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masterofashipcalledout,“Whoisbelow?”Aboyanswered,“Will,sir.”“Whatareyoudoing?”“Nothing,sir.”“IsTomthere?”“Yes,”saidTom.“Whatareyoudoing?”“ImhelpingWill,sir.”I'm Helping Him  相似文献   

2.
WilburSmithwasadmiringthecoverofhislatestbookonaflighttoAmericawhenthemaninthenextseatleanedoverandasked,“IseeyoureadWilburSmith.Whatdoyouthinkofhim?”“Ithinkhesbrilliant,”repliedWilbur.“Well,thatguyisafriendofmine,”saidhisneighborproudly.“Ohreally?”saidWilbur.“Notonlythat,butImthemodelforoneofhisheroes.”“Isthatso?”“Yeah.Wouldyoulikehissignature?”“Couldyouarrangethat?”askedWilbur.“Sure.Givemeyourcard.”Wilburhandedoverhisbusinesscard,whichthemandiscre…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说的是一位低年级的老师在教“云”这个字时,采用启发式教学:“同学们,谁认识这个字啊?”学生摇头,于是老师启发一学生说:“你的头上是什么?”学生用手摸了摸头上说:“帽子。”“帽子上面呢?”“楼板。”“楼板上面呢?”“楼顶。”“楼顶上面呢?”“天空。”“天空里面呢?”“太阳。”“还有呢?”“月亮。”“再有呢?”“星星。”“还有什么东西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飞机。”“不是金属做的。”“小鸟。”“也不是动物。”“空气。”跟空气差不多儿。”学生:“……”老师冒汗了,学生也冒汗了…  相似文献   

4.
Humour     
TooLateMygrandpawasfivefeetsixinchestallandmygrand鄄mawasseveralinchestallerthanhim.Iaskedmygrandma,“Howcouldyoufallinlovewithamanshorterthanyou?”Shereplied,“Wefellinlovesittingdown,andwhenIstoodup,itwastoolate.”MotherorBankEverytimeachildaskedhismotherformoney,shewouldsay,“WhatdoyouthinkIam?Abank?”Thechildwenttoaskformoneyinabank.Theclerksaidtohim,“WhatdoyouthinkIam?Yourmother?”GroundRulesOneofmyfavouriteteachersatuniversitywasknownforhissenseofhumour.Explainin…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找回失落的问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咱’是什么意思?”———“老师,‘歌’是唱的,诗中为什么说是装满一箩又一箩呢?”———“老师,新生活是过的,怎么说是唱的呢?”。这是南京市特级教师刘军在教学《水乡歌》时学生的提问。“什么”、“为什么”是两个充满孩子头脑的具有魔力的词。每个孩子来到这世界,学会说话后,就常睁着好奇的、困惑的眼光,刨根问底地追究这世界的奥秘:“妈妈,那是什么?”“爸爸,天为什么是蓝的?”“蝴蝶为什么会飞?”“我有翅膀,我也会飞吗?”“爷爷,镜子里的小朋友是谁?他为什么长得和我一样?”……为了寻求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话语     
《天津教育》2013,(15):3-3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真哕唆!”“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你那一套早过时了!”“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我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说了别吃剩菜,怎么老不听?”“我有分寸,别说了,烦不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直提倡给学生“减负”,您是如何看待“减负”的?在此过程中,有哪些与之相悖的事情?您是怎么处理的?针对老师们“工作时间很长,压力大”的问题,也提倡给教师“减负”,您是如何看待的?学生的“减负”和教师的“减负”如何做到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爸爸,今年春节我们去哪儿玩?”我刚一放寒假就间。“去哪儿?你想去哪儿?”“我想去北京登长城。”“那可不好办。”“为什么?”“要你妈同意才行啊。”“妈妈,去吧,去吧!”“好,儿子考得不错,去就去。去看看清华、北大!”“哇塞!去北京过年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翻译的标准呢?是“忠实通顺”还是“形似神似”?是“忠实流畅”还是“准确流畅?”是“信达化”还是“信达切”?是“达意传神文采”还是“正确通顺易懂”?如此多的翻译标准,该采用那一个呢?笔者认为,还是采用严复当年提出的“信达雅”为好,因为以上所说的标准,都没有超出“信达雅”的范围,“忠实”、“达意”、“谁确”都是一样的意思,是“信”的变相说法而已。“通顺”、“流畅”的意思也就是“达”的意思,“文彩”、“切”、“化”,也只不过是“雅”的另一种说法。所以,把“信达雅”作为我们今天翻译的标准,仍然挂非…  相似文献   

10.
丹桂飘香的9月,教师节恐怕不是校园里的主话题。 关于“择校”和“择校费”之争,充斥了新闻媒体的教育版面和节目。在此之下引发的各种追问吸引着民众的眼球:择校是不可容忍的“次公平”?择校是现行条件下的“合理”选择?择校是公众行使“选择教育权”?择校费是“不公平中的最大公平”?择校费是“劫富济贫”?没有择校生,不收择校费,学校就难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哥,你下辈子想当什么?”电视剧《蓝色生死恋》中的尹恩熙正问她哥哥。“唉,妹妹,你下辈子想当什么?”哥哥笑着问我。“啊?这个……”我转过头看着哥陷入深思……“唉……”“喂,你叹什么气呢?傻啦!?快说下辈子想当什么?”哥哥打破了我的沉思。“我想当一颗星星。”“什么?”哥哥大叫了起来,“太荒谬了吧!你……为什么?”哥哥感到莫名其妙。我走到床前望着天空说:“星星真的很美,而且你知道吗?每一颗星星都有许多的秘密,让人觉得很神秘。而且,我要做一颗能在城市中看到的星星,做能连接牛郎、织女的星星,让他们永远不…  相似文献   

12.
玩词儿     
宁笑和萧张,一个坐在椅子上,一个坐在书桌上,开侃—— 宁笑说:“你会说话么?” 萧张一仰头,说:“笑话。有嘴就会说话。” “不见得。” “茶壶也有嘴,能说话么?” “你这不是抬杠么?我是说人。” “人?哑巴也有嘴,会说话么?” “你、你……气死我了。我指的是你的嘴巴,你就说说。”  相似文献   

13.
郭文婧 《广西教育》2013,(24):25-25
“有商家把一把斧头成功卖给了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你怎么把这斧头再卖给奥巴马呢?”“大象把蚂蚁踩到骨折,怎么办?”“面包和馒头打擂,谁会赢?”“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这些大学自主招生新颖搞怪的“脑筋急转弯式”题目,被戏称为“神题”,让不少考生觉得“很意外很圆”。(4月14日《新快报》)  相似文献   

14.
茄子时刻     
侧索 生物课上,老师在讲解鱼的结构。某君在伏案休息。老师面有愠色,遂唤醒之:“这位同学,我刚才讲的,你都明白了吧?”某君喃喃:“明白明白!”“那请你告诉我们,侧索在什么地方?”“啊?厕所?厕所在走廊尽头啊!”  相似文献   

15.
乐在乒乓     
乐在乒乓张可信新来的小王住在老张的隔壁,无意中听到一段“窗前对话”。“喂,还敢不敢再战一场?”“手下败将,还敢言战?”“昨天让了你,给你个鼓励奖,今天让你尝我十二大板。”“你还想再输一场?今天让你输得服气。”“别说废话,敢不敢再战?”“谁怕你?马上就...  相似文献   

16.
博客高三     
《中国高校招生》2006,(11):41-42
“我们被地理老师无情地抛弃了……”(一阵假意的痛哭) “抛弃了?为什么呀?”。 “呵呵,别听他瞎扯,听说是换老师了。” “是吗?新老师是谁?” “至今神秘面纱尚未揭晓,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教室里不禁一阵“拳打脚踢”,伴着阵阵欢笑)  相似文献   

17.
美的真谛     
美是什么?是绿叶丛中的花,还是河旁堤岸的柳?是中秋之夜的皓月,还是西山之巅的夕阳?是“飞流直下三千尺”还是“效乃一声山水绿”?是“四月南风大麦黄”,还是“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但这些只不过是自然之美罢了。它们固然很美,但终究只能愉悦人的眼目。真正永恒的美,属于人。美是什么?是绿叶丛中的花,还是河旁堤岸的柳?是中秋之夜的皓月,还是西山之巅的夕阳?是“飞流直下三千尺”还是“效乃一声山水绿”?是“四月南风大麦黄”,还是“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但这些只不过是自然之美罢了。它们固然很美,但终究只能愉悦人的眼目。真正永恒的美,属于人。  相似文献   

18.
新生     
《中学科技》2011,(1):12-13
英雄 “姓名?”“乔峰。” “年龄?”“33。” “性别?”“男。” …… 乔峰有点想不通,自己只是从车轮底下救了个人,怎么搞得好像嫌疑犯一样被盘问——虽然从100米外冲到土方车跟前抢人,是有那么点惊世骇俗的味道。  相似文献   

19.
下雪了     
正上课,窗外下起了鹅毛大雪。一位学生看到了,一声惊喜之后,全班同学的目光转向了窗外,没人再听我讲课。我放下手中的课本,笑着对大家说:“喜欢雪吗?”大家高声回答:“喜欢。”“为什么喜欢?”“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可以溜冰。”“好,等雪下厚了,我跟大家一块儿去玩雪,好吗?”“好。”“现在,我就大雪出个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这漫天飞舞的大雪像什么?”“像鹅毛。”“像白糖。”学生七嘴八舌。“还有吗?”我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大家,可没人吱声。我说:“第一个把雪比喻成鹅毛的是庸才,第三个把雪比喻成鹅毛的人是…  相似文献   

20.
Lastsummervacation,IvisitedBeijingwithmyfather.Oneday,wemettwoforeignchildreninTiantanPark.Iwasverycuriousaboutthem,soIwenttotalkwiththem.“你们叫什么名字?”IaskedtheminChinese.“Sorry,wecantunderstandyou.CanyouspeakEnglish?”thelittlegirlsaidquickly.Ifeltalittleembar-rassed,thinkingthatifIwantedtotalkwiththemIhadtospeakEnglish.ButcouldIspeakstandardEnglish?CouldtheyunderstandmeifIspokeit?FinallyIdecidedtousethechanceandhaveatalkwiththem.“Whereareyoufrom?”Iask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