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斌 《新闻实践》2013,(11):I0003-I0003
世上只有两个季节:白天、黑夜;世上只有一个人:你。你在黑夜与白天之间穿行,这就是你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全部故事。在黑暗中独行,总会走到一片光亮里;在光亮里前行,总会被吞没在黑暗里。  相似文献   

2.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0,(7):28-29
没有妻子的生活 两个男人在谈论他们的妻子。 杰克:“你是否想过没有她你会怎样?” 马丁:“开销更少。”  相似文献   

3.
哭的变化     
小学时,你哭了,全班同学和老师都围过来,问你怎么了。 中学时,你哭了,几个要好的朋友过来抱抱你,告诉你:还有他们,没关系。 大学时,你哭了,人家会说,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 工作后,你哭了,大家都觉得你演技很棒。  相似文献   

4.
让新闻标题更吸引眼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健 《军事记者》2008,(1):34-36
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这样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一向不苟言笑的邓拓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曾留下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发人深思的话:“谁要是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见安岗《新闻论集》)  相似文献   

5.
哥的传说     
电影《非常完美》的后半段里,范冰冰饰演的大明星一脸不屑道:你以为我哥真的会对你认真啊?他只是个卧底!惊得“苏菲”章子怡瞪大眼睛,一脸错愕,心里一定在想:天哪,原来哥不仅是个传说……  相似文献   

6.
我曾向一位从事哲学研究的中山大学老教授提了个很俗气的问题:“何为幸福之道?”老人没直接回答我,却说了这样的话:“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将遇到三种人:一种是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关心你.爱护你,帮助你的人;一种是伤害你.欺骗你.利用你的人;一种是既不曾伤害你.欺骗你.但也不曾予你以关怀与无私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7.
轶事四则     
《出版参考》2014,(3):43-43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终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两个朋友,一个朋友问他:“你不为你的独身主义后悔吗?”斯宾塞愉快地答道:“人们应该满意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我常常这样宽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  相似文献   

8.
问:如何评价这次在南京博物馆举办的“实验空间现代艺术展”? 答:你去查一下国外的女艺术家,比如:Judy Chicago,你会发现,以下体作为题材是个比较老的概念了。  相似文献   

9.
花痴女人     
颜桥 《出版参考》2011,(11):15-15
花痴女人年轻时候是个多情的小姑娘。她总是像大人一样煞有介事地告诉你:我这辈子怎么也得有十几个男人!真的!你不信!等着瞧吧!又不是守灵的,为什么要绑在一棵树上呢!  相似文献   

10.
花痴女人     
花痴女人年轻时候是个多情的小姑娘。她总是像大人一样煞有介事地告诉你:我这辈子怎么也得有十几个男人!真的!你不信!等着瞧吧!又不是守灵的,为什么要绑在一棵树上呢!  相似文献   

11.
我不在乎钱     
有一道测试题,说是如果你爱上的一个有钱人原来真实身份是穷小子,问你会怎样。A:依然选择和他在一起,因为你不在乎钱;B:离开他,因为他骗你。身边几乎所有女孩都毫不犹豫地选了B,头也不回地离开那个伪装成多金男的穷小子。可是,接下来,第二道题,如果你爱上的那个穷小于其实真实身份是个富家子,你是选A还是选B呢?女友们正面回答的很少,她们全都讳莫如深地笑了。  相似文献   

12.
坑中人     
胡英 《出版参考》2007,(8):M0002-M0002
有个人不慎掉进坑里,爬不上来了。他高声呼喊求救。 一个主观主义者来到坑边,说:“我很同情你的不幸,待在下边不大好受。” 一个客观主义者来到坑边,说:“有人会掉下去这是合乎逻辑的。” 一个物理学家计算了此人掉进坑的方式和坠落速度。 一个教育学家说:“你早听我的话就不会掉在坑里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偶尔听了侯宝林大师的老相生段子《醉酒》,说甲乙两个醉鬼对着吹牛,吹着吹着,醉鬼甲竟然从兜里掏出个手电筒,一按电门,出来一个光柱,对乙说:"你看这个,你顺着我这柱子爬上去。"乙说:"行!这算得了什么啊,爬这柱子啊?你甭来这套。我懂,我爬那半道儿,你一关电门,我掉下来呀?"  相似文献   

14.
管理无须事必躬亲,而应主要靠逻辑和打手。 一个精明的老板应该紧紧盯着员工的一举一动,然后宽厚地告诉他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管好—个单位是很容易的:让好人管住坏人,你管住好人就可以了。不过,你必须还得让几个坏人再管住你。  相似文献   

15.
《山西档案》1998,(1):42
◎初识键盘 最常用的几个键 Enter 回车键 当你在屏幕上键入任何命令以后,按它一下,等于告诉电脑:没错,你干吧!所以,电脑书上指挥你操作,而要求你按这个键时,总是说:按回车确认!  相似文献   

16.
小丁老头:我推了你一辈子,就像高莽画的那样,也算尽到我的职责了。现在我已不能再往前推你了,只能靠你自己了,希望你一路走好。我给你带上两个孙子给你画的画和一支毛笔,几张纸,我想你会喜欢的。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说:“人的心灵如一扇窗户,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环境,一个是心灵的窗里,一个是心灵的窗外。”心灵的窗里载满宁静、平和与安逸:心灵的窗外则充满压力、竞争和挑战。至于你处于窗里还是窗外,则取决于你的心态。在窗里呆得久了,会沉闷、烦躁。此时透过窗口看到外面的风景,好像格外新鲜、惊奇,有一种恨不得逃避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向贤彪 《军事记者》2002,(11):59-60
读《刘墉文集》,看到“三个筛子”的故事,原文照录———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还应该是善意的”。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这样介绍你:肖良平,男,号雪峰,1964年12月生,湖南洞口县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去年11月上旬,又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有人问你在多年的书法历程中有什么成功的秘诀,你说:“秘诀没有,只有十六个字:博览酌取,勤思苦练,取法乎上,持之以恒。”你自幼爱好书法,但使你真正走进书法大雅之堂,还得从1984年算起。那一年,你报考军校名落孙山,曾一度悲观、失望,但你很快面对现实,把握住自己的人生,你说:“咱没有机会进有围墙的大学,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在央美宣布你担任副院长的会议上,院长潘公凯说对你“大胆”参与公开选拔表示钦佩,你怎么理解他说的“大胆”? 徐冰:我不太好说他是指什么。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在艺术圈里,一个独立的前卫艺术家身份是很受推崇的,有一种自由的超脱姿态。有人会说,他怎么又回体制内了,是不是被“招安”了,对仕途有兴趣了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