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我上音乐活动课单纯要求幼儿模仿,有时还用口令来训练幼儿的动作,等孩子学会了再配上音乐。教唱歌也是如此,让幼儿按我的要求一句句地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我的。这样教学,尽管我费了很大劲,但效果总是不理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幼儿园音乐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上。小朋友刚入园时,我就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幼儿直接感受音乐,用舞蹈动作的美来使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我常常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朗诵歌词,弹奏优美的曲调,用悦耳的声音唱幼儿能理解的歌曲,跳一些舞蹈,做一些有节奏的…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本活动以歌曲《跳到这里来》为基本旋律,通过听音乐做动作、教唱新歌、创编活动,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在具体设计上,为了体现歌唱活动娱乐身心的特征,以游戏形式安排活动。在愉快的情境中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目的: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2.根据歌曲旋律,发挥想象力创编歌词,并用不同的唱法表达不同的情感。3.充分享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李淑侠 《成才之路》2011,(21):67-67
小班幼儿动作发展较差,节奏感不强,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音乐经验还比较少,根据这些特点,小班在音乐活动方面应以律动为主。一、带领幼儿进入实际的情境中去亲身感受在刚入园不久的幼儿学习"打鼓、吹号"这一模仿动作之前,我们先让幼儿观看本园哥哥姐姐们为庆祝国庆而练习打鼓、吹号的活动,幼儿会对哥哥姐姐的这一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看得非常认真、仔细。待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再教他们做打鼓、吹号的动作。这些孩子由于进入了生活的情境,  相似文献   

4.
整个活动给人一种“教师操控安排活动,幼儿被动参与”的感觉。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作品协调的情景与氛围,才有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情境。教师可事先布置好音乐场景,直接导入主题:“孩子们,你们听,咚锵锵,咚锵锵,小玩具们要做游戏了,他们在玩什么游戏?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主动创编角色动作。如“谁会用动作来表现小木偶、小狗、小马、洋娃娃和小鸽子?”“看,玩具们玩得多开心,让我们也跟着玩具们一起玩吧。”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的…  相似文献   

5.
拉丁舞作为国际标准舞的一部分,在完成动作时有一定的规定,不但要求舞步踏上音乐节拍,而且要用身体的律动去吻合音乐的节奏,对于孩子的确是个难题。如何让幼儿快乐学“拉丁”?一、激励兴趣在拉丁舞教学前,教师应让幼儿在情感上有初步体验。如教伦巴舞前,教师先演一段黑人头顶大筐搬运水果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幼儿就会在以后的训练中模仿。在拉丁舞教学时,教师对幼儿的动作掌握、训练情况应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尽量不用指令性语言、批语性语言。在幼儿刚刚进行拉丁舞入门训练时,先引导幼儿说一说为什么学拉丁舞?教师随机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6.
幼儿听力培养是对幼儿的语言听知能力的培养。目前许多教师对幼儿的听力培养不够重视,尚未认识到它对语言发展乃至智力开发的重要作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详细制订了听力培养的计划,包括听记指令、听辨语音、听懂普通话等共12项,并设计了与其相配套的教育活动。我们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将听力培养融于各项活动之中。(一)在游戏中提高“听”的专注程度和辨音能力为了发展幼儿的听觉注意,我们设立了“视听角”,开辟了“小喇叭广播站”,让幼儿听儿歌、故事以  相似文献   

7.
听力培养即对幼儿语言听知能力的培养。它包括幼儿对通过听觉所接受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领悟、储存、再现的全过程。我室曾对大班幼儿的听力做过调查,结果表明,幼儿的听知能力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表现在:简单的指令记不准;分辨语音欠清晰;对所听内容记不全。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幼儿的听力培养不够重视。虽然在一日活动中,幼儿听的学习活动无时不存在,但有意识对幼儿进行听力培养却往往被忽视,部分教师尚未认识到听在人们接受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活动中,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呢?再现生活场景,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在开展音乐活动前,教师要将幼儿生活的真实场景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用再现生活场景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如音乐活动"走路"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回家观察歌词中描述的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走路的样子,上课之前让幼儿模仿,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在"小篱笆"中,课前教师可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天,寻找春天,让幼儿认识篱笆,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再学唱歌曲,通过领唱、伴唱、分组唱等多种形式增添孩子的活动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便学会了歌曲。  相似文献   

9.
聋人和听力正常人语言理解和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实验对聋人和听力正常人在语言理解和生成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聋人虽然在书面语的输入输出条件下语言理解和生成的能力显著落后于听力正常人 ,但其在手语的输入、输出条件下语言理解和生成的能力与正常人的口语相比无显著差异 ,甚至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几项指标上成绩还略高于听力正常人。另外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支持了聋校双语教学的主张 ,提倡使聋人在聋文化和听文化中成为自由生活的双语平衡者  相似文献   

10.
让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能开口说话,这是许多家长和康复教师共同的心愿.人工耳蜗的植入为重度听力障碍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听力补偿条件.但能听到声音,并不意味着理解语言意义,无论聋幼儿年龄多大,听觉年龄从听力训练开始相当于刚出生的婴儿.让他们养成聆听的良好习惯,可为聋幼儿语言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韵律活动是让幼儿听着音乐做有节奏的动作,教师常会用此活动方式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幼儿整齐划一的动作表演和脱离幼儿实际生活的表演内容给了笔者深深的思考,这些与《纲要》中所要求的精神相吻合吗?于是,教学活动中,我对幼儿韵律活动进行了大胆尝试:即引导幼儿创编生活中的韵律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学芹 《考试周刊》2014,(21):189-189
教幼儿学唱歌时,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使幼儿产生愉快情绪的歌曲,激发幼儿学唱的好奇心;要通过老师的优美动作引导幼儿进行新歌教学活动;要在唱歌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寓教于乐,让孩子轻松地学唱歌曲;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唱歌,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给孩子展示创造力的机会;要注意教与学的相互协调,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影响聋幼儿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听障碍给聋幼儿造成的最直最严重的后果是语言障碍其中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言障碍。在心理学和特殊育领域,大部分研究结果示,聋人在各种语言能力结构上都显著低于听力正人。在语言的理解和生成面,聋人由于语言上的缺更显得呆板和不具灵活性。另外,国内外有关专家对力障碍学生阅读及写作能的相关研究说明,大多数力障碍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作水平很难超越同龄的听正常学生。②本研究通过对一名聋儿在听力、口语和书面语的同步训练与早期干预下快速识汉字过程的研究、析和讨论,认为早期干(主要指配戴助听器…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把主要的经历花在讲解语言规则上,让学生脱离语言环境去做大量机械的、枯燥乏味的训练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听力作为人类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听才能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只有听得懂才能与人交流。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听力上还是存在诸多障碍,这也严重影响了学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是引发和维系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因而课堂的活动气氛要多种多样。加强直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图片、实物、画简笔画、示范表演等形式教学,还可利用幻灯机、录音机等进行视、听、说全方位训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初中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发达,因此大量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很适合使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如苹果、桔子、香蕉、单车、汽车等都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来让学生学与练。有很多词、词组的学习,是可以用动作表演和表情示意的,如pickup,playbasketba…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的教育改革问题,不仅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问题。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最终目标应是培养新时代所需的人才,改革幼儿教育要立足于这样的高度,改革音乐教育也应如此。过去,我上音乐活动单纯要求幼儿模仿,有时还用口令来训练幼儿的动作,等孩子学会了再配上音乐。教唱歌也是如此,让幼儿一句句地按老师的要求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老师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又忽视了幼儿的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聋校学生已经适应了由教师讲解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距甚远。如何针对聋生实际,采取相应措施,转变聋生数学学习状态,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性的探索。一、聋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分析1.以形象直觉思维为主,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聋生由于听力缺陷与语言障碍的制约,他们的思维处于直觉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在基本掌握了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开始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听力,即听的能力。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是指训练学生吸收和理解语言材料所载信息的交际能力。听的训练主要有听辨和听力理解。常用的听力训练方法主要有听与看结合的方式,听与动作结合的方式,听与写结合的方式,以及听与说结合的方式等。那么,如何将听力训练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一、利用课前谈话进行听力训练。师生对话,不拘一格,是真实情景下的听力训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表达内心的情感。学生为了表达清楚,必须耐心细致地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用已学的英…  相似文献   

19.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我发现幼儿在学习歌曲时,只是机械地跟着老师重复、死记硬背来学歌曲,有什么引导策略可以与幼儿园歌唱活动相结合,让幼儿正确学唱歌曲和喜欢唱歌曲呢?我进行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幼儿园歌唱活动整合的有效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康丽 《成才之路》2010,(15):33-3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应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重视听力节奏训练,进行语言节奏训练,强化动作节奏训练,加强节拍感的训练,用乐器训练节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