的瓶子计算水量给花浇水,就像小时候给我喂药一样。我有了小双双后,就忘了父亲的花,倒是父亲常来看小双双。一天,…  相似文献   

14.
父亲     
父亲牡丹江市第三职业高中语文组吕晓朝父亲退休了,整日里一个人闷在家里,我很晚才回来,父亲便无声地进了厨房,我知道他又是去给我煎荷包蛋了……小时候我总是一个人被锁在空空荡荡的家里。那时候父亲工作始终很忙,有一次父亲半夜回来找不见我,便各处寻找整整跑到天...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恨我的父亲母亲。我出生在四川省叙永县一个穷山沟里。父亲是个孤儿,只读了三年书,一直靠给东家放牛,西家打柴讨口饭吃长大,更要命的是,他是个哑巴。村里的姑娘们见了他不是逗他玩,就是远远地绕开,人们都以为父亲一辈子都讨不上老婆的。可是,就在父亲30岁那年,他居然用200斤粮食,一筐鸡蛋把38岁的母亲“娶”了回来。人们一阵惊讶又一阵叹息,因为,母亲是个痴呆女人。从我两三岁记事起就懂得了有一个哑巴父亲和一个痴呆母亲是多么地屈辱,因此我一直恨我的父  相似文献   

16.
时光的气味     
时光有时是一种气味,循着它,一路闻过去,甚至会闻到某一年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某一秒。于我,201 5年惊心动魄的那一秒,带着桂花的气味。当时,我们在老家玉环县楚门镇的桂花树下摆了张桌子,父亲、母亲、姑姑、小舅妈、小姨妈,还有抽空回来看他们的我,一起喝茶聊天。离母亲73岁的生日,还有三四天。  相似文献   

17.
培养儿童独立能力之我见张宜霞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般人说,家是父亲,我是母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可是,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这种“可怕的礼物”是孩子意志薄弱和产生依赖心理的根源。现在,许多独生子女的父...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等待     
我出生在步云山下、碧流河畔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我生下来就没见过父亲,是母亲独自把我拉扯成人。听母亲说,他们结婚后,父亲考上了东北大学,第二年我便呱呱坠地。这时发生了"九·一八"事变,父亲在沈阳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从此再也没有回来。那年,母亲只有25岁。往后的日子里,母亲埋头操持家务,细心侍奉公婆,饱尝人间的酸甜苦辣。母亲不仅  相似文献   

19.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想念就是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4岁的孩子说的。当时的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  相似文献   

20.
我对于父亲的称呼始于一声“叔叔”。父亲从十七岁当兵离开故里,回家的日子就屈指可数。我降生的时候,他不在身边。不到两岁的时候,母亲千里迢迢抱着我去父亲所在的兵营探亲。下火车后,母亲把我递到远远冲过来的父亲怀中,我也就懵懵懂懂地冲着这个陌生的男人脆生生地喊了声“叔叔”。后来,母亲告诉我,当时父亲就怔住了,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