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国内外诸多学者、专家对于高职英语为职业和人际交流服务的研究已屡见不鲜。而随着职业技能领域和人文交流的国际化,高职英语首先应为国际职业技能和国际交流服务,而国际技能大赛和每年的师生国际互访是国际职业技能发展与国际交流的良好载体。那么,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浅显地探索高职英语课程作用于职校国际技能大赛和国际交流的方式方法,使在校学生将英语口语、专业英语等与国际技能大赛、国际交流三者结合,配合学校培养国际化职业能力及素养,打造国际化技能人才,值得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吴连香 《科技风》2012,(19):188
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此,21世纪初教育部就联合有关部门先后举办了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各地也纷纷效仿。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全面展示职业学校的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实践证明,开展技能大赛有助于提高职业学校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有着与普通高等教育完全不同的使命,其面向的对象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自2008年以来,每年6月举办的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广受社会各界关注,技能大赛作为人才培养成果检验的一种方式也受到各大院校的重视。文章通过介绍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意义,指出目前技能大赛筹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职业技能大赛能够给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有着与普通高等教育完全不同的使命,其面向的对象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自2008年以来,每年6月举办的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广受社会各界关注,技能大赛作为人才培养成果检验的一种方式也受到各大院校的重视。文章通过介绍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意义,指出目前技能大赛筹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职业技能大赛能够给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蒋玉秀 《大众科技》2016,(7):114-117
把技能大赛的理念引入课程体系,通过将比赛项目和课程教学相结合,课外技能大赛活动和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模式来优化《汽车售后服务管理》课程内容、改革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既提高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又满足了企业对相应岗位人才的要求,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亮  王犇 《大众科技》2016,(12):69-70
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来提高自身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并把比赛成果应用在课堂教学。文章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分析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师技能提升及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PLC控制竞赛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比赛来提高教师技能,并改善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课程教学内容等,经过实践与探索,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2007年,教育部在总结我国职业教育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决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技能大赛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检验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基于多次技能大赛的经历,笔者围绕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推进中职学校动画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19)
中职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能够很好的促进对学生的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对中职学校教学发展和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技能大赛是新时代产教融合模式走向成熟发展的缩影,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也是一个杠杆,引领和"撬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本文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制为研究起点,重点探索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技能大赛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着力构建职业技能大赛"一体三全,多点并进"的长效发展机制,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引导着职业院校建立课程标准、教学标准、评价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机制,从而探寻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新模式。本文对所在学校研究和适应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推动学校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周信辉 《大众科技》2013,(6):256-258
中职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推动了课程教学改革,对职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广西的中职技能大赛的实际情况,就技能大赛促进中职学校对电子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张建荣  余秋香 《科教文汇》2014,(34):152-153
近几年全国职业院校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技能大赛的举行过程中,我们如何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进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促进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毕业后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主要体现为职业能力不足。该文从高职高专英语技能竞赛入手,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日常教学活动与技能竞赛的相互融合,改进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与英语职业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能够满足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沈言 《科教文汇》2021,(11):133-134
在国家新的人才战略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多的内容和更丰富的形式。为了落实人才战略,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具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人才,产教融合理念应运而生。现如今,产教融合逐渐发展成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产教融合教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和专业素养,为实现技术创新、促进国家产业链结构转型、确保行业产业升级提供必要的条件。基于此种情况,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被提上日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践行人才培养战略、实现院校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该文就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与教育创新的具体思路展开研究,旨在更好地建设我国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5.
陈琼薇 《大众科技》2014,(5):122-123
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教工作的重大设计和创新,也为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分析会计技能比赛的特点以及技能大赛对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提出如何依托会计技能竞赛为契机,推进中职会计教学。  相似文献   

16.
覃姣梅 《大众科技》2014,(2):119-120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毕业生专业技能越来越被重视。手工点钞是财经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也是从事财会、金融、商品流通等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但现在很多财经类学校毕业的学生,手工点钞水平较低,远远达不到作为财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挑战。文章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的发展现状,对中职会计课程教学提出新的教学要求,着重于"重基础、重实务和重技能"三个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王梦莎 《科教文汇》2020,(5):105-106
在职业教育中,技能大赛是推动高职教育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在绝大部分职业学校中,学生虽然在技能知识方面十分过硬,但在参加技能大赛和专业实训课程时,却总是感到手足无措,无法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不利于技能大赛的开展。对此,学校和教师应充分重视,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促进技能大赛与专业实训课程之间的融合,让学生学以致用。本文针对技能大赛与专业实训课程融合的教学展开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香 《科教文汇》2014,(36):126-127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目前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目的是通过反思来不断探究与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为建设适合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和满足职业教育自身发展需求的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强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背景下,面对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中职实训指导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中职电子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提出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实训教学应建立"重基础技能、活岗前培训"的课程体系,并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韦江彬 《大众科技》2013,(5):243-245
我国中职数学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问题颇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更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在教学理念中提倡"专业课为主、文化课为辅",因此中职数学相对于高中数学来说的内容差异较大。数学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应及时调整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并为专业课程服务。文章就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文化基础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