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3年初 ,在摩洛哥海滨城市卡萨布兰卡会议上 ,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决定在英国集结盟军部队 ,以便在不久的将来在西欧登陆 ,开辟新的对德作战战场。 5月 1 2日 ,在华盛顿召开的“三叉戟”会议上 ,将这次军事行动正式定名为“霸王”行动。 1 1月 3 0日 ,在德黑兰会议上 ,罗斯福和丘吉尔正式决定 ,在 1 944年 5月正式实施“霸王”行动———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 ,横渡英吉利海峡 ,在法国西部地区登陆 ,开辟第二战场 ,直接对德军作战 (由于登陆舰艇的数量不足和其他准备工作未能按时完成 ,登陆时间推迟到 6月初 )。丘吉尔和斯大林都…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武装力量最高总司令斯大林在德黑兰会晤后,决定在1944年春,英美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汁划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对德军进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登陆行动,代号为“霸王行动”。罗斯福总统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负责指挥诺曼底登陆战役,并委派英国高级将领蒙哥马利将军担任  相似文献   

3.
说明:一九四二年秋至一九四三年初,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伟大胜利。反法西斯同盟国从此开始了战略反攻。苏德战场上,到一九四四年底,苏军已解放了苏联的全部国土。在北非战场上,英军于一九四二年秋在阿拉曼战胜德、意军队,将他们一直驱赶到突尼斯。一九四二年十一月,美军在北非登陆。一九四三年五月,北非战争结束。一九四三年七月,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不久攻入意大利,九月意大利投降,但其北部地区被德军占领。一九四四年六月,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半岛登陆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苏军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之中。一九四五年初,苏军从东面,美、英盟军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四月,他们会师于易北河的托尔高。五月二日,苏军攻克柏林。五月八日,德国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4.
马歇尔     
George Catlet Marshall,1880- 1959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国务卿。 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4- 1927年曾在驻华美军第十五步兵团服役。 1927至 1933年任本宁堡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任陆军副参谋长。 1939年 9月任陆军参谋长。任期内积极扩军备战,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英美联合总参谋部的主要成员之一,为罗斯福总统军事上的主要助手,随同罗斯福总统多次出席盟国首脑会议。他又是美国军事战略的主要策划者之一,竭力主张先打败德国后打败日本,以欧洲——大西洋为主要战场,亚洲——太平…  相似文献   

5.
北非地中海战略是美国实施“先德后日”战略原则的第一步。它的实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北非地中海战役的成功为盟国弥合战略“链”中的关键环节作出了贡献 ,并为开辟西欧第二战场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在实施整个战役中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英国参加太平洋作战的战略意图,主要集中在恢复东南亚的殖民地、巩固英美同盟关系以及安抚澳新等自治领三方面。美国军方对英国参战提出反对意见,但罗斯福政府从战后英美合作的政治考虑出发,最终仍然同意了英国的参战要求。英国参加太平洋作战虽然实际的军事贡献有限,但却有力地促成了战时英美同盟关系向战后英美特殊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91 6年 2月 2 2日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私人代理豪斯签订了格雷—豪斯备忘录。这个备忘录以假设中的英美合作为基础。这是一个极其微妙而复杂的文件 ,签署之后即被格雷所搁置。由它产生的纠结贯穿了整个 1 91 6年 ,是该年英美关系的中心问题。本文力图从这一角度理解 1 91 6年的英美关系 ,通过分析格雷签署和搁置备忘录的原因 ,推论 1 91 6年英美关系的总特征 :整个 1 91 6年英美关系紧张 ,但是没有决裂。  相似文献   

8.
外国有不少精妙短文,言简意赅,辞约意丰,读之令人鼓掌。现笔者集录一些,与大家共飨。一字诗美国一家文学刊物登载了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全诗就一个字:“网”。它把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字电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英美同盟军决定开辟第二战场,最后商定在法国西海岸诺曼底半岛登陆。当英国首相邱吉尔电告美国总统罗斯福后,罗斯福立即回电:“妙!”  相似文献   

9.
1861年4月1日,美国内战前夕,对国际国内形势十分担忧的国务卿威廉·亨利·西沃德提交给林肯总统一份备忘录,要求联邦政府对欧洲发动敌对行动和战争,以期南方放弃分裂行动。林肯反对西沃德的变内战为外战的政策,主张集中全力打赢国内战争,以拯救联邦。西沃德备忘录的根本目的是创建一个和平的环境,全力以赴投入海外扩张,实现"太平洋商业帝国"的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10.
前文着重讨论了围绕火炬行动英美间的分歧与纷争的情况,就1942年两国联合行动,罗斯福最后还是与丘吉尔取得了一致意见,并任命艾森豪威尔为北非火炬行动的总司令统率英美联军于11月8日分别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登陆。两国初次的联合行动就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打败了隆美尔统率的德军,最终将德意军队赶出了北非。为此,罗斯福向世人宣称开始了“战争的转折点”。 虽然有了辉煌的成果,却并不说明美国就此从根本上改变了它的战略意图,反之,双方都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国民党的惨败,美国政府于1948年底就决心从中国“脱身”。但当时美国上层及公众对政府的对华政策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加强援蒋,有的主张停止卷入。杜鲁门总统认为就对华政策进行公开辩论势所难免,故决定把“事实”公之于众,但国务卿马歇尔等却不同意公布政府历史文件。1949年1月21日,艾奇逊继马歇尔出任国务卿,恰好蒋介石于这天宣布“引退”。艾奇逊不胜感慨:“我刚好就职时,他就垮在我的头上”。2月7日,美  相似文献   

12.
杜鲁门主义的续篇——简评马歇尔计划的历史背景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歇尔计划亦称《欧洲复兴计划》。它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提出,1948年4月国会批准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是在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下,美国称霸世界的经济扩张计划。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美国的“援助”来恢复和重建遭到战争重创的欧洲经济。但实际上,它是杜鲁门主义的续篇,是杜鲁门主义的经济表现,真正目的在于以借复兴欧洲经济为名,利用西欧的经济困难,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进而夺取西  相似文献   

13.
在去年的美国大选中,以美国教育理事会会长、卡内基教学基金会主席,以及哈佛大学校长等33位高等教育领导人组成的美国高等教育面临挑战委员会,就美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向里根总统的接班人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内容包括应列入下届总统议事日程的雄心勃勃的计划。  相似文献   

14.
6月25日《南方日报》国际版,以《“空军一号”里的秘密》为题,介绍了60年来12任美国总统发生在总统专机里的一些秘闻逸事。其中讲到:1943年罗斯福总统秘密飞往卡萨布兰卡与英国首相邱吉尔会晤,制定盟军进攻欧洲大陆的计划。这次长达42  相似文献   

15.
1945年11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出马歇尔接替赫尔利来华调停国共冲突,促使双方停战谈判。马歇尔的调处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杜鲁门讲:马歇尔来华后所做的“与他临行前我向他阐明的政策是完全一致的。”①因此,马歇尔的调处切实体现了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本文仅就马歇尔调处的一些具体做法来分析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史学界对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正面战场进行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研究。不少文章提出了“国共两党的军队分别担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这“正面”与“敌后”已经成为国民党军队对日作战和中共领导下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寇两个战场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7.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西部的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直接对德军作战,“霸王”行动正式启动。在从挪威到西班牙漫长的海岸线上,盟军为何选择在诺曼底登陆呢?在诺曼底登陆是盟军首脑们经过缜密研究和精心选择的结果。为确保登陆成功,美英军事首脑们认为选择的登陆地点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登陆部队必须能得到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的掩护。二是航程距离应尽量缩短,以便在短时间内运送大量后续部队。三是附近要有大港口。符合上述三个条件者,只有法国的加莱和诺曼底两个地方。加莱地区最大的优点是海面较…  相似文献   

18.
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的彻底溃败已经为时不远,在击败纳粹德国后,盟国如何协同对日作战成为当时急待解决的问题。雅尔塔会议前夕,美军已逼近日本本土,对日决战日益临近。美国三军首脑估计,在德国投降后,尚需18个月才能打败日本。倘苏联不出兵对日作战,美国需付出伤亡一百万人的代价。当时原子弹尚未试验成功,为了缩短战争进程,减少美军伤亡,罗斯福希望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罗斯福还担心,苏联可能趁美国对日作战筋疲力竭之时,长趋直入中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广大地区,严重影响战后美国控制中国的计划。为此,他希望与苏联达成一项谅解。 1945年2月4日到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三国首脑会议。 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为争取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减少美军伤亡,竟然不惜牺性中国领土主权以满足苏联的要求。在2月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的会晤中,基本同意了斯大林提出的条件,双方还约定对达成的协议保密。2月11日,苏方提出最后文本,当天,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在雅尔塔协定上签了字。  相似文献   

19.
二战中 ,英美两国密切合作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但由于两国根本利益上的不同 ,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和斗争。本文拟从分析第二战场开辟问题入手 ,来探究英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根源。一、针对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的合作与斗争第二战场问题最早是苏联提出的。 1941年7月 18日斯大林致函丘吉尔 ,首次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或北非两线开辟反击希特勒新战场。但丘吉尔以地理和资源限制为由 ,冷冷地回绝了。 11月 6日斯大林在被德军围困的莫斯科发表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十四周年纪念》报告中 ,首次公开提出第二战场问…  相似文献   

20.
马歇尔计划与欧洲的分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提出促进西欧联合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是把复兴欧洲和遏制苏联两者结合起来的;而利用复兴后的欧洲形成对苏联的有效遏制,是其达到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苏联与东欧各国均未参加马歇尔计划,却在1949年1月25日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这样,欧洲开始形成了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两个平行的相互排斥的国际市场。因此,我们说马歇尔计划是欧洲分裂为两大集团的起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