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诺丁斯关怀伦理学为我们审视师生关系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其理论将教师与学生视作关系中的存在,并认为其本质是关怀者与受关怀者的关系,而真正的师生关怀是一种关系、能力而非美德.  相似文献   

2.
王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22-1623
通过研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共关怀,揭示了奥运公共关怀的价值和内涵,并对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策.这对维护赛场文明秩序与成功承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诺丁斯在关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平等教育观.笔者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女性主义三个维度描述了诺丁斯平等教育观的社会政治前提,对诺丁斯关怀伦理学语境中平等教育观的现实前提作了简要介绍和评价,并从目的、实质、核心三个方面对诺丁斯平等教育观的主旨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4.
关怀伦理学是当代西方伦理学中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它的提出为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阐述了国际汉语教师在完善专业发展结构的同时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以此来探寻国际汉语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行政伦理学原理,采用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若干路径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改革中遭遇的行政伦理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规范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对策,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学科问题意识角度看,管理伦理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要回答管理伦理领域中的道德敏感程度问题。管理伦理学的特性在于它是基于伦理精神而非伦理规范的情境的伦理和关系的伦理。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的主体缺失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阻碍,在明确教师主体发展及主体发展生态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需要建设彰显生命意义的课堂文化;关注教师的私人与公共生活领域,建设关怀型组织文化:重视主体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创建合作、支持、可持续的发展型文化.  相似文献   

8.
神经科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它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和法律方面的问题。神经伦理学是生物伦理和神经科学交叉的新领域,它建立在精神与行为关系的基础之上。从广义而言,神经伦理学是研究与神经科学有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政策影响的一门学科。本文综述了神经伦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以及各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伦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主要包括应用伦理学的兴起、社会伦理学逐渐成为热点、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对思想史的挖掘、比较伦理研究等方面。具体到管理伦理研究的层面,管理价值排序、管理道德决策、管理社会责任、管理伦理文化差异和普遍性的关系、管理现场中的伦理等问题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个体人”转为“公共人”是当代社会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的一个重要命题。法国思想家列维斯纳的他者性理论为阐释这一命题提供了新视角。当下大学生公共精神陷入一系列危机:对公共生活缺乏理性认知和批判精神、缺乏公共关怀、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的公共理念、参与公共生活的形式化。以他者性理论作为反思和重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切入点,建构“我”与“他者”非对称伦理关系,树立正确义利观;培养他者意识,学会关心他者;扩大公共参与,学会倾听和回应他者;完善公共教育,提升公共精神认知。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借助社会的“公共领域”而展开。理想性的“公共领域”昭示着人们对价值共识与文化认同的理解与选择。文化的先进性或者先进文化的建设,实质是“公共领域”的合理性建构问题。合理性的社会“公共领域”的建构前提是厘清“公共领域”自身与政治权力、市场经济的关系。从现实处着眼,“公共领域”拥有的自由度或生长空间要与一系列其他因素相协调。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征途上,构建合理的“公共领域”尤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面对国内外学界近年来有关公共领域的研究热潮,本文尝试就其中几个仍有争议的基本问题予以澄清和梳理,着重阐释公共领域的内涵及其研究概况,以期能揭示研究公共领域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报纸媒介开始在中国大量兴起。报纸媒介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为近代公共领域的构建奠定了公共交往和公共舆论的基本空间。以报纸媒介为主体的公共领域的兴起推动了传统士人的转型,形成了新式报人知识分子群体。报人群体以报纸媒介为依托,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为构建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促进了自身群体力量的凝聚和壮大,催生出新的文化群落。  相似文献   

14.
“道德成本”原理为当前伦理学界所热议,它在当下的伦理学领域出现有着各方面的背景和原因。“道德成本”原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本质的当代体现,是对传统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建设的实践反思,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因此,“道德成本”原理对于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理论,对于当前的社会道德建设等都有着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善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如何求善,即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是伦理学讨论的重要问题。儒家伦理对善的追求有三条路径:其一主张格物致知,把人的认知活动与善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希望通过问学的手段培养人的德性,开启人的内心自觉;其二强调择善固执,用道德意志调节自我行为;其三通过情感化育的方式提高人的道德敏感性,坚定道德追求,在情感关怀中完善人格修养。儒家伦理的求善之路体现了知情意、真善美的合一。  相似文献   

16.
打造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公共艺术创作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即优秀的公共艺术创作可以有效彰显城市人本关怀,塑造城市宜居魅力;强化城市性格特质,促进城市认同感;突出城市核心理念,提升城市附加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公共领域"也逐渐向虚拟化的网络空间发展,促使传统公共领域向"网络公共领域"转型。但在中国特有的社会制度下,网络公共领域是否已经形成?其实践现状是怎样的?以往研究成果从公众、结构、困境等多层面对这类问题进行解答。因此,本文以当前不断进步的网络技术为背景,试从中国国家性质出发,基于控制分析的视角,解读政府在公共领域中的存在形式,探析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实践现状。  相似文献   

18.
绩效问责是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的有机结合。公共领域的绩效受其多因性的影响往往比较复杂,绩效问责存在一系列的误区和雷区,如向下问责、向受害人问责、向身边人问责等。要重视公共领域的绩效问责,理性问责、深度追究,才能推动公共领域绩效问责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公共领域逐渐萌发起来,它具有平等、开放、互动、低成本等特性,又因发育时间较短,面临诸多困境:参与主体不成熟、政府强制干涉和监管不到位以及网络媒介自身弊端等。网络公共领域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加强对网络公民的教育、明晰政府部门的职能、规范网络媒介的运行,推动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近代欧洲社会经验而形成的公共领域理论,在运用于解读近代中国社会问题时,必须与中国的特殊历史经验相结合,揭示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特殊性。清末教育改革中废科举、派遣留学生、兴学堂的三大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以学校、学会、报纸为主要形态的近代中国公共空间的扩张;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通过现代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的确立,为趋新知识分子从事公共批判和监督奠定了新的知识基础,造就了公众和公共舆论品质。教育改革和公共领域的扩张,导致传统政治的合法性基础被削弱,面对由改革所带来的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作为改革发起者的清政府却无力对其实行有效的控制与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