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塘月色》和《绿》均为朱自清的代表作品,均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并编排在一起,作为讲读课文。二文不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出朱自清散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风格,而且也能使学生通过阅读,对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收到窥一斑而通观全豹的效果。为此,我们对《荷塘月色》和《绿》的异同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原文中引用了《采莲赋》片断之后,又引用了《西洲曲》里的诗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荷塘月色》引用这四句诗的真意何在?朱自清用它表现的情绪是喜悦还是哀愁?有关教学参考书提供了“有关资料”。如,吴周文《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每每读罢《荷塘月色》这篇优美的散文,总会让人不由惊叹作者的修辞艺术实在是高超之极。《荷塘月色》是现代修辞运用的典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从字、词、句到段、篇、章都很好地运用了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透露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思想情绪,这个问题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说是淡淡的哀愁中夹有淡淡的喜悦,有人说是浓浓的哀愁;也有人说是脱离火热的阶级斗争而寄情山水;也有人说是抒发了对现实不满的忧愤之情;还有人说是小资产阶的摇摆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这一问题,朱自清先生早已作过明确的阐述。在《那里走》一文中,他这样叙述当时的情绪:“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猥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这就是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一文中透露的思  相似文献   

5.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散文方面的代表作,更是中国现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关于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历来说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一、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寄情山水,抒发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二、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借景抒情,表现愁闷的心境。三、认为《荷塘月色》是表现朱自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四、认为《荷塘月色》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的心情。五、认为《荷塘月色》是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  相似文献   

6.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名散家朱自清写于一九二七年的一篇抒情散。一直以来,人们阅读它,赞扬它,无不为它神妙的境界和优美的字所折服。对于《荷塘月色》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六七十年代,以余荩、吴周、马焯荣、张白山等论为代表,以为它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优美的抒情散,论们从艺术构思的精美、景物描写的情致以及巧妙的抒情艺术等方面来论说朱自清散艺术的精湛。八九十年代,论们多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眼入手,寻求作“不宁静”的根源,以为是对人生的感伤或是对国事的忧虑。“人生感伤”说如刘勇民、孙绍振等分析说朱自清当时正处在家庭困苦、父子矛盾的时期,从而肯定“《荷塘月色》的苦闷不是政治性,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说是“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的散文典范,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近乎完美。香港散文家董桥曾说:“散文,我认为单单美丽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也就是说散文如果没有深远的思想内容,光有高华的艺术特  相似文献   

8.
<正>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从1927年诞生以来为什么广为传诵、历久不衰?它所描绘的艺术视景为什么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其美学特征是什么?审美价值何在?这是笔者近来重读这一名篇所思考的问题。对《荷塘月色》的艺术特色,近年来研究者的认识已趋于一致,如形象逼真、文字如画;融情入景,贮满诗意;文字凝炼而又自然,刻意求精而又没有斧凿痕迹等等。然而对于它的思想价值的认识,却存在着不尽相同的见解,而这些不同的见解又有其共同的倾向,难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如果我们跳出这个研究框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或许可以找到更加合理的解释。因之笔者试图从美学的角度谈谈《荷塘月色》及朱自清的其他写景散文所表现出的美的形态及其审美价值等。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其写作文笔细腻唯美,所有的散文都被文学爱好者称之为美文。特别是其中的《荷塘月色》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铺天盖地的研究和评论。《荷塘月色》将朱自清先生所有散文艺术融汇一炉,集中表现出朱自清独具特色的散文创作风格,给人一种真实的美感,直接成为朱自清先生的代表名作。本文针对朱自清先生与《荷塘月色》进行浅析,希望能够通过简单的讨论来找出其中的文学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提到蝉声,近来又有人提出疑问,认为夜晚不应有蝉鸣,更谈不上“热闹”,认为“不够妥贴”。但古诗词中已有先例,朱自清本人也曾说耳听过两回,“与《荷塘月色》中所叙的有相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荷塘月色》为例,分析了朱自清的比喻艺术特点在于形象、贴切、新颖、别致。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创作散文的先行者之一.他的散文从数量来说不算多,不过《踪迹》(诗文合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几个薄薄的集子,可是从艺术成就来看,这些散文集子不仅尽到了向旧文学示威的责任,而且起了现代散文拓荒者的作用,给后来者以巨大的影响.他的百来篇散文,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有不少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读朱自清散文的人都会承认,朱自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在Petty Bourgeoisie里活了三十年,我的情调,嗜好,思想,论理,与行为的方式,在在都是Petty Bourgeoisie的;我彻头彻尾,沦肌浃髓是Petty Bougeoisie的.”换句话说,朱自清散文的内容,思想,感情,和今天的读者,已经有了不小的距离.可是人们仍然爱读他的散文,除了因为这些作品至今仍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认识意义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美”,能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比起某些思想性无懈可击而艺术上二流的作品,朱自清的散文有更强的生命力.人们渴望欣赏艺术的珍品,朱自清的不少散文称得上是艺术的珍品.《荷塘月色》等如习习清风,使人陶醉;《给亡妇》等如幽咽琵琶,催人泪下;《择偶记》等则风趣幽默,令人解颐.读这样的散文,真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可惜今天真正能扣人心弦的散文,还是太少了.要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现在要问那些毕业若干年的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相信十有八九的人会说:"是‘荷塘月色’的美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实在是太美了,另一方面是学生觉得朱自清先生想要摆脱不宁静的心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七十余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去探求它蕴藉深厚的艺术底蕴,在某种意义上说,主要是由于模糊美的存在。这种模糊美集中表现为艺术语言的模糊美、艺术意境的模糊美和艺术意蕴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15.
《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经典写景抒情散文。语言质朴自然,描写缜密细腻,意境清新委婉,充满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尤其是文本中的描写极富艺术特色,为写景抒情增色不少。下面笔者就《荷塘月色》中的描写艺术做一些探讨。一、描写景物时,作者善于把思想情感、生活感受与自然景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丰满而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荷塘月色》的艺术水平一直为人们所赞赏,而对它的思想倾向则研究得很少。它固然不是大声疾呼、令人奋起之作,也不是锋芒毕露、刺向敌人的匕首。但是,《荷塘月色》也绝不是无情之作——一幅单纯的风景画,也不能武断地说它流露着小资产阶级的情调,更不能因为它缺乏挣扎和战斗的力量而忽视它的思想意义。这因为,《荷塘月色》毕竟留下了朱自清先生,这位民族英雄思想发展的印记,我们可以从中探求朱自清先生当时欲进不能、欲退不忍的矛盾处境,体会到思想改造的艰难,这无疑是有意义的。世上本没有笔直的路,朱自清先生由一位个人民主主义者而成长为民族英雄,走过的路也是很曲折的、很艰难的。他早期曾经提出过“平凡主义”,曾经申明“国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试图摆脱政治,开辟“第三条路”走下去。  相似文献   

17.
人生是动态的,人的思想情感也会不断变化。读了朱自清在不同时期写的《绿》和《荷塘月色》,我们就明显地感觉到写作《荷塘月色》的朱自清不再是写《绿》时的朱自清了。《绿》中“我”是那样的自然率真,面对那一片绿,欣喜若狂,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无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溢于言表。到了《荷塘月色》中的“我”,则多了几分压抑,面对荷塘与月色,产生的只是一种淡淡的喜悦,并且在这淡淡喜悦之中还掺和着某种忧愁。显  相似文献   

18.
说到朱自清,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的散文名篇《春》、《匆匆》。听流行歌曲《荷塘月色》,会想到他的同名散文名篇。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举闻一多和朱自清的例子,“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称赞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19.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荷塘月色》的成功,除了归纳为手法、语言的运用,更与朱自清先生的独处有关。本文以此为基础,拟对独处作一番解读。  相似文献   

20.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主题,历来是众说纷纭。下面,对众多观点作一概述。1.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时,正值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黑暗笼罩全国之时。作者自述: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