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版权产业具备数字化天然优势,正在释放巨大的数字衍生价值.数字技术提升了版权创作、流通、交易、管理、服务全链条,拓展了新兴的版权产业市场,不断引发法律制度变革.目前,我国版权产业数字化治理在参与主体、监管模式、保护形态、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复杂化趋向显著,版权市场呈现出创作主体多元化、创作方式多样化、作品利用形式非标准化、侵...  相似文献   

2.
王英 《现代情报》2009,29(6):10-11,14
面对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使用给版权带来的巨大影响,而传统版权制度的创新尚无法对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于图书馆领域开展有效协调时,不如寻求包含"权利相互性"与"权利立法平等性"等先进立法理念的版权补偿金制度的支持,以促进版权人、图书馆及社会利益的共同实现,这项制度必将成为图书馆使用数字版权的重要法律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在强化版权人和数字内容提供商利益保护的同时,威胁和侵蚀了数字商品消费者享有的知情权、安全权、隐私权、公平交易权及合理使用权等基本权利.因此,应从技术创新和法律完善两个层面构建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运行下的数字商品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4.
数字音乐版权管理涵盖确权、用权、维权三大环节,分别面临版权归属难以确定、版权许可与版税支付壁垒、技术保护与法律保护皆不完美的问题,而区块链具有多方协同、不可篡改、可溯源、可验证、去中心化等特点,其应用可化解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的困境;此外,在确权、用权、维权三大环节也分别面临版权虚假主张的验证、实际收益未增加、区块链存证的证据性质未定等新问题。基于对区块链在数字音乐版权管理中应用的场景与挑战分析,提出中国应采取监管沙盒方式进行试验性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数字版权登记确权成本高、效率低以及授权交易权属流转不清晰、监测维权取证难等困境,基于数字版权全链条中版权登记、授权许可、监测维权三大场景,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数字版权登记成本并提高效率、保证许可授权的安全透明、实时监测侵权并取证、出证,但同时也面临着如版权登记效力不明确,作品独创性判断的缺失,限制合理使用、著作权修改权和法律适用以及监测维权的证据证明力等诸多挑战。为应对区块链应用于数字版权全链条保护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可构建区块链版权登记确权实质审查制,从法律上推动智能合约的发展与应用,并建立统一的区块链存证司法审查方式。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海欣 《现代情报》2005,25(7):96-98
版权问题是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合理解决版权问题关系到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败。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各种法律规定、保护数字版权的技术手段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7.
刘茗 《大众科技》2007,(9):98-99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文本、图象、视频等数字化内容的管理和保护.文章首先对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综述.并根据e-book对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需求,提出了适合e-book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并以国内比较成熟的方正Apabi电子图书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为例,对典型的e-book数字版权管理系统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8.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文本、图象、视频等数字化内容的管理和保护。文章首先对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综述。并根据e-book对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需求,提出了适合e-book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并以国内比较成熟的方正Apabi电子图书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为例,对典型的e-book数字版权管理系统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9.
分析我国数字经济环境下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不足,并对国外数字经济战略和立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在版权领域,数字化技术导致在线侵权泛滥维权困难、版权滥用及垄断、严保护与共享精神冲突等问题。在专利领域,数字化技术引发可专利性、专利审查积压和专利丛林、诱导低价值专利产出等问题。此外,需对数字经济最基础的数据建立专门的财产权保护制度。最后,提出我国应当适时修订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推动《数字经济法》立法工作并制定国家层面的数字经济战略三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管文革 《现代情报》2006,26(3):123-125
文章阐述了电子合同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形式.就图书馆使用数字版权电子合同的内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出版已逐渐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朝阳产业。加强版权保护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阐明了数字出版产业与版权保护的内在相关性,分析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且从立法、行政、司法和社会保护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版权保护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信息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其版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数字文本文档和数字图像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储形式,并详细介绍了在不同数字信息资源下利用数字水印技术进行版权保护的思路和方法。指出数字水印在数字版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鑫  宋伟 《科技管理研究》2016,(22):145-149
技术进步与法律完善存在着逻辑上的互动性与历史上的关联性,数字出版技术的应用,对现行著作权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了传统著作权权利规定的模糊、侵权防控的乏力和许可模式的失效等问题,同时数字出版产业自身也不断遭遇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危机。为此,应当创新数字出版著作权授权模式促进合法传播,并及时出台司法解释与管理规章完善现行制度规范,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索著作财产权体系化建构提升法律适应性,以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技术及其规避行为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版权保护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结合中国大陆新著作权法对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版权保护条款,简要回顾了当前中国大陆数字图书馆建设在版权保护问题上的缺陷,强调应进一步加强版权保护的技术性措施;详细论述了用以保护数字化信息资源版权的主流技术,包括防拷贝技术、访问控制、内容保护、流媒体格式、数字水印以及DRM技术,对DRM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数字资源版权保护中可能出现的技术规避行为,提出采用先进技术、追究法律责任、改进商业模式等若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然而伴随着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软件盗版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它已经成为威胁软件产业的主要问题。以2006年51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对版权保护与软件业盗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版权保护对抑制软件业盗版具有显著影响,其弹性系数为0.524。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版权产业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新的生产力,版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从版权产业的概念和分类入手,阐述版权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与区别,指出版权保护是版权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新兴版权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针对我国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版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数字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works has brought new problems to the exis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As the traditional copyright law system lags behi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conomy,the copyright systems in many countries are being improved,so are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pacts.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igitalization right of traditional works,the copyright and copyright ownership of digital works,the copyright process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work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版权保护对我国版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我国2016年的相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出版权保护强度这一版权保护的关键因素,并结合外商投资、城镇单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数、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十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学生数共五个因素来分析版权保护对版权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版权保护强度、外商投资以及城镇单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数对版权产业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其他两个因素则不显著,并据此相应地提出促进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区块链技术的特性有助于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中的痛点问题,促进内容产业进一步发展.选择以太坊作为区块链底层架构,在知识产权管理领域创新性的引入"双通证"体系,提出一种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该模式解决现有方案的痛点问题,有更好的适用性,能够灵活的服务于各种类型的版权确权及用权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