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练笔”是围绕作文训练的某一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极为灵活的写作练习。它主要包括课内练笔和课外练笔两部分。课内练笔随时进行可能会影响课文的内在气势和神韵,转移课文特定内容所激发的学生情感,破坏教学过程的流畅性,而课外练笔却能弥补这一缺陷。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小练笔呢?一、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多角度训练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思路与表达特点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示范作用,换个角度,选取某些材料,进行写作训练。有些课文,由于中心的需要,有意将文中的某些情…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多练笔,不仅要求有一定的练习次数,还要求每次练习有一定的质量。教师应当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结合实际,有计划地安排作文教学,还应当发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逐步养成爱动笔的习惯。”笔者认为,教学中充分发掘课文中的写作因素,精心设计小练笔,并把“小练笔”挤进课堂,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扎扎实实练好写作基本功,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小练笔的训练,目标集中,费时少,见效快,而且方法灵活多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养成多动笔的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写好整篇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小练笔”训练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拓展课文情节,丰富艺术内涵 作文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创造需要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要练硬学生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实际,设计了“拓展课文情节,丰富艺术内涵”的小练笔,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他们“大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练习活动。它既是减缓作文坡度的阶梯,又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帮手,是通向习作的桥梁。新课标强调,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了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的积累还不够,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还要加强练笔指导。练笔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中,小练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在小练笔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作为老师要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引导学生巧妙利用各种活动进行"短平快"的写作训练。此种训练学生负担小,不花哨,速度快,效率高。尽管"小练笔"的篇幅小,但是只要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认真挖掘、持之以恒,即可逐渐变"小作"为"大作"。在儿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小练笔"这一独特形式,为儿童的写作奠基。  相似文献   

5.
有名家说:“作文是练出的,不是教出来的。”强调作文要多写多练。但是,学生没有兴趣,没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一味强调多写多练,也还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压在学生心里是一个多么重的包袱。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乐于练笔,勤于练笔?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是勤写多练。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读写结合是提高习作最有效的方式。我在小练笔的设计中注重挖掘教材留白处,针对所学课文内容设计非常合理的小练笔,为学生提供了乐于表达的机会,并从中领悟到写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局部的、片断的小练笔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好办法,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观察生活、选用材料、学习技巧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把这种小练笔与完整的大作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会使写作训练收到更好的效果。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都可以将小练笔与大作文结合进行。例如记叙文写作,学生往往写不具体,写不生动;写法大多是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如果把记叙文的写作,分解成若干训练点,诸如肖像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详写略写、顺叙、倒叙、插叙等等。每一次大作文解决其中的一个“点”,并事先将这个“点”进行小练笔。那么,每一篇作文,都会有一“点”新的提高。不过,这种小练笔必须精心指导,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8.
教师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练笔的能力 ,调动学生写作练笔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写作练笔的内驱力 ,使学生由“要我写”转变到“我要写”,笔者认为这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练笔呢 ?在教学实践中 ,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情感教育 ,引发兴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写作练笔也是如此。据我了解 ,有的学生害怕作文 ,厌烦作文 ,面对作文题长吁短叹 ,无从下手 ,并不是不知道作文的重要 ,关键是对作文没有兴趣。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就要用情感教育来引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写作…  相似文献   

9.
练笔,是一种作文训练形式,练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更是让学生感悟生活,思考生活.教师应把课内小练笔的训练当做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让学生在练笔中,看到属于自己的天空,感悟到对生活的新认识,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练习活动。它既是减缓作文坡度的阶梯,又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帮手,是通向习作的桥梁。新课标强调,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了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的积累还不够,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还要加强练笔指导。  相似文献   

11.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培养学生愉快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联系生活进行练笔。这种联系学生生活的小练笔,能真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促使他们留心周围的事物,释放童心,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高层次的语言积累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运转,必须加快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初中生巧用笔,使其像数学练习一样做到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在初中语文课练习中,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作文专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把握课堂练习的时机.  相似文献   

13.
探讨和分析小练笔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既可丰富教育教学的理论,在实践层面上也可为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小练笔这么有针对性的扎实地训练,学生的手不生了,越写越顺畅了。小练笔的写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逐步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事实证明,小练笔的确有着大功效。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作文练笔要生活化、情趣化、童心化。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练笔和终身用笔的习惯。怎样培养学生的练笔兴趣呢?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写作练笔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现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练笔时,要与学生作平等的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认真完成练笔的训练。如:在指导学生写《做不倒翁》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你准备了哪些材料?再让学生看着老师做“不倒翁”,要注意步骤。然后让每个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不倒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语言材料,多阅读,勤练笔,不断积累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功的快乐,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语文教师,我时常在思考,怎样在日常的教学中,较为有效地引导学生由仿到创;怎样培养学生自觉地把习作根植于阅读,从中汲取别人的言语智慧,贮存大量的语言材料;怎样让学生在习作中易于做到生活积累与已有语言模型的自动匹配,从而降低作文的难度。课内"小练笔"是以课文内容作为习作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课文的学习有机整合,熔读、思、写于一炉,达到融会贯通、即时指导、多练多写的目的。下面,笔者就以课内"小练笔"为例,谈  相似文献   

17.
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中的重要部分,作文教学本身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作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仍普遍存在,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带领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在活动中练笔,在写作中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艳迎 《考试周刊》2014,(13):53-53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时常发现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觉得生活很单调,无写作素材;二是苦于表达。写小练笔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更能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小练笔虽小,但认真挖掘文本资源,亦可开辟练笔天地,成为课堂教学中一片独特的天空。作者对小练笔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实践探究,在教材中适当插入一些小练笔,通过不断实践探究,学生确实受益匪浅,最大的成功是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9.
小练笔是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形成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使随堂随文练笔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学生作文练习篇数每学年至少是整篇作文14篇,字数不少于7千字。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勤写多练,培养学生扎实的写作基本功。经验证明,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注重平时的基本功训练,仅凭作文课堂上教学指导和任务性作文训练,未必能取得最佳效果。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呢?首先应提倡学生多“读”。多读能使学生增长见识,开拓思路,只有多读才能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学生的知识丰富了,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作品。其次是“说”。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结合叙述课文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敢说、肯说、勤说。养成踊跃发言的习惯,培养能说会道的能力。作文课堂上,题目出来以后,先让学生构思一会,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构思过程,或把自己要写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再让学生动笔写,长期坚持,大有成效。 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根本在于勤写多练。古人以“篇三百”沿传于世。苏轼传作文之道:“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