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女性主义对科学的质疑以及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作为近代人类在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逐步发现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结晶.正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革命性的影响;而当代女性主义思想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对科学的质疑,它认为科学无论在结构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充满了男性的思想和意识。因此,女性主义作为或思想,或观念,或方法,通过对科学结构和科学本身的批判,给教育研究方法论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知识论作为一门哲学理论研究不可缺少的学说之一,它不仅研究知识的种种形式与知识的性质、范围,而且它更能调整和完善人的思维活动和一定的社会行为。在当代,知识论问题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而当代女性主义思想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对知识论的批判,她们认为传统知识论无论在性质、内容、以及范围上,还是在知识生成的方法与建构上都充满了男性的思想和意识,并无视女性在知识创造中的作用,或歧视女性。因此,女性主义作为或思想,或观念,或方法,通过对知识论中性别偏见和传统知识中的二元论、基础主义以及理性的批判,给当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和研究以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女性主义教育研究方法是对现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的“女性主义方式”的运用 ,这主要体现在实验法、人种志和元分析等研究方法上 ;从哲学认识论层面和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层面来看 ,女性主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根本特点是 :反对实证主义唯科学论的男性霸权 ,科学研究也要为妇女解放服务。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方法论及对教育研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女性主义方法论的渊源,相关的认识论,及其方法论本身的原则、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质量研究模式之争,本文试图清楚地呈现西方和我国学者对女性主义方法论的讨论。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女性主义方法论对教育研究在三个方面的启迪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有学者称教育研究要有突破性进展,必须首先在方法论上取得突破,然而回应并不强烈。在教育研究课题中,方法论似乎离解决具体的教育理论或实践问题很远,所以很多研究者并不深切感到方法论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研究者认识到方法论的价值和功能才会自觉地运用方法论。才能发挥方法论对科学研究的指导功能。对方法论价值的理解离不开对方法论研究根本任务的理解。方法论本身的内涵决定了它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自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一百多年里,心理学在发展,人们对思维的认识也在发展,并且人们发展到渐渐地把思维科学当作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和学方法论之一,这很大程度上,是归于冯特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引进实验方法,巴甫洛夫创造了条件反射法以及皮亚杰创建的临床法和引进数理逻辑方法所获得结果,更重要是,19世纪中叶以后,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特别由于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从而为人们提出了一般规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把思维科学当作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科学方法论,使人们大大开阔了对思维科学研究的思路,人们就不再停留在近代科学史上,对思维科学孤立的、封闭的、单一的研究,这也大大丰富了人类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内容,尽管人们至今对于思维科学作为方法论的认识还是仁者见仁,但把思维科学作为方法论所形成的共识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也试图从方法论角度,探讨一下思维科学及其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7.
方法论女性主义是指在女性主义范围内,依据不同的方法论发展而成的女性主义文论。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的女性主义批评各有侧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为传统的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们不仅将性别、社会性别、身体等以往被遮蔽的领域引入文论批评,而且使传统的文学批评模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由于部分批评带有强烈的抗拒性意识的先入之见而使批评陷入了困境之中。因此,厘清方法论女性主义发展的得与失,对于引发我们关于女性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研究中,立足于规范性、主体性和解释性三个视角,合理阐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维度。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是也学科研究深化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可以说它对于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从其产生之日起便成为其他学科借鉴和运用的方法论思想。在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安德森等人首先将功能主义引入比较教育研究,经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以及施瑞尔等比较教育学家的不断借鉴、运用和发展,功能主义在比较教育社会科学化的道路上始终成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成为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为比较教育学所融合和发展的典型。  相似文献   

10.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在改革开放30年中取得了长足的新进展。这些进展主要体现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理论、体系建构、运用规律、创新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中。回顾与梳理这些进展,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之教育学研究,需要对理性主义的简单性、唯一性、单向度、线性化的思维模式进行反思,继而代之以用复杂性、开放性、多元性、发展性和非线性的观念来审视极为复杂的教育现象与教育生活,从事具有复杂性的教育学研究。在这一点上,复杂性理论的提出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问世,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光明之门。  相似文献   

12.
后结构主义方法论的特点是解构、强调微观多元去中心化及差异、及回归历史等。它对建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有一定价值,包括强调对教育话语和文本的解构;宏观到微观中心到边缘总体到差异;强调“根状茎”思维和“游牧”思想;引入历史之维——考古学和谱系学;一种游戏性的姿态;注重对自身研究实践的反思等。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在概念上,教育研究和教育的科学研究是有区别的。就教育的科学研究而言,国际教育界已经形成了一套通行的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形成研究假设、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检验假设并形成研究结果。我国教育研究与世界教育研究相比,存在很大差别,具有群众性参与、行政参与和以思辨为主等特点。一方面,可以说,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体系,另一方面,在中国加入世界的进程加快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得不遵从教育研究的通行规则和方法。提倡基于科学的教育研究,规范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应该成为我们的选择,从而使教育的科学研究真正地科学化,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制订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坚持科学发展观 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教育科研成绩显著,贡献突出,主要表现为:教育科研的组织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教育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教育科研的投入趋向多元化,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形成多学科、跨领域、综合化的格局。但是,在观念、体制、方法、技术、管理和学术环境等方面,在对教育理论发展的贡献和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教育科研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与回答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质量,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知识体系结构包括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和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的意义在于高等教育研究创新、理论发展、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自身、提高研究人员素养与研究能力的需要.通过各种方法论的学习和比较,寻找适合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较全面准确地认识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克服“盲人摸象”的局限性.高等教育研究对象与方法的匹配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开放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的批判性功能构成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破立统一的规律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科学实在论是当代科学实在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背景下的一种思想倾向或方法论趋向.它虽然仍高举着科学理性的大旗,但却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在科学主义的精神中引入人文主义的精神,把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化的科学看作是一致的,从而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推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的许多思想、观念对教育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及方法等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教育研究要有突破性进展,必须首先在方法论上取得突破。但是一些研究者甚至博士研究生都不知道什么是方法论,更不晓得方法论的价值。方法论关注的是研究对象特性与方法整体的适切性,核心是‘思维方式’。方法论是教育研究创新的源泉,为教育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是教育研究科学性的保证,为思维方式改变提供框架,  相似文献   

18.
在从书院到学堂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繁多而复杂,但中国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近代学校制度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学校与社区共同体的密切联系,使学校相对全面地游离于社区共同体之外,从而也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结合与互动方式;另一方面,移植外来模式而建立起来的近代学校.毕竟生长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在西化的形式中,容纳了各种不同且常常相互冲突的社会力量、文化因素,从而使近代师生关系呈现出混乱、失序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近代学校的师生关系,不过是变化了的制度形式及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