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高中课本第一册(以下简称“课本”)关于“注意古字通假现象”的论述,举例有失严谨,致使条贯纹乱,论证矛盾。课本指出:“通假,指的是古书上音同、音近互相通用和假借的现象,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接着分别介绍了“通用”、“假借”和“古今字”。最后强调:“通假字中只有一些通用字和古今字可以互相通用,至于假借字只能是甲字通乙字,而不能倒过来把乙字写成甲字。如‘蚤’通‘早’。但‘早’不能写作‘蚤’的通假字。这是应该特别注意的。”仅就此段文字而论,固然无懈可击,但将这些“应该特别注意的”话同前面关于“本有其字”的“假借”的例证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王力先生在他主编的高校通用教材《古代汉语》“古音通假”(通论)中说:“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的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  相似文献   

3.
读了贵刊一九八七年第一期夏麟勋同志的《中学古文词义质疑二例》,获非浅益。但对作者“书非借不能读”的“能”认为是“宁”的通假,是愿、肯的意思,‘不能’是不愿去做的观点不敢苟同。因为在古汉语中“能”虽可通“宁”,但通“宁”后并非“愿”“肯”主义,而是“岂”义。这一点清人吴昌莹《经词衍释》早已指出,云:“能与宁一声之转,义相通。《论语》‘法语之言,能无从乎?巽与之言,能无说乎?能无,谓宁无也。……凡此类能,义皆‘宁’也,‘讵’也。”可见“能”通“宁”是“讵”义,即“岂”义。而“岂”义在“书非借不能读”中是讲不通的。退一步说,即使“能”通“宁”有“宁可”“宁愿”之义,在此也不通。因“宁可”“宁愿”表选择,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宁信度,无自信也。”而在“书非借不能读”中却无表选择之义。何况“能”通“宁”并无“愿”义。  相似文献   

4.
清代著名学者俞樾说:“尝以为治经之道大要有三:正句读,审守义,通古文假借……三者之中,通借为尤要。”(《群经平议·序》)此语甚为精当。要读通古书,要正确阐明古义,不懂得古代汉语中多有文字通假现象,是寸步难行的。但却有不少人把通假到处乱用,此可谓滥云通假。现择其要,例说如下。将异体字视为通假宇,将古籍传抄翻刻过程中产生的形近而讹之字也视为通假字,此其一也。  相似文献   

5.
《屈原列传》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争宠而心害其能。”注 :“[害其能 ]嫉妒屈原的贤能。害 ,作‘患’讲 ,这里是嫉妒的意思。”“害”本有嫉妒义。其后起专用字作“女害”。《说文·女部》 :“女介 ,妒也。”介声与害声古音同在祭部 ,声母同为喉牙音 ,故字也可作女害,见《集韵·秦韵》。《龙龛手镜》卷二女部“女介”字下云 :“胡计反。心不了也。又音害。《字林》云 :‘疾 ,女介,妒也。’”女介 有害者 ,故害亦有女介义。《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 ,王逸注 :“害贤为嫉 ,害色为妒。”也说明“害”有嫉妒义。《文选·潘岳〈马湃督诔…  相似文献   

6.
《项羽本纪·垓下之战》:“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人教社高中语文实验教材《文言读本》课文注解:“[面之]面向项王(见他)。”此注值得商榷。“面”除了面向义外,还有“相背”义。“通‘偭’,以背相向。”  相似文献   

7.
一、说“”近读周俊勋先生的《释“公”》一文①,文章引《说文·八部》:“公,平分也。从八从,八犹背也。韩非曰,‘背私为公’。”周先生以为《说文》说解有误,并根据甲骨文和金文证明,“公”字“象人面容之形”,其主义也当为“容貌”义,后来孳乳为“颂”,继...  相似文献   

8.
辞书释义二疑陈鸿儒《辞海·语词分册》1067页“定”字第九个义项云:“通‘颠’。额。《诗·周南·麟之趾》‘麟之定。,”定有额义。《诗》“麟之定”即“麟之额”。为什么定有额这一义训呢?依《辞海》的说法是“定”通“颠”(即定是颠的通假字)的缘故。可是同书...  相似文献   

9.
以“非”为声符的字,有的具有“飞”义;有的具有“违背”义;有的具有“交错”义;有的具有“成双成对”义;有的具有“隐藏”义;有的具有“赤色”义.本文首先引用《说文解字》系列文献解析了《说文解字》中收录的含有“赤色”义的“非”声符字“翡、痱、菲、绯”.其次,引用梁启超、沈兼士、张舜徽等学者的论述,探析了“非”声符字含有“赤色”义的来源应是:“其语根当为火,语转为燬,本书火部‘燬,火也.’非毁古声通.火之色赤,故翡从非声,训赤羽雀也.”又,“勿”具有“杂色”义,非、勿读音相近,音转,同音假借义,非、勿共有“赤色”义.最后,解析了《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说文》以外的含有“赤色”义的“非”声符字.  相似文献   

10.
一、“假借”与“通假”“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一般所谓“文字假借”;不用本字而用跟本字音同、音近的“借字”替代,是通常所谓“古音通假”。它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本无其字”,后者“本有其字”。可是历来不少学者对“假借”、“通假”的叙述缺乏明确界说,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列举的“经文假借”例(257条),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所述的“假借”,以及钱大昕《古同音假借说》(《潜研堂文集·卷三》)所指的,就有这一情况存在。钱玄同在《汉字革命》中所说“周秦诸子、史记、汉书、汉碑等等,触目都是假借字”,这“假借”更是指“通假”  相似文献   

11.
释“焚”     
“焚”字是个常用字。本文拟对七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出版的影响深远的五部大型语文辞书关于“焚”字本义的训释谈点拙见。不当之处,敬祈方家垂教。《辞海》(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焚,烧。《礼记·月令》:‘毋焚山林。’通‘偾’。”《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焚,烧。《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将自焚也。’假借为‘偾’。”《大辞典》(台湾三民书局1985年版):“焚,①用火烧山林宿草。《说文》:‘焚,烧田也。’②烧,煤毁。③炮格的刑法。”《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  相似文献   

12.
假借是汉字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唐兰曾经指出:“‘分化’、‘引申’、‘假借’,是文字史上三条大路。‘分化’是属于形体的,‘引申’是属于意义的,‘假借’大都是属于声音的,不过也有借形体的。”从大量例证来看,假借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它除了随着语言文字的演变而不断发展以外,还与“分化”、“引申”两种发展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汉字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假借,许慎在《说文·叙》中下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这只是假借中的一种,这种假借又称为“造字的假借”或“六书的假借”。还有一种是“本有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这种假借称为“用字的假借”或“通假”。为了叙述的方便,这里称前者为甲型假借,后者为乙型假借。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假借的演变情况以及这种演变与汉字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莫,《说文》云“日且冥也。”为“暮”之本字,与“杳”“夕”义同。后因语音通假借为表“无”“勿”等义。尔后,为了表意的清楚,在“莫”字基础上加形符“日”而另造一个“暮”字表示其本义。由此,“莫”便孳生出“暮”“莫”两个字各表其义。自从“莫”字从其本义中分化出来后,人们对它的词性认识颇不一致,归纳之有三种意见:(一)莫为禁止之辞,与”勿”同。清·谢鼎卿《虚字阐义》卷二和王鸣昌《辩字诀》均持此说。清·刘淇《助字辨略》厘析  相似文献   

14.
假借本无其字,通假是古人写的别字,词典的注音与释义需要对这二者有所区分。假借造字形成古今字,古字注音当以古代韵书作依据。今字音有变化的应注出区别;通假字今音与本字音不同,宜遵“读以本字”之训注本字音。假借造成古今字以不用“通”字为是。词典在通假义列立上错收与漏收较多,没有严格按通假义的概念去把握,没有注意通假时限,没有注重词义、声韵分析,对训诂术语缺少认识,盲目信从旧注,有的回避书证,避繁就简,大量歧异都缘于对通假义的认知。后起字之间的借用,词典可取用“通”字。  相似文献   

15.
范建国 《语文知识》2001,(12):28-29
谢质彬先生《“新发于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以下简称谢文)认为:《庄子·养生主》中“刀刃若新发于硎”应解作”刀刃像刚从模子里取出来的一样”,即训“硎”为“型”,训“发”为“开”。其“后记”里还断言:“‘发’字从无‘磨’义。”我们以为其说虽新,然欠斟酌。“发”字固然多作“开”讲,然而不能以此就断言“‘发’字从无‘磨’义”。“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发”字正作“磨”解,古今《庄  相似文献   

16.
《墨子·公输》中“公输盘诎”一句 ,“诎”多被释为“穷尽 ,同‘屈’” ,不妥。本文指出 ,“诎”字本义是语塞 ,可引申为穷尽 ,此句用的是其本义 ;表穷尽义时 ,常用“屈”通假“诎”。“屈”字本义是秃尾 ,可引申为短的意思 ;“屈”常通假为“诎” ,表穷尽义 ,因其出现频率高 ,后人误将借字当本字 ,本字当借字 ,颠倒了两字的通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翻阅《辞源》的过程中,发现它有些不确和可议之处,兹提出若干条讨论于下: 一.[祥刑](2278.2)解:“用刑详审谨慎,《书·吕刑》:‘有邦有土,告尔祥刑’《传》有国土诸侯,告汝以善用刑之道。”按:这条义例不误,引《传》则误。“祥刑”解“用刑样审谨慎”,是因“祥”通“详”,这是正确的。《说文通训定声》解“祥”云:“假借为‘详’,《书吕刑》:‘告尔祥刑’《墨子·尚贤》怍‘讼’,‘讼’者,详之误字。《易》‘履视履考祥’。虞本作‘详’,训‘善也’,失之。《广雅·释诂三》:‘祥,諟也。’”“諟”是详审之义。《广雅·释诂》(卷三上):“祥,审,諟也”《疏证》:“祥与详通。”《辞源》:“祥通‘详’,《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旨:‘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汉书》六二《司马迁传》作‘大详’。”  相似文献   

18.
《汉书·贾邹枚路传》 :“至秦则不然。贵为天子 ,富有天下。赋敛重税 ,百姓任罢 ,赭衣半道 ,群盗满山 ,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 ,倾耳而听。”师古曰 :“戴目者 ,言常远视 ,有异志也 ,倾耳而听 ,言乐祸乱也。”吴恂《汉书注商》 :“戴目而视 ,言举目仰视 ,《说文·目部》谓之 ,《史记·孔子世家》所云眼如望羊者是也。此乃怒目而视之义 ,非有异志之谓也。倾耳而听 ,言时有戒心 ,不安寝处 ,非寻常谛听之谓也。”杨树达《汉书窥管》 :“‘戴’‘载’通用 ,‘载’‘则’亦通用 ,‘戴目’即‘侧目’也。”按 :此句是刻绘秦时的社会状况。“赋敛重…  相似文献   

19.
<正> 段玉裁凭借其音韵方面的造诣和训诂方面的修养,在注释《说文》时指明假借一千余处。段氏将假借字看作是一个标音符号,通过借学的音提供的线索,求得借字所表示的词的本字。例如:《说文》:“异,举也。《虞书》曰:岳曰异·哉。”《段注》:“《尧典》文。《释文》曰:‘郑音异’。于其音求其义,谓四岳闻尧言惊愕而曰异哉也。谓异为翼之假借也。”(《说文解字注》P10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以下引此书只著明页数)  相似文献   

20.
[捌]裴书率先释为近指代词。《吕览·审应》:“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按,高诱注:“‘所非’疑是‘此非’。”即认为所字本误,不认为有近指代词之义(参见后文叙假设连词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