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真"是德育的最低要求,"善"是德育的最高境界。只有达到真与善,德育才能大美。如何让德育回归本真,是所有德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我认为,德育工作应做到"四真四为"。目的真教育全部和唯一的目的是人,真实德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真实的人。何谓真实的人?真实的人不仅是社会的人,也是个体的人;不仅是成长发展中的人,更是当下的人。其一,作为社会人,很多学生的问题往往都是社会问题的呈现。因此,不必过于苛责学  相似文献   

2.
正德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提升,德育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和完善;让德育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重视培育和发展人的情感,重视双向沟通、对话、伦理和代际交往;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德性,教学生本化是形成良好的教学生态和建立德育真正基础的关键。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近年来,我校对"智慧低碳"德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面对"重智轻德"、"重分轻人"的社会倾向,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成人是成才的前提、欲成才先成人的道理,而道德品行作为成人的核心,必然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推到至关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某些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也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不结合学生的实际,缺乏真实的内涵,知、行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效果.为了让德育改变事倍功半的被动局面,我们思考把整合德育资源、寻求鲜活的德育内容作为改革学校德育的切入口,通过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德育资源,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沟通,逐步形成了"活活泼泼、实实在在"的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4.
唯有发生在学生层面的、并且与之内心产生真实互动的德育,才是真实的德育;而真实的德育其实是一种"静悄悄"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核心环节,也是检验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最佳平台。如何在顶岗实习中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新挑战。我们认为:充分借助企业的人力和文化元素,是中职德育的新思路。一、知性德育的反思与"顶岗实习"人才培养视角下德育的重建原则1.生活性原则。关注学生的"顶岗实习"人才培养视角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以致国内现行的德育与生活的德育脱钩严重,忽视了学生德性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智面对的是课堂和课本,学生面对的是课本的知识,而德育面对的是社会,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德育的这一特点决定德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对于德育工作来说,教师不仅要关注德育的结果是否积极向上,还得关注德育过程的真实性与生活性.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追求真善美,因而,德育首先应该是真实的,包括形式的真实与内容的真实.缺少真实性的德育,就缺少了德育的灵魂. 现实中,一些德育措施在"真"字上做得不够.对于需要引导学生的地方,教师都能说到,但在教育过程中,却往往自己先做不到.  相似文献   

8.
马兰霞 《上海教育》2005,(2A):47-49
唯有发生在学生层面的、并且与之内心产生真实互动的德育,才是真实的德育:而真实的德育其实是一种“静悄悄”的过程。教育是人的外部世界与人的内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真实的德育可以概括为三种互动过程和两种心理通道。  相似文献   

9.
人本视野下的高校德育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高校德育实践的困境,只有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以成'人'为目的"的德育观,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德育多元渗透模式,更多采用体验、认同、领会等方法,尽可能地消除大学生人格危机和文化分裂,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0.
德育途径是德育取得良好实效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着教学途径主渠道不畅通,活动途径走过场,班主任工作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明确各项活动的育人目的,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方能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杨静 《文教资料》2008,(6):105-106
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学生主体和学校自身陷入了德育困境,表现为学生面对冲突时无从选择,而学校德育则处在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归因得出学生道德思维水平不高,学校的德育方式有欠缺,因此应将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做为重点.其培养的核心内容是"人我类同"思维.在坚持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评判标准,坚持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原则下,进行"人我类同"思维和道德辩证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感动的前提;真实是德育的追求。鲜活是生命的动力;鲜活是德育的创新。面对“重智轻德”、“重分轻人”的社会倾向,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成人是成才的前提、欲成才先成人的道理,而道德品行作为成人的核心,必然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推到至关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某些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也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不结合学生的实际,缺乏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的精髓是教育,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杜威、陶行知等教育家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学校教育应该是学生的一种生活。人的品德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真实生活情境中,道德教育只有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现实,才能使学生获得对德育真实的、动态的理解,才能实现道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作为一名一线的班主任,我提出:"德育是用来体验的,是用来行动的,不是用来说教的!"为此,我还制作了一张图片——一面猎猎招展的红旗上书写着两行字:"德育是用来体验的,是用来行动的!"后来,我觉得如此做还不够,又请广告公司将这张图片放大,制作成一面实物红旗,挂在我的办公室里。我之所以要制作这样一面具有象征意义的旗帜,是想彰显自己"体验式德育"的教育思想:德育,教师应该尽量创造真实的教育情境,让学生进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急于寻求全员德育新路径,在潜移默化中明辨真德育,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德育行为的自我监控。笔者以教师的职业探究为例,运用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寻求学校德育新模式,通过"真实+优势"的开题指导,"恰当+小锦囊"的研究计划制定,"合作+沟通"的实施研究,"提炼+微课"的报告撰写以及"整合+拓展"的成果交流等策略,为全员德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学校德育更加真实化,实现学生德育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工读学校的学校德育经常遗忘、远离真实的学生生活,尤其是"问题学生"的真实生活,片面地用科学技术、工具理性、道德灌输来入侵学生的生命世界.工读学校内部的德育更多是一种直接的道德教育.在工读学校,直接的道德教学必须转向间接的道德教育,实现全方位德育,营造全方面的德育环境是关键,在工读校园生活中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全方位的道德影响,工读学校的德育才有前途.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教育界最主要的话题就是立德树人,"德"是"人"的德,"人"是有"德"的人.生活德育有两个内涵:一是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实施德育,二是让学生在德育当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实现德育,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坚持德育过程向生活开放,三是坚持生活德育过程中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生活与德育联系在一起时,学生的自主认识可以得到尊重.在初中德育中采用生活德育的思路,实际上是将德育进行课程化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现德育,在德育中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的两个基本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 ,也是德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德育创新首先应是德育理念的创新 ,没有理念的创新 ,实践的创新也不可能推进。高校德育创新所赖于的基础是学生及其社会环境 ,因此 ,深刻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学生的“三成”需求 ,全面深入地研究学生所拥有的“三个世界” ,当是高校德育创新必须高度关注、认真把握的两个基点。第一个基点 :新时期高校德育要更深刻地认识学生的“三成”需求德育的所有理念都是面对和适应于学生的 ,德育理念的“新”也应当首先体现于对当代大学生认识、理解的“新”。因此可以说 ,新时期高校德育新理…  相似文献   

19.
真实,是教育的生命,也是德育的追求。失去了真实,品德课堂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品德课堂教学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鼓励学生说真话。以活动为纽带,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激发孩子吐真情。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类生活"的课堂场景,唤醒学生真实的体验,引领孩子做真人。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德育渗透是实现德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这种德育方式是学校整个德育工程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意义.文章提出了在"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途径,具体包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各种压力;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品德;因势利导,树立医学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