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护鲁迅维护团结冯雪峰来到上海,要完成“附带管一管”文艺界工作的任务,开始只能通过和依靠鲁迅、茅盾,而鲁迅“当时的心情是很不平衡的”(冯雪峰:《回忆鲁迅》)。  相似文献   

2.
香港廉政公署30年一部反腐的经典教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月15日~22日,香港廉政公署对市民开放,这是香港廉署30周年庆典活动之一。香港有句口号:“香港胜在有ICAC(廉署简称)”,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廉署在维护香港社会廉洁公平方面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小说是发展中的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小说的结构出现了多种类型和形态。小说在刚刚萌生和逐渐成熟、成型阶段,其结构形式主要是叙事结构(即情节结构);如:“框架结构”(鲁迅的《故乡》、列夫·托尔斯泰的《哈吉穆拉特》、邓友梅的《在悬崖上》等)、“螺旋式结构”(司汤达的《伐尼娜·伐尼尼》等)、“楼梯式结构”(鲁迅的《祝福》等)、“翻板式结构”(莫泊桑的《项链》、契诃夫的《变色龙》等)等等,笔者已在另一篇文章(见本刊1985年第2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院派一直是鲁迅研究的中坚力量,在鲁迅作品阐释与鲁迅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鲁迅在现当代中国的巨大影响力和广泛关注度,在学院派之外,“鲁迅”也被更多的群体所阅读所接受所评价。近年来,一些以“鲁迅”为书写对象的出版物相继进入读者的视野,显示出“鲁迅”传播的新特征。通过“日常鲁迅”的书写和塑造,人们一方面在拓展与深化着对“鲁迅”的认识,一方面借助“鲁迅”对日常生活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肯定。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九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江总书记在最近重要讲话中,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总体要求,特别希望新闻工作者要实事求是,要维护大局,维护团结,维护稳定。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宣部关于今年新闻宣传的总体部署,精心组织好几个战役报道,把握宣传基调,增强主动意识,提高引导水平,更好地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结合陕西省实际,我认为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认清形势把握基调今年之所以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一是形势特殊。大事喜事多,难点热点也多.可以说是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发展机遇和潜在…  相似文献   

6.
虎年。又是一个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时节,城镇乡村到处可见“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标语口号。1998年秋冬征兵工作是在伟大的抗洪精神鼓舞下进行的,亿万青年踊跃报名参军献身国防的热度达到沸点。但不久前沈阳军区有关部门收到的一封来信使知情者的心情一下子骤降至冰点以下:“我们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阜  相似文献   

7.
一般说来,优秀的新闻作品都经历过反复修改、精心琢磨的过程。在文章修改艺术方面,鲁迅先生就是我们光辉的榜样。虽然鲁迅先生在写文章之前总是经过深思熟虑,然后一气呵成,但他从来不放松修改的功夫。他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答北斗杂志社问》)对每一位新闻编辑来说,都要认真学习鲁迅的修改艺术,并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具体地说,鲁迅文章的修收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出版工作》第十五期二十三页刘争义同志的信,未加查对鲁迅手迹,便说:“鲁迅先生决不会把“(?)”写成“(革华)”是可以肯定的。”我查了线装影印本《鲁迅日记》,(?)确实笔误为(革华)(见第三函第二十四册、一九三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日记)。笔误是常见的事,这也无损于鲁迅先生的光辉。刘争义同志未查对手迹,无可责难。你们在编辑过程中看来也未查对手迹,就不免有些疏忽了。由于这种疏忽,竟造成“一处误排”的“公案”,使排者、校者、编者均蒙其咎,岂不有点冤枉!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当努力学习鲁迅的语言和他运用语言的艺术。他的修辞手法,便是应当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鲁迅说:“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致李桦》)又打比方说:“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做文章》)可见鲁迅是十分注意语言的修饰工夫的。这里试着谈谈鲁迅作品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0.
2003年6月25日《人民日报》披露了1936年7月17日鲁迅写给杨之华的信。这无疑是一件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且此信是当时鲁迅(在上海)与杨之华(在莫斯科)“两地书”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封。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前一年,周树人(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教书,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写游戏文章《绰号赋》,并与同学们给鲁迅取了个“假洋鬼子”的绰号。鲁迅知道后,并不苛责他们,仍然在期终品行评语栏给予“及格”。从此,学生们对鲁迅格外敬重了。这个爱淘气的学生叫胡愈之,他不仅调皮,而且还是一个“小报迷”,爱读书报杂志成癖。放假回家,一头钻到他父亲以前订的《申报》、《汇报》、《新民丛报》以及《浙江潮》等报  相似文献   

12.
基于阐释理念策划的展览,不仅更容易让观众理解展览内容,还能够提高博物馆信息的传播效果。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生平陈列”的策划在理念上经历了从“展示”到“阐释”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在展览内容体系的制定过程、文物信息的阐释方法、“以鲁迅说鲁迅”的叙事策略等方面,最终实现从展览文本到鲁迅展览空间的转化。希望通过对策展经验的总结,探讨如何协调历史人物、观众与展示技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图法》(第四版)中所编列的“I210鲁迅著作及研究”类目,以及该类目下的共14个平列下位类目(除一个交替类目“[I210.94]鲁迅生平事迹”外),提出了疑虑,即《中图法》(第四版)设置在“I文学”类下的鲁迅专类,它们不能全面正确地揭示鲁迅著作的学科属性,并对之进行了论述。指出了目前只有“利用机读数据分类标引的方法对鲁迅著作增加分类检索点”,才能全面正确地揭示鲁迅著作的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14.
书业内外     
《收获》刊文贬损鲁迅引起质疑 据《北京晚报》等传媒引自新华社电讯,文学刊物《收获》近期集中刊登3篇贬损鲁迅的文章,引起绍兴市政协委员、绍兴市作家协会主席朱振国的不满。朱在一封公开信中质问:如此“集束炸弹”贬损鲁迅,意欲何在?今年第二期的《收获》在题为“走近鲁迅”的专栏中,分别刊登了冯骥才的《鲁迅的功与“过”》,王朔的《我看鲁迅》及林语堂发表于1937年的旧文《悼鲁迅》。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安全和发展,把维护国家安全摆在第一位。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在“五大安全”中,“国防安全”关系国家存亡和民族兴衰,是定国安帮的基石。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在捍卫国防战略安全中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一、“抗日战争起始地”——国难当头、首当救亡1931年,日本关东军铁蹄侵踏东北,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相似文献   

16.
张玮 《兰台世界》2016,(4):87-89
河西地区自古以来,一直都在中西交通、民族关系、军事国防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左宗棠从同治六年(1867)督办西北军务、兼陕甘总督起,至光绪六年(1880)的十余年时间,对河西地区进行了全方位的开发,涉及经济、环境、文化教育、政策建设多个方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相似文献   

17.
实践是最好的检验《对“深入生活”这个口号的再认识》(见《上海文学》1年11期,作者查志华,以下简称《再认识》)一文,对作家要“深入生活”的问题提出了异议。文中虽然原则上肯定这个口号“在革命战争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后,作为我党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中心地的上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转折。“左联”自行解散,“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论争停息,左翼作家丁玲、艾青、田间、周扬等纷纷投奔抗日民主根据地,郭沫若、茅盾、田汉、夏衍、阳翰笙等先后撤离上海,辗转到重庆、桂林以及香港等地,以笔作枪,积极从事革命文学艺术活动,成为这一时期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9.
“灌输真知,表扬万物”。这是鲁迅为1912年创办于绍兴的《越铎日报》写的办报主旨中的话。然而,鲁迅后来失望了,到了他逝世的前一年,他叹道:“现在的报章之不能像个报章,是真的;评论的不能逞心而谈,失了威力,也是真的。” (一) 在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报纸上虚假的、失实的报道“俯拾皆是”。对这种状况,鲁迅是深恶痛绝的。他以笔为投枪,刺向制造传播假新闻的记者的恶习,刺向新闻失实的种种痼疾。鲁迅指出,新闻失实的痼疾之一是夸大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非常重视书刊的校对工作,他花在这方面的精力,不亚于他在著述和编辑活动方面所付出的心血,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生命,碎割在给人改稿子,看校样,编书,校字。”(《鲁迅全集》第11卷) 当时,一些书店的校对人员在校对稿件时,常常“以意改令通顺,并不查对原稿”,以致使著译者“想了许多工夫,这才决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