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外国毒品商在华肆无忌惮地走私鸦片,他们不仅公开贩卖片、毒品,甚至还在租界或租借地内就地制造毒品。外商之所以敢无视中国法令,则主要其有治外法权为护符。正因为此,中国人民所以一直把反对外国对华毒品易与废除外人华治外法权的斗争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岳冰茹 《文教资料》2011,(17):81-83
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鸦片只是打开市场的一种贸易工具。战后,通过签订一系列合约,英国获得了设想好的利益,但鸦片输华的数量却是有增无减。本文通过对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鸦片输华的数量的分析,探究英国不断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以及鸦片的持续输入对中英两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第一课鸦片战争一、填空题。1.鸦片俗称(),是一种很容易使人上瘾的()。2.从()世纪后期开始,()将大量的鸦片偷偷地运到中国贩卖。3.从()年6月3日开始,林则徐和广州军民用了20多天的时间,将缴获的2万多箱鸦片在(海滩上全部销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4.1840年6月,()借口中国销毁鸦片侵犯了英国商人利益,对中国发动了()战争。5.()年8月,()侵略者强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二、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里打“!”或“×”)1.清朝光绪帝,决定派强烈要求禁烟的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2.英国入侵广州后,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  相似文献   

4.
晚清年间,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在中英贸易中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同时用武力维持这种罪恶的贸易,并于1858年通过《天津条约》使其合法化,中国遂成为这种毒品贸易的最大受害国,鸦片的输入不仅摧残了千百万中国人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清政府受其困扰达一百年  相似文献   

5.
“鸦片流毒,为中国三千年史未有之祸”(魏源)。在中国悠久、璀璨的文明史上,没有第二种商品像鸦片那样,震撼过这个文明古国的根基,并给她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它不仅使中华民族蒙受了100余年“东亚病夫”的羞辱,而且使中国社会经济遭受了巨大破坏。英国殖民强盗为了向中国输入毒品,相继发动了两次可耻的鸦片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永久侵占和奴役中国,又在占领区强制推行毒化政策;从18世纪末到1917年,外国通过向中国推销、走私鸦片、吗啡、海洛因和红丸等毒品,从中国掠走了价值6616345219银元。近代中国鸦片流毒泛滥成灾,最严…  相似文献   

6.
英国,这个老牌殖民主义者,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它是从掠夺殖民地起家的.从十九世纪初叶起,它就向中国输入了大量鸦片来掠夺中国的财富.1840年,它又以中国禁止鸦片输入为借口,向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了古老封建的中国大门,强迫清政府订立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强辟五个通商口岸,强占香港,勒索二千一百万元赔款,还规定英商货物入口必须两国协商税率.自此以后,外国商品和毒品,潮水似地泛滥在中国市场.1856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就总值约三千五百万美元.据估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甘肃农村烟祸状况及社会影响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地区毒祸甚烈。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毒品种植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种植面积一度在57万亩以上,号称“烟国”。追溯其根由,政府经济来源匮乏,借征收烟亩罚款谋取厚利,以资挹注财政;农家生计困窘,种植贩卖鸦片维持简单生活;甘肃交通建设滞后,鸦片便于运输;鸦片也被当作疗治疾病的重要“药品”。毒品的大量种植,是地方政府和农家双重贫困状态下的产物,其造成粮食减产,地方手工业凋零,民众体质被摧残等严重后果,使原本脆弱的社会生态更行恶化。  相似文献   

8.
<正>在近代中国,鸦片象一场不可遏止的瘟疫,蔓延到全国各地,并泛滥一百多年,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对近代中国人来说,鸦片不仅仅是一种毒品,也是招致国家衰败与民族屈辱的祸源.鸦片问题是近代中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一)鸦片,又叫阿芙蓉,俗称“大烟”,它是用罂粟汁液熬制而成的麻醉性毒品,中国本来并不出产鸦片,“鸦片”一词也是从外文音译而来;据史书记载,鸦片原产于西亚一带、后逐渐传入欧洲、南亚等地,唐时;罂粟作为药材由阿拉伯入带到中国.宋元之际,中国文献中关于罂粟的记载越来越多,但人们只知道罂粟可供观赏与治病,16世纪中叶,窃据澳门的葡萄牙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制作与吸食方法也由西班牙人、荷兰人传入.并逐渐被中国人掌握,吸毒现象开始出现.鸦片的大量输入、吸毒恶习的泛滥是从18世纪英国确立向中国实行鸦片侵略政策开始的.英国自18世纪20年代开始向中国贩运鸦片,1773年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正式制定了对华鸦片政策.东印度公司取得了鸦片经营权,1834年 鸦片经营权由东印度公司转到英国私人企业手中,这“在鸦片贸易史上;标志着一个时代”.①英国鸦片贩子从此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开始对中国大规模输入鸦片.据统计,1834年为21885箱1838后激增为40200箱1821-1939年鸦片?  相似文献   

9.
琦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卖国贼。本文试就他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行动,及其与清政府的关系作些分析。一鸦片是麻醉性毒品,原产地不在中国。十八世纪以前输入中国的数量很少。十九世纪初,鸦片走私的扩大,对国计民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一、鸦片是毒品,直接摧残吸食者的身心健康;二、鸦片贸易破坏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三、大量白银外流,使清政府税收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东来,鸦片大量涌入,象瘟疫一样在中华大地上蔓延,成为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侵蚀着中国社会的每一个细胞。上至宫廷显贵,下至村民野夫,染瘾者不计其数,多少家庭在烟毒的吞噬下家破人亡,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成为鸦片的牺牲品。其中,云南的烟毒泛滥尤为突出,是受害最为惨重的省份之一,在中国鸦片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页。据有关部门统计,1949年底云南和平解放前夕,全省毒品原植物种植面积达654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0%,年产鸦片达5,000余万两;烟民约200万人,仅昆明一地,烟民便达1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3%以上。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毒品问题非常普遍,禁毒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研究中国的禁毒史,以史为鉴,对我们研究当代的禁毒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政府实施十年禁绝鸦片的计划,地方政府也响应中央的号召,纷纷主张采取一系列的禁烟措施。清末(1907-1911)的贵州,是罂粟种植的泛滥区,也是烟民自种自吸与出省贩卖的重要省份,禁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150年前英国侵略者用炮舰和鸦片打开了中华封建帝国的大门。可耻的鸦片贸易,流毒中华,戕害中国人的身心;白银严重外流,10多年间达1.2亿两,使中国市场纹银奇缺,银贵钱贱至于极点,政府与百姓两皆受害。林则徐在广东严厉禁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严正要求。清朝道光中期,鸦片输入每年达4万箱。林则徐雷厉风行地查禁鸦片,半年间迫使烟贩们缴出2.02万余箱。换言之,即把1839年上半年运到广州来的鸦片悉数收缴,功效之高,令  相似文献   

13.
鸦片输入中国,究竟使中国流失了多少白银?这是一个很难统计的数字。本文试对1859年前,鸦片输入中国流失白银的情况做一粗略估算。最早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国家有葡萄牙、荷兰,英国较晚。有记载有是1727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200箱,其它国家无记录可查,估计也没有超过200箱的。因为当时中国进口鸦片为医疗使用。此时期的鸦片输入量不在本文主旨范围内。 1767年,英国已占领了印度鸦片产地孟加拉,运到中国来的鸦片每年达到1000箱。但此时清政府  相似文献   

14.
广州十三行经清政府特许负责与外国通商并处理相关外交事宜。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认为,十三行贸易体制是自由贸易的枷锁,他们多次试图施压清政府改变这种体制,均未达目的。后来,他们通过向中国输入鸦片获取暴利来解决贸易入超问题。清政府不得不严禁鸦片输入,英帝国主义便发动了肮脏的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末,西方教会出版的书籍中,在谈到传教事业对殖民侵略的作用时曾直言不讳地供认:“在殖民地修建教堂、驻扎传教士,就象在殖民地修建兵营、驻札侵略军一样必要”;“一个传教士抵得上一营军队”,“与其设立九个军事据点,不如设立九个教堂更为有效”。事实正是这样。就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来说,当时在华传教士中的头面人物郭士立、马礼逊、裨治文和巴驾等,在宗教外衣的掩盖下,或大肆刺探、搜集我国情报,充当侵略者的间谍;或为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和攘夺中国权利出谋划策,充当谋士;或和鸦片贩子狼狈为奸,参与贩卖鸦片和为鸦片贸易辩护。这说明,在中国近代史上,从一开始西方列强就把宗教作为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工具。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直至解放前夕,殖民主义、帝  相似文献   

16.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之后,为了达到以毒养战和纵毒祸华的双重罪恶目的,日本在伪满洲国推行了以高调"断禁"、实则纵毒为特点的鸦片统制政策。日伪当局利用鸦片专卖搜刮民财,增加财政收入,摧残东北民众的民族精神,给东北造成深重的社会问题和民众灾难,严重违反了本国签署的海牙和日内瓦国际禁毒公约,犯下了严重的国际毒品罪和战争罪。  相似文献   

17.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3月10日,林则徐奉命抵达广州,开始查禁鸦片。半个月前,当他途经江西的时候,就向广东方面发下一个与烟毒有关的大约60名要犯的名单。但是,这份名单上却没有鸦片走私集团的最大头目——厂州总兵韩肇庆。韩肇庆原本是广州水师的一名副将。1837年,两厂总督邓廷桢设置巡艇,堵截烟犯,韩某却暗中与英国鸦片贩子商定:英贩每走私一万箱鸦  相似文献   

18.
一、销烟背景台:鸦片,俗名大烟,是一种麻醉性的毒品。清朝时期,英国资本家为了掠夺中国的白银,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把鸦片偷运到中国来。  相似文献   

19.
资料库     
《辅导员》2002,(5)
6月3日虎门销烟1838年英国、法国等国的商人在广州地区疯狂贩卖鸦片,清朝政府派钦差大臣林则徐前往查禁。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延桢和广大民众的支持下,缉拿烟贩,整顿海防,招募水师,限令外商交出鸦片,保证“永不夹带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  相似文献   

20.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包含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四种行为方式,对于该罪既未遂形态的认定应当分别就四种行为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对于走私毒品罪,毒品是否顺利进或者出国(边)境是判断既遂与否的标准;对于贩卖毒品罪,应依交易双方依买卖毒品的意思转移占有为准;而运输毒品罪的既遂只需要行为人实施了运输毒品的行为即可,而不论是否将毒品运到目的地;制造毒品罪应以实际上制造出毒品为既遂标准,着手制造毒品后,没有实际上制造出毒品的,则是制造毒品未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