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武松 《科教文汇》2013,(10):94-96
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文化随着商品流通消费,经常以一种时尚的面貌出现。大众流行性、自炫模仿性、审美愉悦性和肉身人本性为解读城市文化的时尚面貌提供了不同的维度,在人为践履和模仿基础上的哲学内涵有利于深度理解这个问题,而完成与消解、美与恶、艺术与商品之间的矛盾冲突则为更好地理解和建构这个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的文化理念深受人们的关注,同时也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并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城市博物馆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及文化宣传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为社会、为百姓提供社会服务的同时,还彰显了一座城市繁荣发展的客观面貌。城市博物馆已进入前所未有的转型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博物馆要全面打造文化宣传平台,树立博物馆品牌形象;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强化社会文化教育职能;要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全力打造公益文化品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它们的景观面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从公园绿地的设计理念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对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艺术与时尚的融合,在服装和奢侈品的合作上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时尚产品和时尚行为将成为艺术与时尚融合新的出发点。本文将以参观美术馆、参与公共艺术活动、发现一种新的时尚生活方式为出发点,试讨论时尚与艺术融合的新方式,为以艺术家为主的艺术主体提供时尚与艺术的共同融合发展的新探索,最终促进武汉城市的文化与艺术的进步。武汉进步的连锁效应将会带动武汉城市圈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中,每天数幢钢筋水泥大厦拔地而起,成片平房被推倒,城市的面貌日趋千篇一律,且这种单一面貌的文化还吞噬着以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为标志的城市空间特色和民族特色,导致了城市特色的消失和历史文脉的断裂。如何将提高城市功能性,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和保存城市历史遗存、传统文化、城市形象特色有机协调起来,就成了我们规划城市蓝图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历史文化保护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面临危机及成因的探讨,肯定了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保护、更新、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地理环境千差万别,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出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或西北黄土高原“古道西风瘦马”这样独特的建筑和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它们的景观面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从公园绿地的设计理念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对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业也在不断兴起,城市的面貌在焕然一新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认识到建筑能耗问题的严重性。在我国,建筑的耗能总量比例相当大,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远远高于其建筑耗能的比例。随着"低碳生活"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逐渐将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显然,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和焦点,这将会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还能够加大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庐山文化发展的发生期、发展期、转型期、定型期四个不同时期进行详细的分析,在不同发展历程中,庐山文化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延续性与发展性,封闭性与开放性,排挤性与包容性等特点.通过研究和描述这个过程并且对它进行分期,可以反映出庐山文化发展的整体面貌,并显现和揭示出这种发展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随之走向一个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交通拥挤、植被破坏等。新时期下,城市化的发展不应仅仅满足人口的城市迁徙,更应该向着生态化方向发展,力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绿色、环保、生态的城市,使人与生态系统相协调,并且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精神需求。本文从生态城市的定义入手,探寻城市生态规划的实现途径,并对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求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