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朝国子学是元朝中央官学之一。在国子学中实际就读的生员基本上可分为国子生、伴读和陪堂生三种。其中,国子生和伴读是享有官给廪饩的公助生,而陪堂生则是不享有官给廪饩的自费生。对这些学生的入学资格从入学年龄、民族构成、生员人数、入学身份等方面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国子学生员的仕途主要有岁贡和科举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子监简介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也称国学或国子学。在监读书的主徒被称为监生、太学生或国子生。国子监始建于公元276年西晋时代,时称国子学,隋朝政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等等,亦称为国子监。明清国子监兼具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性质。明代设北京国子监和南京国子监,主管监务人员称为祭酒,监生可以选任六品以下官员。清代国子监沿袭明代体制,“设六堂为讲肄之所”,“穴堂讲师,极一时之选”。后来逐步衰退,…  相似文献   

3.
元朝的国子学是元朝统治入主中原后,因袭汉族旧制创建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蒙古贵胄子弟而设立的。元朝国子学的兴办和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国子学的创建阶段,成宗到顺帝统治时期国子学的发展变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元朝的国子学是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因袭汉族旧制创建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蒙古贵胄子弟而设立的。元朝国子学的兴办和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国子学的创建阶段,成宗到顺帝统治时期国子学的发展变化阶段。  相似文献   

5.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蒙古贵族的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以后,为了维护其中央集权,便大力兴办学校。洪武初年(1368年),明在元朝国子监旧学基础上,建立国子学,学生由朝廷品官子弟及民间俊秀者充任。洪武三年(1370年),创没科举科,实行科举取士。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全国举行会试,录取生员472人,他们都分别被派往全国各地,在各级行政机构中任职,为朱明王朝效命。朱元  相似文献   

6.
清代的国子监既是清王朝主管教育的行政机构,也是培养科举人才的最高学府。作为教学机构,国子监所招收的学生以贡生和监生为主体,二者统称为"国子监生"。清代国子监的监生和贡生既具有地方官学中生员的属性,可以参加乡试;又有不同于生员的权利,能够通过廷试等方式获取官职。不过,清代的监生和贡生并不完全相同,二者在入学资格、入监后待遇及仕途前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表明,贡生的政治地位高于监生,入仕后所获取的官职和升迁速度也非监生所能企及。  相似文献   

7.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它实行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蒙汉地主阶级的联合统治,重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较繁盛,这些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元朝统治者实行推行蒙古化,同时又加深汉化的双重政策,设立了一系列蒙古本民族的中央和地方管学,尊孔崇儒,因而儒家经典成为学校课程及科举的主要内容。元朝的中央官学包括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等;地方学校有路、府、州、县学、还出现了“社学”和“庙学”,书院也比南宋兴盛。这一层次结构比较分明、目标功能各不相同的教育体系。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和必要的条  相似文献   

8.
元代地方官学生员来源多途,既有官吏子弟,也有儒户及平民子弟,还有少数民族子弟。小学生员以学习《小学书》和《四书》为主,大学生员主要学习《五经》和诗赋,课试采用“积分法”。官学生员享有食宿和免役优待。其出路主要是出任学官和入吏。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官办学校,自汉武帝创设大学,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制。由于官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和选拔官吏,因此历朝对入学学生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很长时间,中央官学没有收费的规定。 两汉时期,德行是入学最主要的标准,此外文学修养和某些专长也是重要的因素。王莽篡汉后,为笼络知识分子,置博士弟子逾万人,又筑舍万区以处学子。东汉顺帝时,于洛阳扩建大学,太学生人数增至三万。当时,入学要由地方长官或朝廷公卿推荐,不收任何学费。 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立了以权贵子弟为招生对象的“国子学”。虽然免费,但因皇亲贵族不入学也能凭…  相似文献   

10.
从童生说起     
童生乃明清两代对未入学的读书人的称呼。童生应试取入府州县学以后才算入学。入了学始称为生员或秀才。古代入学并无年龄大小之限制,如果应试以后还不能入学,即便银发白髯也仍然只能算一童生。不过,由于童叟共试共学之风已成,老童生是不会被人耻笑的。古往今来,学而不倦,不知老之将至者颇多。但也听人言:『人到中年万事休,保养身体为上。』或曰:『我这块牌子已足受用,操劳何为!』其为志之衰也,飞之暮也。想当年,童生入学殊不易为:应试需由一廪膳生员(享受  相似文献   

11.
宋代地方武学开创了我国地方军事教育先河,始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终于南宋末。本文勾稽出22处地方武学,证明了县级武学的存在;其师资多为武举或中央武学上舍人;生员多为地方士绅子弟且需考试方能入学,有学籍,教学内容为武举考试内容及文化课;地方为武学生享有一定特权,其出路一是参加武举考试,其次是升入高一等武学。宋代地方武学开创了我国地方军事教育制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自主学习谈     
本期高职教学栏目发表了杨晓莉、胡秀良、肖绮雯、柳晓夫、张兰玲等同志撰写的关于高职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几篇文章,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提出了一些颇有改革价值的看法和做法,很值得一读。读时望能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权 我国公民享有学习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学习权既包括入学学习的权.也包括入学  相似文献   

13.
实现教学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当今强调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入学机会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在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之后,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公平问题。有机会入学仅仅是接受教育的前提,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体现在教学公平上,因为真正的教育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完成。只有全体学生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受到公平的对待从而得到尽可能的全面发展,教育公平才能够真正实现。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悬殊,农村教学存在严重的边缘化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14.
新闻观察     
“知识型陪玩保姆”流行上海 据《新闻晨报》报道,今年暑期,上海不少家长给孩子找家教不再为补课,而为了陪孩子玩。在复旦大学家教部,记者看到十几份要求家教老师全天“陪玩”的登记单。和普通家教相比,家长更看重“陪玩”家教老师的素质,一致要求“诚实可靠、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大学生作“陪玩”,有的家长甚至还提出字要写得好、至少有一两项爱好专长等要求。为了让老师和孩子能够“亲密接触”,不少家长还包老师吃住。 据了解,暑假留校的学生多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外地学生和志愿考研生,其中不乏品学兼优者和优秀学生干…  相似文献   

15.
李庆丰 《教育探索》2001,(10):43-44
新世纪初的教育机会均等,首先是入学教育机会均等,而入学教育机会均等所要优先考虑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的入学机会均等。国家要对因经济、社会地位等原因而不能享有入学机会均等的适龄儿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或采取一些经济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监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阶层,既是明朝统治阶级对最大多数基层人口实行统治的辅助力量,也是补充官僚队伍成员的后备力量。明朝初年,“朝廷所用,内而台谏,外而藩臬,率以授太学生之成材者”。随着景泰朝(1450-1457年)开始采取捐纳粮草、马牛、银钱入监的措施,监生的来源日起混杂,正常的生监制度遭到了冲击。这样,就给通过正当途径进入国子监读书求官的监生出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间接地干扰了明政府对官员的选拔和任用,破坏了明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明代的捐纳入监始于景泰元年(1450年)。这一年,“令天下生员纳粟…  相似文献   

17.
初中学生的教育要多管齐下,作为新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年段的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军训、月考、手机管理等。作为一位初中年段的管理者,特别是面对城乡结合部初一新生里面外地学生生员较多,而学生家长本身学历不是很高又很忙的情况下,加强对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8.
金朝是我国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政权,其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建立了以培养女真族人才为目的的女真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女真字学、女真国子学、女真小学和女真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上颇具特色,对后世的元朝和清朝民族教育有显著影响,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韦靖杰 《学语文》2023,(5):60-62
在新课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下,初中语文红色经典的课例研究日增,但红色诗歌阅读仍存在形式浅表化、内容思政化等问题,对诗歌的研读偏向理性认知而缺乏感性兴发。以文体特征主导教学内容的自读加伴读方式和以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体悟的阅读策略因新课标课程理念而生,旨在让经典诗歌教学落地,红色精神有效根植于学生心中,并用以指导现实。  相似文献   

20.
伴读是阅读领域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合作学习在阅读领域的应用。简单地说,就是两人共同阅读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我国古代就早已有之,民间俗称“陪公子读书”。自从19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倡导的班级授课制以来,人们一味地追求教育的大规模、高效率,忽略了“伴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