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chan]鲦是生活在淡水中常见的小型鱼类,一般能长到15厘米左右,体重几十克。[chan]鲦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很高的营养食用价值。[chan]鲦也像鲫鱼一佯,适应性和繁殖力都很强,江河湖泊、坑堰池塘都有它的身影,甚至是成群结队。大多数玩传统钓法的钓鱼人,是不喜欢[chan]鲦的,因为它闹钩太凶,又不易钓获,实在令人头疼。但它遇到玩台钓的钓鱼人,算是遇到了克星,用台钓拉饵钓[chan]鲦,多的一天能钓获十几斤。真的是钓得手软心跳胳膊酸。  相似文献   

2.
■鲦个体虽小,但繁殖快,一 年两次,所以在江河库塘中 它的密度最大。正因为此,很多钓 友在垂钓大型鱼类中“讨厌”它, 千方百计防止它闹钩;但■鲦肉质 鲜美,又有一些钓友喜欢钓它。在 桂北地区的水库中,到了冬天,只要 天气晴好,风平浪静,气温在0℃以 上,都可钓到■鲦。其钓法如下。 一、钓位的选择 桂北水库在冬季水面都不封 冻,水温在0℃以下也极为罕见。 ■鲦喜欢在较浅的岸边活动和觅 食,因此,钓位应选在背风、向 阳、水深在1.5~2.5米、手竿可及 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甩■鲦     
甩■鲦的器具和方法多种多样,各地都有独特钓法。本文介绍江西、四川境内流行的甩■鲦钓法。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几位钓友用台钓法到卧虎山、百丈崖等水库钓鲦,效果非常明显。在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可钓5千克以上,有时可钓到10千多克。为什么用台钓法到水库钧鲦效果这样好呢?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钓具组合配备科学合理,针对性强;二是台钩的高灵敏度使然;三是台钓用饵的雾化效果好,保持了窝点聚鱼的一定。密度。现将台钓法水库钓鲦的钓。具和钓法简要介绍如下。一、钓竿:视水深,一般可用3.6-4.5米的手竿,其中以4.5米的中硬调竿为佳。硬调竿容易拉豁鱼唇而跑鱼,软调竿扬竿速度慢,中鱼率低。二、钓线:母线0.8-l号,子线0.4…  相似文献   

5.
走钓鲌鱼     
我平时爱钓鱼,钟情于颇有运动量的走钓。每年四月下旬至六月中旬的双休日,沿着水库、河流、池塘边走边钓。这种钓法不仅使我获得了物质上的收获,而且还使我的体能得以进一步增强。走钓的对象,主要是翘嘴鱼白和鱼餐鲦。翘嘴鱼白和鱼餐鲦有大致相同的生活习性,都是上层鱼,食性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翘嘴鱼白体形大,能长到5千克重,鱼餐鲦只能长到150克;它们的口腔大小悬殊,这便决定了垂钓的钩、线有较大区别。钓鱼白鱼要用粗线大钩,钓鱼餐鲦则用“鱼餐子钓”和1.5号以下的细线。我们一般都备有大、中、小三套的钓组。走钓鱼白鱼是用的浮钓法。…  相似文献   

6.
韩江钓鳊     
曾鹰 《中国钓鱼》2000,(3):20-20
鳊鱼是粤东韩江有名的美味鱼种之一,钓鱼人十分喜欢钓它。它成群而来,只要有比较成熟的钓技,每钓必有所获。  相似文献   

7.
三招钓浮鱼     
顾建平 《钓鱼》2004,(10):29-29
所谓浮鱼,泛指生活在水体上层、中层的鱼种,如鲈鱼、鲌鱼,叠鲦、马口之类。因为它们的各自的习性、食性嗜好都有差异,所以,在使用钓具、饵料和钓法上也不尽相同。这里着重谈谈上层小型鱼类的几种钓法。  相似文献   

8.
张幔钓鲦     
■鲦状 如柳叶,体 狭窄、细 长,好群游,在水中非常灵活,南方各种水体都有其踪迹,湘鄂两地称之为“刁子”。■鲦特别喜欢在水码头、草丛边觅食,主要活动在水的表层,其食性杂,水生虫类、各种植物碎屑它都吃。鲦贪食,用常规办法却难钓到。一是它的嘴小,难把钩吃进去;二是它很狡猾,咬钩快,吐钩也快。本人经多次试验,摸索出一种专钓鲦的方法,效果挺好,钓友们倘有兴趣,不妨一试。 钓前准备:选两根竹棍,长约1.5米,一头削尖,便于插在地上。做一块长方形的布幔,颜色深灰、深蓝、黑色都行,长约1.5米,宽1米,两端缝…  相似文献   

9.
任志新 《钓鱼》2011,(5):24-25
曾听钓鱼人说过,钓鱼也是一项综合工程,虽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因为真正要掌握这项运动,每次要钓有所获,确实有点难度。鱼获的多少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季节、天气和温度这个天时三要素连不会钓鱼的人都知道!老钓鱼人最为关注的则是钓场、钓点、鱼情及环境等地利因素;而初入此门的钓友最会津津乐道的却是钓组、饵料和钓法这三大变幻无穷的主观因素。也正因为存在这么多不确定因素,才吸引了全世界成千上亿的钓鱼人去投身这项其乐无穷的钓鱼活动!  相似文献   

10.
钓鱼人有个通病,都希望到未涉足的水域钓未曾钓获的鱼。在我心里,一直渴望到大海里一试“钓”手。  相似文献   

11.
[Can]鲦个体虽小,但繁殖快,一年两次,所以在江河库塘中它的密度最大。正因为此,很多钓友在垂钓大型鱼类中“讨厌”它,千方百计防止它闹钩;但[Can]鲦肉质鲜美,又有一些钓友喜欢钓它。在桂北地区的水库中,到了冬天,只要天气晴好,风平浪静,气温在0℃以上,都可钓到[Can]鲦。其钓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国庆长假,对于钓鱼人来说,是最难得的出钓机会,我决定去一处钓鱼人很少涉足的领地——三清湖,要在那里住上七天。三清湖,又名“七一水库”,位于赣东北信江上游,是当地一座大型水库。妻和10岁女儿也吵着要同我一起出钓,我们带上系列钓具便起程了。十月一日晴隐身钓“鱼餐鲦”秋雨过后的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三清湖清澈见底,小鱼餐鲦在水中乱窜。我灵机一动:何不拿出手竿来!于是,挂上蚯蚓,我就和女儿开始钓起“鱼餐鲦”来了。可是,只钓了一会儿功夫,水面的鱼就都不见了。我这才记起曾经在《钓鱼》上看过的一篇文章,叫做《隐身妙法钓“餐鱼…  相似文献   

13.
“台钓”在池钓中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快速优势,几乎是所有想学或不想学或不屑于学习它的钓鱼人都承认的。一旦离开这种特定的环境,台钓还能发挥其优势吗? 事实上,对于台钓优劣的争论,基本上也就在此。那么,在自然水域甚至在复杂环境中,台钓有无用武之地?还是让我们听听台钓高手们的意见吧。 一、如何在大风浪天施钓 “大风大浪的天气,肯定是要大饵、重坠、大浮力  相似文献   

14.
周渔 《钓鱼》2014,(8):26-27
白鲦,个体通常在10厘米左右,大的可以达到20厘米。通常情况下,它是钓鱼人最不喜欢的鱼,因为它们常使钓友们的钩饵无法下沉到底钓取鲫鱼等目标鱼。其实,如果某个水域白鲦很多很大,我们不妨试一试把它们作为对象鱼来钓,也别有一番乐趣。  相似文献   

15.
散漂(也称七星漂)常见于传统钓法,随着悬坠钓立漂的出现,有许多钓鱼人认识到立漂的优点也开始使用起立漂。尤其是在年纪轻的钓鱼人中很是盛行。因为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很快能就掌握悬坠钓的技术,这其中包括如何找底,如何调漂以及如何掌握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16.
马鞍山水库鱼类丰富,鲤鱼、鲫鱼个体硕大,特别是白鲦更是多得惊人,大着如箸,这鱼味鲜无比,炸之香味扑鼻,食唇齿留香,吮指回味。与他水白鲦另样,堪称当地餐中珍馐。闻当地渔人钓法陈旧,难有佳法钓获该鱼,更显其倍增的身价,市场以串论价(用竹笺从背部穿至腹,逐一排列),食客趋之若鹜。对于久钓淡水鱼的我来说,它时时勾起我体味一回钓白鲦的兴致,只是马鞍山远在百多公里以外的偏远山区,便成了心头的挂记。难寻的机会终于来了!雷雨交加走边关2001年4月23日一大早,单位几个人因公务要去马关县几个乡镇,我便是其中之一。我们一行4人在雷雨中踏上边…  相似文献   

17.
张铨 《钓鱼》2008,(19):32-33
金秋钓鱼旺季已经来到,怎样才能在这钓鱼人幸福的日子里,钓获更多的欢乐呢。秋钓会遇到什么困惑?不起眼的小沟塘也会有好的鱼获吗?秋钓是否要钓边呢?——本栏目精心选择了关于秋钓的三篇文章,和钓友共飨。  相似文献   

18.
老渔夫 《垂钓》2004,(8):28-30
“与国际接轨”可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普通的钓鱼人一样有能力——也有必要玩一玩时下风行的“国际钓法”。  相似文献   

19.
江钓高手     
钱塘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钓鱼人都想要尝尝潮起潮落中的钓鱼之乐,但可得小心,年年都有潮水卷走游客或钓人的传闻,不是吓你,一般的钓鱼人,没有三分三(不识江潮),是不敢“去闯威虎山”的。自然,江湖中自有高手在,钓迷老高就是其中之一。老高,江边码头上人,钓鱼圈中赫赫有名,人称“江钓高手”。的确,老高之高,一是高在钓技,二是高在识江潮,老兄特别擅长于江钓,弄江中之鱼如掏囊中之物,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出一次门,弄上一二斤(鱼),算是‘白板’的了”,口气之大,吓人一跳。更有那三四十年江边劳作江边生活江边玩钓的生涯,使他躺在…  相似文献   

20.
于至凌 《钓鱼》2014,(15):26-27
夏天到来后,气温、水温不断升高,鱼也不好钓。尤其是气压低、水位下降的时候,近岸的鱼情实在不怎么样。使用手竿很少有鱼咬钩,就是有鱼咬钩,浮漂动作也不大,钓获的也大多是小白鲦之类的杂鱼,有时甚至一天钓下来,白鲦等小杂鱼也不咬钩。但近几年来,在炎热的夏天和初秋时节,笔者发现手竿不上鱼时,小小的串钩却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