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现代散文,选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对于《故都的秋》的教学,目前学界多从秋声、秋色、秋味角度对秋景图的分析去体会作家笔下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进而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角度引入对作家"悲凉"心境的探讨,多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作者的爱国之情,但对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家园之感"多有忽略。笔者认为,30年代的"故都北平"对作者郁达夫  相似文献   

2.
一条线索贯穿文章始终文章不论是描绘北平秋色,还是赞美自然风物,抑或是表达对故都的向往眷恋,始终都贯穿着一条感情线索,那就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不但是北国之秋突出的特点,而且是作者对北国之秋深切的感受,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调。郁达夫幼年丧父,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忧郁、沉闷的个性;后东渡扶桑,受尽异族歧视,更让其苦闷和消沉。何况作家“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而至北平,正是“九一八”之后,此情此景,故都的秋,令这位本已伤感的文人品尝到的个中滋味,除了“清”、“静”、“悲凉”,还能是什么?抓住了这条…  相似文献   

3.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的名篇,抓住故都的秋的三个特点“清”、“净”、“悲凉”.通过对故都之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色特有的美。郁达夫先生用细腻的笔触勾勒了故都的景色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恋、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了作者伤感、落寞的情怀。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具体表现在以下列四个方面:一、独特的故都情结开篇,作者就述说“不远千里”上北平,只是“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饱尝”而不是浅尝辄止,可见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有独钟。为了表现这种深沉的向往、眷恋和赞美,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首先是对比烘托。“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的经典之作《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以一个平民化的文人姿态,怀着忧郁、优美的情怀观察、体验故都之秋,将北国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的秋姿秋态秋声秋色流于笔下,展现了故都秋天的独特神韵——清、静、悲凉。整篇散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的散文佳作《故都的秋》,通过一系列对于北京秋色的描绘,写出了故都的秋的特色和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抒发了自己对秋的、特别是对故都的秋的深情厚意,着意突出了一种情、静、悲凉的秋的意境。清、静、悲凉是作者所描绘的意境的主题。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明确地点出了这种秋的意境的主题:“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是指秋的纯净、清彻;“静”,是指秋的静寞;“悲凉”,是指秋的气氛、万物的衰弱、给人的感觉;这三点概括了北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的意境是通过对于北京一系列秋色的描写体现出来的。首先,作者描写了在北京的院落里所看到的秋色。早晨坐在院子里,“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碧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是一幅充满了秋色的天高气爽的清静的秋天院落图,在纯净的高空中,响着驯鸽的飞声,这给人的感觉是秋高气爽,静中有动,又是响在纯净的碧空中,还有那“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  相似文献   

7.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著名的写景抒情作品,在文章中作者运用对北平秋景的勾勒和其与南国景色的对比,抒发出自我孤独感伤的情怀,更在其中蕴含对不同生存形式的思索,象征了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生命形态。本文将从《故都的秋》所包含生命主题为切入点,分析探究郁达夫在文中借助北平秋色所要展现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情感。  相似文献   

8.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著名的写景抒情作品,在文章中作者运用对北平秋景的勾勒和其与南国景色的对比,抒发出自我孤独感伤的情怀,更在其中蕴含对不同生存形式的思索,象征了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生命形态。本文将从《故都的秋》所包含生命主题为切入点,分析探究郁达夫在文中借助北平秋色所要展现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情感。  相似文献   

9.
读达夫先生的散文,如饮醇酒.久而弥笃,尤其是他写景艺术,以崭新的美学思想和独特的审美视角,描绘出一幅幅情思隽永,色调各异的画面.《故都的秋》即是他写景抒情的散文中颇有特色的一篇.一、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主观色彩”和谐的统一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协和左翼同志的误解,一九三三年,郁达夫从上海迁居杭州,欲以闲散安逸的生活来排解内心的苦闷.这当然是心造的幻影,他的内心也由此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于三四年创作的《故都的秋》,以景显情.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自然  相似文献   

10.
曹津源 《学语文》2003,(6):14-14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用饱蘸情愫的柔毫 ,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 ,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吟诵这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 ,我们必须通过鉴赏故都纷繁多姿的清秋景象 ,捕捉、感悟社会风云、个人遭际在作者心灵的投影 ,进入作者精心敷设的情景交融的意境。具体地说 ,这样的心灵投影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一、独特的故都情结。开篇 ,作者就述说“不远千里”上北平 ,只是“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饱尝”而…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用饱蘸浓情的柔笔,描绘了一幅精彩细腻,典雅质朴,极具神韵,并染上浓厚悲凉色彩的秋色图,表达了对故都之秋(故都)的深切眷恋。为何有这么浓郁的“悲凉”?为何有这么深切的“眷恋”?有人归因于作者的“故都情结”,有人归因于作者的“个人遭际”,有人归因于作者的“人文素养”。这些解读都中肯,但只是基本的表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个被传统文化滋养,又受西洋文化熏陶,有着良知和民族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敏感意识到千年古都面对外族的虎视,早晚不保,但又无可奈何的隐痛。隐痛积累多了,久了,就化为了悲凉、…  相似文献   

12.
<正>郁达夫《故都的秋》文笔优美,情味深厚,被誉为散文名篇。在众多的文本解读中,基于散文写实的特点,习惯于从字面理解,认为该文所写之秋就是北平之秋,"清""静""悲凉"即是北平之秋的特点。但若从写作背景、北国之秋实情和作者经历等方面来考察,该文所谓的北平之秋,多是江南之秋的变幻。一关于《故都的秋》的创作经过,在郁达夫该时期的日记中,有许多记录。1934年7月16日,郁达夫  相似文献   

13.
读《故都的秋》,读者无不欣赏作者把北平秋季的清、静、悲凉写得如此意味隽永,感情浓厚。大多数文章评析也都围绕着这一点来谈。这固然是不错的,但在笔者看来,作者更着意于欣赏故都秋味的饱、透、十足。  相似文献   

14.
余秋雨说过,文学作品大多是“半透明的双层结构”。一层是显性的文本信息,一层是隐性的文本内蕴。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描写了故都北平清秋的风物景致,“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落寞和悲凉感”。这也许是文本层面上的理解。欣赏文学作品,需要“知人论世”,去解读文本信息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骚人墨客对其吟咏歌颂。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郁达夫是颂秋,但他颂秋的角度又与众不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可谓秋有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可谓秋有形……郁达夫慧心独具,主要来品秋的“味”,正所谓“清净悲凉好个秋,慧心品得秋味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用饱蘸情愫的柔笔,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他笔下的故都的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他对北国之秋的热爱首先源于他独特的故都情结。文章…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的经典之作《故都的秋》是现代散史上的名篇。作以一个平民化的人姿态,怀着忧郁、优美的情怀观察、体验故都之秋,将北国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的秋姿秋态秋声秋色流于笔下,展现了故都秋天的独特神韵——清、静、悲凉。整篇散感情浓厚、意味隽永、辞优美。  相似文献   

17.
1934年,郁达夫辗转来到了阔别十多年之久的北平,饱尝了北国的秋色,百感交集之下,写就了《故都的秋》一文。通过品读全文并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我认为这篇文章体现了郁达夫深厚的文化精神和强烈的文人个性。一、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特征的总和,就中国文化而言,其文化精神主要包括:人文精...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咏写过秋景秋色,然而只有《故都的秋》最值得人领略欣赏,因为它别有一番情韵。文章的题目“故都”二字指明描写的地点,饱含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洗炼含情。文章的第一二段是总起,总写作者对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作者先写北国故都之秋才够得上秋味:清、静、悲凉,令人向往。接着写江南之秋,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惬意。文章第二部分是分写,从记  相似文献   

19.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有特色的抒情散文。它以情贯穿,构思精巧,是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千里追寻,情在意中。首段说,北国的秋有“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特点。接着作者写自己从千里以外的青岛赶到北平来的理曲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为什么一定要从千里以外赶来寻秋呢?这是因为他对故都的秋有着特殊的眷念的感情。前段的意中显情在尾段得到了深化。作者想留住北国的秋天竟说“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  相似文献   

20.
余秋雨说过,文学作品大多是“半透明的双层结构”。一层是显性的文本信息,一层是隐性的文本内涵。郁达夫《故都的秋》描写了北平清秋的风物景致,“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落寞和悲凉感”。这也许是文本层面上的理解。欣赏文学作品需要知人论世,惟其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