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封葑 《记者摇篮》2010,(8):20-21
何为经济新闻?由于审视的角度不同,说法也就各种各样。《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的定义:“经济新闻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经济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所谓新闻背景,通常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在多数情形下,新闻是不可能不写背景的.尤其是经济新闻,涉及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不交代必要的背景,就很难显示出它应有的新闻价值.而恰到好处地运用背景材料,就会使经济新闻增值生色,给人以厚重感.据笔者研究,经济新闻背景的写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类自有商品交换行为以来,经济活动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媒体的出现,则使人类的经济活动必然成为其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经济新闻是新闻的一个种属。它有新闻的共性,在写作上也应遵循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如五个“w”等。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群众经济  相似文献   

4.
贾红雨 《新闻采编》2010,(3):11-11,16
经济新闻相对于社会新闻,虽然都是新闻,但是它没有社会新闻好读。这是经济新闻受众面窄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运用创新的手法,改变经济新闻"数字枯燥"、"行文专业"等弊端,经济新闻就可写得活泛起来,给读者以亲近感,从而增加其可读性。  相似文献   

5.
搞好经济报道,是党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大局服务的要求。因此。它与时政新闻等并称为“硬新闻”,是媒体报道的重头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各种经济现象日趋活跃,公众对经济报道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可是,传统经济报道中“概念+数字”的乏味形式又使读望而却步,读经常反映的是:经济新闻不如社会新闻鲜活、吸引人。怎样才能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激发读的阅读兴趣呢?笔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发现经济类报道可适当借鉴社会新闻、娱新闻等“软新闻”的报道方式,对其进行“软化”,以赢得读。  相似文献   

6.
钟贤 《新闻前哨》2003,(9):70-70
经济新闻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经济新闻。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新闻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经济新闻的时代特征也越来越鲜明。同时对记者采写经济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在对经济新闻的界定、本质把握的同时,作为一名驻站记者,采写经济新闻时  相似文献   

7.
近一时期,鞍山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提出“经济新闻社会化、社会新闻经济化”的思路,并在新闻实践中加以操作,形成了一种新鲜的样式:“经济——社会”型新闻。我们所说的“经济新闻社会化、社会新闻经济化”是指经济新闻要寻求它的社会意义,社会新闻要寻求它的经济意义。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同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之间,本身就有着天然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成为经济电台新闻报道的主战场,从而使这种“联系”和“缘分”得到更加直接的表现。包括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程、企业转型、城建、环保、科教文卫等在内的经济、社…  相似文献   

8.
让经济新闻充满魅力!越来越多的读者发出这样的呼唤。有读者曾感慨地说:如果看经济新闻能像看社会新闻一样轻松,像看小说一样有趣就好了。当然,经济新闻不同于小说,但是,新闻的重要、及时、新鲜、真实等特性往往比小说更能吸引读者、震动读者,这就是新闻特有的优势。因此,作为一个报道经济新闻的记者,应该学会运用新闻这一优势,认真研究经济,研究生活,研究读者,在经济新闻的判  相似文献   

9.
一、新时期经济新闻发展历程简略回顾   1、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的局限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新闻形成了的一定的新闻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其局限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计划经济体制究竟给经济新闻带来了哪些局限性呢?“其突出的表现:一是经济报道的单一性;报道以生产为中心,偏重生产对流通、消费的决定作用,忽视流通、消费对生产的能动的反作用,总之,对市场的作用、功能很少触及。产品、产值、利润是经济新闻的‘晴雨表’,车间——工厂——生产是经济新闻的‘循环圈’。这种单一性造成经济新闻的枯燥…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闻受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新闻的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必须有严密的计划,明确的目标。那么,谁是经济新闻所要传播的受众呢?广义地讲,所有的人都是经济新闻的受众,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是经济新闻信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只有那些对经济信息进行使用、处理、再加工的政府、团体或个人才是经济信息重点传播的受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新闻的策划、报道和话语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敏 《新闻界》2006,(2):63-64
经济新闻策划和报道在当代新闻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主要就经济新闻的叙事、话语策略尤其是经济新闻的意识形态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所谓新闻背景,通常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在多数情形下,新闻是不可能不写背景的。尤其是经济新闻,涉及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不交代必要的背景,就很难显示出它应有的新闻价值。而恰到好处地运用背景材料,就会使经济新闻增值生色,给人以厚重感。据笔研究,经济新闻背景的写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谈起经济新闻摄影报道,许多摄影记者都说难拍,原因是经济新闻一般适合于用数字、文字等形式表述,而难以用直观的瞬间形象说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新闻摄影就是对应和图解经济学中专业的或是抽象的名词。于是,报纸上的经济类图片总是一些印证式、经验性的照片,很少有新鲜的画面。 难道经济新闻就没法用照相机很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报道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中等城市做好新闻难,做好经济新闻就更难。单纯的事件新闻,记者只要守好了线,一般来说,不存在没有新闻线索的问题。而对于跑经济新闻的记者来说,常常要面临线索短缺,视角不开阔等问题。经济新闻稿件的质量要求要远比一般新闻稿件高。它要求记者在对所跑行业整体情况有了充分了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是近现代中国新闻发展史上著名的民营报纸,以出色的经济新闻报道见长。本文通过分析该报的办报理念及其经济新闻的特点,认为《新闻报》的经济新闻其报道对巩固自身发展、促进经济信息交流甚至对当下经济新闻报道理念及实践等都产生了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国际、国内的经济活动、经济事件,随之经济新闻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本文就经济新闻的采访和报道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余岸木 《新闻窗》2007,(2):115-116
体育新闻(指广义的概念,包括消息、特写、通讯,下同),与时政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等相比较,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党全国工作战略重点转移的一大产物 ,经济新闻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 ,在人们新闻消费需求日益提高的新形势下 ,以指导性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经济新闻 ,却显现出了主题裸露、形式老套、语言涩硬等弊端。增强经济新闻可读性 ,成了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从笔者的实践体会看 :把经济新闻写“软” ,从内容到形式 ,都能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是革除上述弊端 ,增强其可读性的重要途径。一把经济新闻写“软” ,不仅不会削弱其必须具有的指导性 ,相反能为实现这个主要功能提供有力的保证。请看下面事例 :1998年…  相似文献   

19.
如何写活经济新闻是长期以来新闻界不少同仁一直探讨的话题。我们认为,于社会新闻的角度来采写经济报道,是写活经济新闻的—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们知道,社会新闻一般是关于社会风气、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以及各种奇闻趣事的报道。这类新闻通常具有的趣味性、接近性、人情味、新奇性等特点,有较强的可读性,更容易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20.
我经常接到通讯员的来信,大都询问如何采写经济新闻。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新闻报道范围之广,包括各行各业乃至交换、消费、分配各环节。经济新闻分为政策新闻、经济动态新闻、经济信息新闻、经济人物新闻等多种。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新闻将进——步成为报纸的宣传重点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