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植物怎样“喝水”》的教学中,曾让学生轮流用显微镜观察蚕豆下表皮的现成玻片,来认识气孔。观察后一学生发问:刚才看到的是真气孔吗?很明显,学生对观察的对象产生了怀疑。第二课时,我拿出新采的蚕豆叶,当着学生的面,撕下了下表皮,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放到载  相似文献   

2.
一、挂图观察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参考语文教学挂图。加强对挂图的指导观察,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写“春天”一文,我有意让学生观察一幅画:“柳枝吐出嫩绿色的新芽,树边有五颜六色的花。小溪流淌清澈的水。柳枝下双燕齐飞,布谷鸟在岸边歌唱,远处的田野里农民在播种。再远处太阳高出山头丈把高。”我认真指导学生观察画面。由近及远,逐个观察人与物的情景。提示学生什么季节才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学生不约而同地说道:“春天”。二、实物观察在生活和教学中,经常接触到实物及实物标本。这些固然具体直观。但由于实物和标本数量…  相似文献   

3.
显微镜这种仪器,在小学自然教材中只作过两次观察实验。它们分别在第二册第五课《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纯净的》一课中,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第四册十五课《植物怎样喝水》一课中观察叶的气孔。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第四册十七课《植物怎样繁殖(一)》中,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花粉效果不明显,于是,我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把花粉打落在玻璃片上,在12.5×  相似文献   

4.
(一)叶表面气孔蒸散水分的比较。 先让学生用高倍扩大镜,观察一下叶的上、下两面气孔的数目,从而知道叶下面的气孔远较叶上面的为多。 然后按下法进行实验:1.剪取大小相似的杜鹃花或月桂的叶四片,叶柄的切口处用凡士林封闭。各片叶分别作如下处理:第一片叶  相似文献   

5.
以"游戏闯关"为主线,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实物观察、模型制作、观看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完成新知的获取。  相似文献   

6.
在视频画面中传递信息的主要对象是画面主体,画面主体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注意的持久性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归纳"井"形构图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视频画面主体位置的统计发现,教学视频画面中的主体位置普遍以"三分法构图"形式存在。采用心理学研究手段与方法(眼动实验法),研究画面"三分法构图"中主体位置对学生注意的影响,结果显示,主体位于画面中间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观察画面根据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不同专业学生的眼动指标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视频画面中传递信息的主要对象是画面主体,画面主体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注意的持久性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归纳"井"形构图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视频画面主体位置的统计发现,教学视频画面中的主体位置普遍以"三分法构图"形式存在。采用心理学研究手段与方法(眼动实验法),研究画面"三分法构图"中主体位置对学生注意的影响,结果显示,主体位于画面中间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观察画面根据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不同专业学生的眼动指标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演示实验中,教师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从而保证演示实验的有效性。然而,显微镜演示实验存在着可视性差,显微镜视野难以被展示等先天缺陷。这些缺陷会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高清摄像头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它可以通过USB接口和电脑相连,利用摄像头的放大作用,让画面通过同步直播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可以避免这些缺陷带给教学的负面影响。下面,笔者从多个角度进行说明论证。1高清摄像头的优点1.1灵活方便首先,数字摄像头购买途径广泛,市面上出售  相似文献   

9.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的演示,如执教《数字的联想》时,为了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探索欲望,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电子白板,利用视频链接功能播放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回忆画片中数字的变化,接着利用电子白板的绘图工具,将实物照片上蕴藏的数字一一勾勒出,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比较、联想、思考。学生把数字和生活实物形象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所以信息技术融合美术教学,可以层层深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动手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观察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注重实物观察 实物观察就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认识客观事物,诱导学生积极思考。课堂上有了实物,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调动了起来。在教学《金鱼》  相似文献   

11.
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作文训练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进行快速作文训练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为在课堂上顺利组织学生进行限时作文训练,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画面、视频等,通过逼真的视频画面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青文字表达对问题的看法,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植物怎样喝水》一课时,孩子们亲手做实验,知道了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运输水分;用气孔排出水分。他们在显微镜下看到植物叶上的气孔,高兴得叫起来,课堂上余兴未消,为了让孩子们课后继续探究,我给他们留下了这样的作业题:你认为叶的数量可以影响根的吸水量吗?为什么?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为了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更有利地指导孩子们去探  相似文献   

13.
情境教学,即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声音、画面、实物场景、氛围等全方位地感受美。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创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他的最佳起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是优化艺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叶表皮气孔”投影片的设计与制作□朱志芬初中生物学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节中,气孔的开闭原理是教学中的难点。作者经过多次的反复琢磨试验,终于设计制作成一张“叶表皮气孔”复合动态投影片。用于教学,较好地解决这一难点。图1为投影片的总体结构画面。图1投影画...  相似文献   

15.
简易显微镜     
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能将物体的影象放大的原理制成的,用来观察细微的物体。这种简易显微镜能放大50倍左右,可以用来观察蚊子的嘴、苍蝇的脚、水中的小浮游生物、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和茎里的运输管道等。由于制作容易,只需把玻璃统一划好后发给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自己制  相似文献   

16.
实物展现情境。自然课堂上有了实物,学生的探究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实物引起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教《蜗牛》、《青蛙》、《金鱼》等课时,首先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实物带进课堂,让学生实际观察动物的外形和身体的构造,再让学生有序地说说动物身体各部分名称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培  相似文献   

17.
Excel是一个农村学校能够普及的数据处理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在《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中组织学生观察气孔器在叶面与叶背的分布实验,并结合Excel软件进行相关分析,能为探究气孔器数量在旱生植物叶面与叶背的关系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要从实际生活中提取一些场景、画面、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这便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可以从中提取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索。 一、具体做法 (一)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首先从教学手段方而进行改革,主要是通过语言直观、各种形式的形象直观,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及各种图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进行显微镜的学习时,我们按小组分发显微镜,让学生对照图认识结构,练习使用,课后逐个测试。这样学生面对实物,看得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2.了解植物气孔的结构及功能。3.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植物叶表皮临时装片传统方法的改进。2.探究能力的提高。难点:植物叶表皮临时装片传统方法的改进。[课前准备]多种植物叶片、指甲油、小烧杯、镊子、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