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近似数》是四年级(上册)《认数》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整万、整亿数,含有万级和个级、亿级和万级的数,以及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安排用“四舍五人”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或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这样的安排符合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数的实际大小的直觉,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2.
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去掉某个数的尾数后得到的大约等于某一准确数的数。所以,近似数是相对于准确数而言的。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实践、科学试验及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教材简析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包括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一个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两个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发展。教材先通过“例 1”介绍了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三位小数 2 953的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及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再学习例 2、例 3,使新旧知识的…  相似文献   

3.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小数教学的难点之一。有位老师采用自学与分层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教学步骤如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教师在授新课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四舍五入法”的复习。1.省略下面各数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们的近似数。486000≈1484000≈2.省略下面各数亿后面的尾数,写出它们的近似数。3680000000≈749000000≈学生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这一方法的发展。安排这样的练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铺路搭桥,为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凤之秋华"教学节中,我教学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认识近似数"一课.这节课安排在学生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之后,使学生初步认识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目的近似数.磨课的经历让我难以忘记,现就"认识近似数"一课的导入环节,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亿以内数的读法;二、亿以内数的写法;三、比较数的大小及求近似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来教学的,因此学生已掌握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并且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有了这块“基石”,再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把数位由“个级”扩展到“万级”。本单元的教学将为下一步学习亿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乘数和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作必要的铺垫。本单元的内容与通用教材相比,在编排上主要有三点不同:其一,降低了读、写数的难度。原通用教材的读数和写数扩展到了“亿级”,而新教材仅扩展到“万级”,这样编排恰到好处。“亿级”数的读和写,平时用之不多,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理念】《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苏教版第七册96~97页的内容。在学生认、读、写多位数以及把整万数、整亿数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体会近似数的价值,结合具体数据来介绍"四舍五入法",用"四舍五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读写方便,人们常常把一些较大的数进行改写或求近似数(也就是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比如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或者是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这个大数的近似数。该怎样改写或省略呢?请看下面的例子。例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相似文献   

8.
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A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千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排列顺序和相互关系,掌握十万由10个万组成,千万由10个百万组成,亿由10个千万组成……。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多位数按四位一级读、写的规律。认识分节号“,”和约等于符号“≈”,知道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邓琼 《湖南教育》2001,(9):36-37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近似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亚杰 《辽宁教育》2008,(12):59-6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近似数。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收集数据的过程,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合作探究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灵活求一个数的近似数。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探索、构建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会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在认识、理解和应用近似数的过程中,体会近似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3.在合作交流中,获取学生的感性认识及理性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探索、建构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教学过程及意图:  相似文献   

12.
[教材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一小节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大小的比较”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2.使学生能够正确比较亿以上数的大小。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3.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渗透唯物辩证观点的教育。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理解概念第一层次,建立自然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一、作业回放 在教学四上年级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一节课后,笔者看到了学生的作业反馈: 学生一:5187000≈(5200000)=(520)万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第五册,较之原试用本,有许多明显的特点。现就其中两个,发表个人浅见。一、坡度适当,利于学生按规律读数、写数。读写多位数,历来是教学上的难点。原试用本把万级、亿级数的读写,用一次出现例题,一次归纳方法的编排方式,教时短,难度大,实际效果不佳。现在,修订本把这部份教材分成了两段:第一段,学万级数的读写。以读数为例,教本先讲万级的读法:“先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例1);再讲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例2)。写数也是这样,先讲万级写法:“按个级数的写法来写,再在后面添写四个0”(例3);然后讲含个级和万级的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例4)。第二段,学亿级的读写。教材首先发问:“我们已经会读万级的数,想一想:亿级的数怎么读?”然后通过例5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之惑——重"法"而轻"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是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上第13页例7的内容。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从教材的编排意图与教学安排中,我们可以发现"四舍五入"求近似数以一种方法的形式呈现时,其主要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师的讲授,结合具体数,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2.知道千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记住数位顺序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3.认识近似数的意义,区别“改写”与“省略尾数求近似数”这两种方法及所使用的不同的连接符号。(二)理解1.理解同一个数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是不相同的。如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在万位上表示2个万,在亿位上表示2个亿。同时让学生理解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2.理解“数位”与“位数’、“计数单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马广明  李焕 《山东教育》2012,(25):42-43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是小学阶段对整数认识的终结,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读写;万以上数大小的比较;用"万"或"亿"作单位改写整万、整亿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数字编码。信息窗解读信息窗1图书知多少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数学第六册第20页例9、“做一做”及练习五第1~3题。教学目的: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掌握四舍五入法,并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盘点:理解近似数的意义;掌握四舍五入法。教学难点:理解求近似数的要求,掌握省略尾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准备训练读出下面各数,说出各数位上的数字是几。28932853286850二、讲授新课1.教学近似数的意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0页例9前面的有关内容,理解“近似数”的意义。板书课题:求近似数、“四舍五人”法。2.教学创9理解题意(教师重点解释:例9问题即是求松树、杨树…  相似文献   

20.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共出现了近百处“想一想”。如何教好“想一想”的内容,使其充分发挥“想一想”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现仅就“想一想”内容不同形式的出现及其作用与相应的教法谈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例题前的“想一想”的作用和教法 1.提供思维内容 第五册第8页例5是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数的读法,是在学生已有的读万级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材在例题前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已经会读万级的数。想一想:亿级的数该怎样读?”这个“想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